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17肉鸡生长规律的探析

2019-07-08蒋磊陈杰

家禽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周龄肉鸡日龄

蒋磊 陈杰

摘  要:随机选取1日龄817杂交肉鸡360只,公母各半,常规饲养56d,记录各周龄末体重、采食量,计算各周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及料肉比,并分析最佳出栏时间。结果表明,817肉鸡生长规律与快大型肉鸡较相似,7周龄绝对增重最高,日增重达45g以上,相对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都随周龄增加而逐渐降低。根据经济效益分析,817肉鸡以7~8周龄出栏为宜。

关键词:817肉鸡;生长规律;出栏日龄中图分类号:S8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1085(2019)04-0022-05

817肉鸡属小型杂交肉用鸡品种,简称“小肉杂”,是快大型肉用种公鸡(如AA、罗斯308、科宝等)作父本,与商品蛋鸡(如罗曼、海兰、尼克等)作母本杂交的后代[1]。该品种源于山东鲁西地区,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肉质口感好等优点,常作为地方特色鸡制品(如扒鸡、熏鸡、烤鸡等)的原料,饲养规模不断壮大,现已遍及山东及周边多个省份。目前,针对817肉鸡生长发育规律及营养需求量参数的相关研究还较少,行业尚未形成系统的商品代鸡饲养标准,导致市场上出栏的料重比参差不齐。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817肉鸡生长期各周龄的增重指标,探析其生长发育规律和生长潜力,为该品种的饲养管理和品系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选取健康1日龄817肉鸡360只(罗斯308父母代公鸡×海兰褐商品代母鸡),公母各半。采用舍内地面平养,自由采食、饮水,常规免疫,饲养期分1~21日龄和22~56日龄两个阶段,试验日粮营养水平见表1。

1.2  指标测定  称量1日龄雏鸡重量,并于每周龄末随机抽取公母各8只,停水停料12h后空腹称重,记录每周末平均体重和喂料量数据,计算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及料重比指标。

绝对增重=本周末体重-上周末体重。

相对增重=(本周末体重-上周末体重)/上周末体重×100%。

料重比=周采食量/周增重。

1.3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利用Excel 2008进行初步整理,采用SPSS1 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体重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周体重变化情况  817肉鸡各周龄的体重、日增重、绝对增重和相对增重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在0~8周试验期内817肉鸡体重随周龄逐渐增长,其中5~7周龄增重速度较快,平均每周增长280g以上,日增重达40g以上,于7周龄时生长最快,日增重为47.95g。相对增重随日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根据表2测定的结果,以周龄为横坐标(X),分别以体重和绝对增重为纵坐标(Y),体重累积生长曲线见图1,绝对生长曲线见图2。由图1和图2可看出,0~8周龄肉鸡的累积体重曲线呈“前缓后急”增长型抛物线,在2周龄之前平缓上升,3周龄之后迅速提升,且呈逐步加快的趋势。1~7周龄绝对增重曲线呈上升趋势,于7周龄达到增重高峰期,在8周龄累积体重虽仍有提高,但绝对增重曲线明显下降。

817肉鸡各周龄相对生长曲线见图3。由图3可看出,曲线随周龄增加呈下滑趋势,前2周相对增重为100%以上,3~5周曲线急剧下降,5周后曲线平缓下降,逐渐逼近横坐标轴。

2.2  各周料重比变化情况  817肉鸡试验期采食量和料重比结果见表3。以周龄为横坐标(X),料重比为纵坐标(Y),各周龄料重比变化见图4。由表3和图4可知,817肉鸡周料重比随周龄增长逐渐提高,表示饲料转化率逐渐降低。8周龄累计料重比为2.04,周料重比为3.13,均明显高于前7周,变化曲线也于7周龄末出现拐点。

