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和学具,实施生物课堂的活动教学
2019-07-08贾海建
贾海建
【摘 要】本文结合作者的一堂公开课,简单介绍了通过教师自制的教具和学生自制学具实施生物课堂活动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教具;学具;活动教学;小组合作
生物科学是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很多是微观、抽象的,特别是在细胞内发生的过程。通过自制教具和学具实施课堂教学,可使抽象的過程具体化,效果良好。
教具是使学生能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所用的各类器具的总称,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的。学具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自由组装、拆卸的学习用具。在突破重难点知识时,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拆卸或组装,动手又动脑,可将教材中静态、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动态、形象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减数分裂”是人教版教材必修2第2章第1节的内容,它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学生要准确认知困难很大,因此它是教学的难点。通过设计几个活动,利用教具和学具,将微观变为宏观,可以实现难点的突破。下面就简单介绍本节活动教学的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
1.1教师的课前准备。若干张大白纸用于模拟细胞;若干张两种颜色(红色和蓝色)的垫纸板用于剪出染色体,剪下来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如图1,在每条染色体的一面贴上双面胶,以便贴到黑板上,制定学生的活动方案。
1.2学生的课前准备。每个活动小组自选适合做染色体、纺锤丝的材料若干。
2.实施课堂活动教学
朱正威教授说过,我们的课堂要有学生的活动,不是一问一答式的谈话法,而是要给予一定主题,保证时间、空间的动手、动脑活动。因此,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设计活动方案,使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和完成知识的构建。活动方案设计如下:
2.1活动1:回忆有丝分裂过程,通过小组合作,利用教师提供的教具,完成2N=4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构建,将染色体按顺序摆放在黑板上所画的流程中。
设计意图: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回忆有丝分裂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
活动过程:教师准备好贴了双面胶的“染色体”,在黑板上画上“流程图”;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并讨论模型应如何构建;邀请一组学生到黑板上完成模型的构建,其他小组负责对其质疑。
活动成果:因为是学过的知识,经过了学生的合作,效果良好。
2.2活动2:认真阅读教材“精子形成过程”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完成2N=4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构建,将染色体摆放在黑板上所画的流程图中,并尝试用文字描述各个时期的特点。
设计意图:本活动中,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本,初步了解减数分裂中各时期的特点,然后组内合作,讨论如何在黑板上展示这个过程,如何描述各个时期的特点,最后,挑选一组学生展示,并总结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力图使学生掌握该部分内容。
活动过程:学生先自主阅读教材,然后小组合作,一起总结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特点,然后,邀请两组学生,根据活动要求,利用老师提供的教具,在黑板上展示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并描述各时期的特点,其他小组认真聆听,随时质疑。
活动结果:每组都安排两个人到黑板上展示,其中一人负责染色体的摆放,另一人描述各时期的特点。两组学生的染色体摆放和各时期特点的描述基本都正确,说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已获得了对减数分裂的初步认识。
2.3活动3:各组利用自己选择的材料,在白纸上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
设计意图:在活动2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
活动过程:各组学生利用教师发的白纸和自己选择的材料,经过合作,构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即自选学具的使用。教师应走到学生中,对学生予以适当的指导并查找典型错误予以记录。
活动成果:各组都能利用自己选择的材料(如:橡皮泥、吸管、涂过颜色的枝条等),构建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模型,如图2是随机拍到的两幅图像。
存在的问题:7个小组中,有5个小组存在错误,典型错误有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的组合错误,说明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因此,我设计了第4个活动。
2.4活动4:仔细观察教师展示的几幅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图像如图3,试图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加以纠正。
本活动属于本节课所学内容的一个“课堂反馈”,我展示的图像都来自第二个活动中的几个典型错误图像,如图3a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但同源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图3b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却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图3c中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用了不同颜色,说明学生没有掌握姐妹染色单体是复制而来的。回答问题的学生主要来自“犯错误”的小组,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易错处的印象,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