APP下载

高中生生涯规划认知现状调查研究

2019-07-08赵莹

知识文库 2019年11期
关键词:平均分显著性生涯

赵莹

为了解高中生当前生涯规划认知现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本研究对大连市一所高中的三个年级共649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在专业与职业认知以及生涯管理能力上均比较欠缺;男生的生涯规划认知水平普遍低于女生;不同年级学生生涯规划认知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一学生高于高二、高三学生。

1 问题提出

2014年9月,国家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高考改革的新政策,原来的文理分科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六选三”模式正式登场,除了语文、数学与英语等必考科目外,学生可以在其他六个科目中,选择更有能力、有兴趣的科目作为高考科目。高考政策上的这种改变增加了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同时也对学校的相关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学生更加合理,更加高效的行使这一选择自主权,如何更加积极有效地规划自己的学业、专业及职业,都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问题。生涯规划教育正是学校解决这些新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中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思想尚未定型,易变,可塑性强,学校教育除了进行知识的传授之外,也应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帮助。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将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有清晰的认识,在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职业的过程中,把自己在校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涯发展联系起来,做出更加适当的选择和行动。为了解高中生当前生涯规划认知和能力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本研究对大连市一所高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2 研究对象与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以访谈作为补充。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大连市一所示范性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64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649份,问卷有效率为97.74%。其中,男生263人,占比40.52%,女生386人,占比59.48%。有效样本中,年级与性别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2.2 研究工具

调查采用自编的《高中生生涯规划认知问卷》。依照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质,包括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人的特质与职业相匹配是职业选择的焦点,因此,需要充分认知自己,了解社会与职业,并具备一定的生涯管理能力才能够最终达到人职匹配。据此,问卷设计了三个部分,“自我认知”、“专业与职业认知”和“生涯管理能力”,结合前期访谈收集到的信息,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问卷以5点计分量表的形式,赋值原则为正向赋值,完全不符合为1分,完全符合为5分,分值越高代表学生关于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的认知或能力越好。问卷编制完成后,随机抽取部分高中学生进行试测。经过项目分析,剔除了辨别力不高的题目,最终形成21道题的正式量表,自我认知5题,专业与职业认知8题,生涯管理能力8题。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74。此外,还有3题非量表题。正式施测阶段,由各班级负责人监督试卷的发放及回收,调查数据的录入管理和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

3 结果分析

3.1 高中生生涯规划认知水平总体特征

量表各部分的满分为5分,根据统计结果,在“自我认知”、“专业与职业认知”、“生涯管理能力”三个部分中,学生在自我认知部分得分最高,总体平均分为3.99,关于自我认知,学生了解较好的是自身的性格特征,平均分4.23,比较不了解的是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平均分3.43。与其他两个部分相比,学生对于专业与职业的认知得分明显偏低,总体平均分为3.44,说明学生对专业和职业了解不足。其中平均分最低的题目是“我参加过与专业或职业有关的社会实践”,2.48分,也是量表所有题目中平均分最低的。与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是最直观认识和了解职业的途径,但目前高中生普遍比较缺少这种机会。生涯管理能力部分的总体平均分为3.53,其中得分最低的是目标管理能力(3.08),其次是压力管理能力(3.49)。学生在专业和职业认知以及生涯管理能力上都比较欠缺,也正是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应该重点着力的部分。

在被调查学生中,仅有54.85%的学生知道生涯规划是什么;有33.74%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为未来提前做规划。说明高中生对于生涯规划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还没有认识到生涯规划的意义和重要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92.45%的学生觉得学校开展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或活动是有必要的,当聚焦在高一年级学生群体时,这一数值更是上升至96.07%,说明学生并不是不想为自己进行生涯规划,而是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更需要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涯规划教育。

3.2 性别因素对高中生生涯规划认知水平的影响

对各部分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来分析性别差异。自我认知部分,男生平均分3.92,女生平均分4.02,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专业與职业认知部分,得分不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平均分3.42,女生平均分3.44;生涯管理能力部分,男生平均分3.46,女生平均分3.57,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女生的生涯管理能力显著高于男生。此外,对于“我认为未来不确定因素太多,没有必要提前做规划”这个问题,有32.70%的男生选择了同意,而只有19.43%的女生同意这一说法,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更多的男生觉得规划未来没有必要。

总体来看,男生在各部分的得分均低于女生。这可能与男女生青春期心理发育的快慢有关,女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均发育较早,在高中这一年龄阶段,女生相较于男生心理上更为成熟,在自我认知和生涯管理能力方面稍有优势。但不同性别间对于专业与职业认知基本相同,均比较缺乏。

3.3 年级因素对高中生生涯规划认知水平的影响

对各部分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来分析年级差异,发现各部分得分在不同年级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自我认知部分,高一年级4.05,高二年级3.99,高三年级3.86,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专业与职业认知部分,高一年级3.53,高二年级3.43,高三年级3.28,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生涯管理能力部分,高一年级3.61,高二年级3.46,高三年级3.44,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对于生涯规划认知的三部分,高一年级得分均高于高二、高三年级,且得分随年级增高而递减,说明高一年级学生对生涯规划的认知比高三年级学生更加清晰。其可能的原因是,这一届的高一学生是辽宁省首届面对这次高考改革的学生,高考改革使得他们必须面对选科问题,而合理的选科需建立在合理的整体生涯规划的基础上,所以无论学生自己,还是他们的家长和老师都更有生涯规划的意识,对生涯规划的认知水平也自然会更高一些。

4 讨论与建议

学校开展有效的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除了常规在课堂上进行的生涯规划课程之外,也应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一些职业体验性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职业,其效果是无法用课堂教学来替代的。

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生涯规划认知水平均存在差异,也说明了不同群体对生涯规划教育存在不同需求。因此,可以为不同性别、不同年级设计一些更有针对性的生涯活动,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让每个群体都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生涯教育。

本文系2017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项目编号:JG17CB173。

(作者单位: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平均分显著性生涯
我的教书生涯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浅谈商标的显著性对于商标应用的影响
平均分一半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奥巴马:总统生涯使我成为更好的父亲
两种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