3  讨论

3.1  家禽生长发育的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阶段内绝对生长、相对生长及饲料转化率的结果可重复,因此生长曲线的拟合分析是家禽育种和生产的基础工作,指导饲养管理和实践[2]。817肉鸡各周体重变化结果表明,0~8周累积体重曲线随周龄增加呈增长型抛物线,和标准的“S”型有所差异[3],可能因为饲养期较短,生长速度减缓尚未持续较长时间。3周龄之前,肉鸡生长速度缓慢,从3周龄开始迅速生长,日增重和绝对增重于7周龄达到最高峰,之后开始下降。曹赞等[4]研究表明,罗斯308肉鸡于5周龄生长速度达到最大,6周龄之后逐渐减慢。本试验结果817肉鸡生长高峰期要比快大型肉鸡推迟1~2周,因为选用的817肉鸡为罗斯308与蛋鸡杂交后代,在生长性能上为两亲本的中间型。苏从成[5]研究表明,817肉杂鸡绝对增重和日增重在第6周龄时达到最高峰,分别为318.69g/周和45.53g/d,其结果与本研究817肉鸡7周龄指标較为接近,可能因为选用的817肉鸡为不同的父系母系组配杂交的后代,其生长性能上存在差异[6]。从相对生长速度来看,前2周生长速度相对较快,3周后大幅降低,符合肉鸡的正常生长规律。

3.2  料重比反映饲料质量和饲养水平,料重比越低,表示饲料转化率越高。研究表明817肉鸡日均采食量随日龄增长逐渐提高,后期稳定在100~105g,周料重比前期逐渐增加而后期大幅增加。一般来说,生长拐点[7](生长速率由持续加速到减速的转折点)日龄附近累计料重比与本阶段料重比相近,而生长拐点日龄之后的阶段料重比增速大于累计料重比增速。因研究未将生长发育阶段细化到日龄,仅从结果分析其生长拐点应在7~8周龄之间,这与目前该肉鸡实际49~53d的上市时间相一致。从生长规律和料重比综合考虑,817肉鸡适宜出栏时间应为7~8周龄,能够达到最佳经济利用,但最佳出栏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肉鸡价格、饲料成本、市场供需及疾病等,因此应根据市场行情进行相应调整。

3.3  817肉鸡一直备受质疑,与国内外其他品种相比,其简单杂交的方式,缺乏专业的品种选育,导致种群间生长发育规律存在较大差异,这在已有的关于817肉鸡的研究报道中有所体现。一是制种不够规范,导致商品代出栏时均匀度较差,影响屠宰效果;二是疾病净化不够严格,种鸡携带经蛋传播的疾病(如白痢、白血病),严重影响雏鸡质量;三是饲养标准不够完善,缺少系统的营养需要量参数,肉鸡无法达到最佳的生长速度和料重比。目前国内有关817肉鸡生长发育的研究报道较少,基本停留在描述性的状态,而模型参数及曲线的拟合分析,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伏桂华,刘敬盛,王君荣,等.817杂交肉鸡饲粮粗蛋白质、蛋氨酸和赖氨酸需要的研究[J].中国饲料,2009(8):16-18.

[2]  俞亚波,顾云飞,施会强,等.京海黄鸡三系配套商品代(FBJ)生长发育规律研究[J].中国家禽,2016,38(14):58-60.

[3]  王成丽,张国华,施会强,等.京海黄鸡配套系父母代母系全期生长体重拟合研究[J].中国家禽,2016,38(7):45-47.

[4]  曹赞,陈广信,张少成,等.罗斯308肉鸡生长曲线拟合研究及其生长规律预测[J].广东农业科学,2017(7):106-109.

[5]  苏从成.817优质肉鸡生长规律的研究[J].家禽科学,2011(10):14-16.

[6]  韩海霞,周艳,雷秋霞,等.“817”小型肉鸡不同组合杂交优势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6,48(4):111-114,118.

[7]  刘丽元,周靖航,李金芝,等.新疆褐牛母牛早期生长曲线拟合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5,51(19):4-8.□收稿日期:2019-03-15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817肉鸡益生乳酸菌制剂的研究”(KJ2017A654)。

作者简介:蒋磊(1986-),男,安徽宿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E-mail:jl20111213@163.com。

猜你喜欢

周龄肉鸡日龄
国内首个肉鸡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联盟成立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肉鸡生理如何影响肉鸡生产
周龄·初始注射时间对小鼠超数排卵的影响
用胫长和体重双重标准培育蛋鸡
狮头鹅的饲养技术
“817”小型肉4鸡不同组合杂交优势分析
褐壳蛋鸡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