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 润物亦有声
2019-07-08李娟
李娟
摘 要:当前,受制于升学压力,在狭隘的应试者眼中,古典诗歌教学更多的是应试知识与鉴赏技巧的传授,以致让古典诗歌失去了原本的美感与诗意,而诗词教学也无法实现提升学生语言能力、鉴赏能力、思维情感熏陶等教学目的。本文拟从“吟诵经典、品析经典、积累经典”的角度,探究经典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与实践问题。
关键词:诗歌教学 浸润 唤醒 熏陶 传承
经典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要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源远流长,是贯穿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元素。在现代中国,经典古诗词学习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与思想情感的熏陶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经典诗词是接触汉语特性最直接和最生动有效的方式。[1]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谓“别材”是指诗人对诗歌创作要有独特的才能。所谓“别趣”是指要有自我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境界。这不仅为后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借鉴,而且也为现代诗歌教学提供了方向。
在此,笔者结合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谈关于经典古诗词教学的一些做法与心得。
一、经典“咏”流传——阅读经典诗词是一种浸润
古典诗词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而有韵味地朗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是对诗歌内容的再创作。笔者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也尝试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从初一开始,以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为诵读启蒙,利用课前三分钟,带领学生一起诵读,一起感受诗歌、对联的音韵、节奏、格律之美。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当孩子们用清脆的声音,和谐的声调,读这《声律启蒙》,如唱歌般,我们穿越千年,感受到古典语言文字的诗情画意,琅琅韵律。
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笔者设计了朗读三重境:入调(有韵味:节奏、韵律) ;入情(有感情);入境(有想象),你就是诗人,你就在诗中。借助有韵味地朗读,拉近现代人与古典诗词心灵间的距离。
吟诵声中藏着诗词的另一半灵魂,多种形式的吟诵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又能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意境与意蕴。
二、遣兴莫过诗——阅读经典诗词是一种唤醒
在学完陶渊明的《饮酒》,笔者让孩子们试着将这首诗改写为现代散文,没想到学生对经典的阅读可以达到理解之后的再创作,下面是学生的习作:
在人世浮游數十载,也曾自埋于功名利禄的暗沼,所幸上苍以厚德待人,在三尺之处执笔一挥,心境顿时开朗,如清泉乍流。自此就那么远了尘俗。这心境来之不易,上苍的笔不点俗人。携着悠然来世间走一遭,记得去看看,东边萧萧篱落下的,那一丛吐着梦语的菊,你思及家中小儿或是书案上沉寂的陶瓶,拥着三两枝梦话归家。步刚走三分,一分便牵你回首,不禁怦然,是篱下的秋色,是旖旎的云,是人间。来时与你错足的青山,此刻尽收眼底,平添几分乍见的欢喜,你心想,世间的不期而遇莫过于此了吧。遂深深吸一口气,提步向前,青鸟飞掠过身侧,遗落一地鸣啼的残篇,声声催人耳。思绪一下与青鸟相携去远,唇边遗落的字词悉被吞咽下喉,心中却枝枝蔓蔓。此刻,说什么都是多余。
从学生细腻、诗意的语言表达中,我们能感受到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情感世界的体悟,由读到写,正是由吸收到表达的一个内化与提升的生成过程。也是经典诗词对于学生心灵情感的一种唤醒。千年历史,岁月悠悠,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但一杆竹管偶尔涂画的文字,却能雕镂山河,镌刻人心,这便是文人的魅力。让现在的我们在语文这一方天地中诗意地栖居,像千年前的陶翁品味人生的悠然!
三、润物细无声——阅读经典诗词是一种熏陶
叶朗曾有言:“学会审美,人生才会完整。”而耽于功利、远离审美的教育,一定不能培养完整的人性。[2]诗歌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诗的感性,容易被人领悟;诗的优美,容易激发人的想象;诗歌中那种结晶的语言,深藏着许多精致的心灵。以诗教之,对于孩子们,甚至对于普遍的国民,都能起到润泽人心的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学习陶渊明的《饮酒》之后,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波兰有位同样崇尚自然、懂得诗与生命况味的女诗人辛波斯卡,笔者特别喜爱她的一首《种种可能》,这里想和大家一起用这首现代诗的表达形式,以陶渊明的口吻,仿写一个诗节,写出陶渊明的偏爱,来表达对陶渊明的理解与敬意:
我偏爱绿色/我偏爱例外/我偏爱线条细致的老式插画/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我偏爱不开花的叶子/胜过不长叶子的花。(辛波斯卡《种种可能》)
示范:
我偏爱饮酒/我偏爱菊/我偏爱南山飞来的归鸟/我偏爱酒醉后的清醒/胜过不饮酒时的清醒/我偏爱没有读者的诗句/胜过没有诗句的人类。
在这样的诗意阅读与写作中,笔者渐渐了解到诗歌也许不能改变世界,但诗歌可以改变自己,可以改变心灵,可以改变姿态。诗意,潜藏在每个人的心里。读诗的人,因诗歌而诗意受到激发,得到认知、思想、情感的升华,因此而感觉到了人生的美好。
对世界与自我的深刻而高贵的诗性,潜藏在不同时代的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作为教师,我们如果不能将其唤醒、擦亮,至少不要蒙蔽甚至扼杀了那珍贵的灵性。希望我们所有的教育者,在生活的苟且里,为自己留存一分诗意,在经典诗词的浸润中,带领着学生回归精神的原乡。
参考文献
[1]叶嘉莹.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M].北京:三联书店,2013.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