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犊牛消化不良症的发生原因、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2019-07-08张治成

现代畜牧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初乳犊牛母牛

张治成

摘要:犊牛消化不良症是犊牛消化机能障碍的统称,是哺乳期犊牛容易发生的一种胃肠疾病,通常是1~6月龄的犊牛易发,临床特征是肠道和真胃的分泌、蠕动、消化、吸收以及排泄机能失调。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特别是初春、夏末、秋初易发。小于1月龄犊牛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且容易反复发作,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抵抗力降低,病程时间长时会由于心力衰竭而死。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犊牛;消化不良症;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类症鉴别;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5-0133-02

1 发生原因

1.1 母牛饲养管理不当

妊娠母牛饲喂营养不全面、比例不均衡的日粮,如蛋白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水平较低,导致机体营养代谢障碍或者紊乱,由此往往会使母牛体型消瘦,机体虚弱,给胚胎的正常发育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所产犊牛通常为体弱,各项生理机能都非常差,容易发生消化不良、腹泻或者感染其他疾病。

1.2 犊牛饲养管理不当

由于母牛胎盘结构特殊,母源性抗体不能够通过胎盘屏障到达胎儿血液循环系统,从而使犊牛出生前基本不会得到免疫力。因此,新生犊牛完全没有抵抗外界环境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在犊牛无法吮食初乳或者母牛泌乳不足时,犊牛不能够通过母乳获得免疫球蛋白来生成抗体,抗病能力非常低。

另外,犊牛采取人工哺乳时,乳液的浓度、温度、饲喂方式以及由哺乳过渡到喂料等不合理,都可能导致发病。患有乳房炎母牛分泌的乳汁或者含有抗生素的母乳,没有经过严格无害化处理,认为加热煮沸后即可饲喂,犊牛吮吸后容易发生消化不良症。

对于外地引进的犊牛,因经过长距离运输,会发生较大的应激反应,且到达养殖场后大量补饲、饮水,而此时胃肠机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从而容易发生消化不良症。

1.3 饲养环境条件差

犊牛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差,没有定期严格消毒,舍内温度过低、湿度较大、光照不足、闷热拥挤或者通风不良等,都可诱发该病。

2 临床症状

2.1 发病初期

发病初期,病牛体温基本正常或者略微下降,轻度腹泻,排出变稀的粪便。随着病程的进展,被毛蓬乱、失去光泽,皮肤弹性减小,腹痛、腹胀,肠音增大,呼吸加速,心跳加快,持续腹泻。

2.2 发病中期

发病中期,病牛停止采食,体质衰弱,全身痉挛或者震颤,往往可躺地不起,头颈后仰,鼻境干燥,体温升高;接着眼球下陷,排出混杂血液和黏液的粪便,并散发腐臭味,然后肛门变得松弛,发生腹泻,明显脱水,排出浆状、糊状的灰白色或者乳白色粪便,并散发腥臭味;拱背,肛门四周、尾根以及后肢附着大量灰白色的粪便,有时其中存在气泡、血丝和凝血块。

2.3 发病后期

发病后期,病牛节律不齐,心音减小,全身颤动,无法稳定站立,呼吸困难,脉搏细弱,体温降低,耳朵及四肢触感冰凉,最终陷入昏迷而死。

3 实验室诊断

3.1 涂片镜检

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犊牛的肠道内容物,经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没有发现染色呈阳性或者阴性的致病菌。

3.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条件下取以上病料分别在肉汤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以及鲜血培养基上接种,分别在37℃条件下进行24 h有氧和厌氧培养。肉汤培养基没有变得浑浊,没有产生气体,不存在致病菌;普通琼脂培养基上没有生长致病菌;鲜血培养基没有出现溶血环,也没有生长致病菌。

3.3 虫体检查

取10 g患病犊牛排出的新鲜粪便,与100 mL生理盐水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下层沉淀物制成涂片,放于100倍显微镜下观察,没有发现虫体或者虫卵。

4 类症鉴别

4.1 肠炎

二者相似处是病牛食欲减退,发生腹泻。区别是犊牛在较大日龄发生肠炎,粪便中往往混杂血液和黏液,并散发腥臭味,体温升高,往往可达到40℃左右。

4.2 犊牛莫尼茨绦虫病

二者相似处是病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泻,体温基本正常。区别是患莫尼茨绦虫病的犊牛排出的粪便中存在长方形孕节片(刚排出时还在蠕动),寄生较多虫体时停止排粪,往往卧地不起,磨牙,伴有疝痛。

4.3 犊牛球虫病

二者相似处是病牛体温基本正常或者稍有升高,腹泻,尾部附着粪便,体型消瘦。区别是犊牛球虫病具有传染性,经过1周体温往往升高至40~41℃,粪中存在血液和纤维薄膜,并散发恶臭味,后期呈黑色或者全为血液。犊牛球虫病刮取直肠黏膜镜检可发现卵囊。

5 防治措施

5.1 药物治疗

患病犊牛要禁乳8~10 h,且期间可按体重供给100 mL/kg口服补液盐,即由20 g葡萄糖、3.5 g氯化钠、2.5 g碳酸氢钠、1.5 g氯化钾、1000 mL水组成。为避免肠道发生感染,可按体重服用10 mg/kg卡那霉素。

为避免肠内发酵、腐败,可取15 g艾叶、150 g灶心土,添加适量水煎煮至剩余1000 mL药液,再取40 g大蒜、100 g生大葱、15 g生姜,全部捣烂添加在上述药汁中,搅拌均匀给犊牛服用,隔天使用2次,1个疗程为4天,治疗效果良好。

5.2 加强饲养管理

母牛妊娠后期要确保营养充足,尤其是蛋白质、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的供应量要足够。保持卫生条件良好,牛舍保持干燥、卫生。临产时乳房周围污物要先用温肥皂水洗净,接着使用淡盐水清洗,最后用干净毛巾擦干。

新生犊牛要尽快吮吸足够的初乳,圈舍不仅要注意防寒保暖,并保持适当通风、透光。注意控制初乳喂量,尽管初乳中含有丰富营养,但并非越多越好。犊牛吮吸初乳时,要采取少量多次,禁止一次性吮食过多。一般来说,犊牛第一次适宜吮食2 kg的初乳,之后逐渐增加。要严格控制喂量,如果犊牛一次性吮食过多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另外,吮食初乳前还要测量温度,如果温度过低,则要适当加热。

猜你喜欢

初乳犊牛母牛
初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的影响
小型牛场在犊牛饲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对宝宝和妈妈都有益的初乳, 你了解多少
犊牛传染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肉牛繁育改良技术要点
母牛难产的原因及其对策
犊牛断奶前合理饲喂的要点
一头牛所见到的明亮
肉牛犊牛脱水症咋防治
初乳那么少 够宝宝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