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敏感性研究
2019-07-08潘伟柯瑞
潘伟 柯瑞
【摘 要】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原理,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为对象,采集2012到2015年309家该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引入公司规模、两职合一、成长性和管理层薪酬等变量,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信息技术行业中,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并没有显著相关性,并对该原因分析了结果和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管理层持股 公司绩效 相关性分析
一、引言
根据现在的委托代理理论,认为管理层持股是一种激励手段,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问题,因此管理层持股比列对企业业绩影响的研究很是重要。自2005年我国股权分制改革以来,我国就坚定的实行的股权激励制度,可以发现我国在信息技术行业中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本文将以2012—2015年309家信息行业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构建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在该行业中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为研究我国股权激励提供一定的实证依据。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文献综述
(1)委托代理理论与股权激励。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存在委托—代理的关系,但两者想法并不相同,因此在公司治理上会出现不对称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代理人实现委托人的目标,从而使委托代理达到共赢的局面。(2)利益趋同假说。两权分离使代理成本出现,管理层因激励获取股权后,代理成本能能降低甚至消除。管理层持股是公司的激励措施,也是公司内部对于管理层的变相的监督。(3)管理防御假说。指加管理层在公司的所有权,他们会更有动力经营公司。且股份比例越高,企业的人力资产成本就会越低。
2.研究假说
(1)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李玲对我国多个行业上市公司进行过管理层持股激励效应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行业影响不同,且公司业绩与行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我国学者沈海兵的研究分析,证实了股权激励能增加公司绩效。孙蕾也有相关探究,结果同沈海兵相同,公司绩效与股权激励有显著正相关。因此提出:假设1: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2)管理层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在委托代理机制下,股权激励被认为是最有实践性的管理机制,能够建立和完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管理层持股于管理层薪酬有着一定替代效应。结合胡玲、陈黎琴对于信息技术产业研究分析,高层薪酬对企业绩效有一定的正效应。因此提出:假设2: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
1.样本数据的选择和来源
本文以除去不符合筛选条件的样本作为最后采集的对象。(1)行业环境。我国信息技术业中股权激励的公司数量基本符合统计、计量的要求。(2)本文选取的财务数据是除ST、PT以外的公司,保证实证数据的准确。(3)剔除部分财务数据不全的公司。取我国信息技术类,且符合上述筛选标准的上市公司共计309家,4年共计1232个观测值,均来自于深圳国泰安CSMAR数据。
2.解释变量
(1)公司绩效。资产收益率(ROA),是用来衡量每单位资产创造多少净利润的指标。(2)管理层持股比例(MSR)。本文管理层持股比例,指公司的全部高级管理人员所持股总数占上市公司总股数的比例。
3控制变量
参考吴淑琨(2002)、胡玲(2012)等的研究,本文选取以下控制变量:(1)公司规模(SIZE),以总资产的对数表示。(2)CEO的双重性(CEOD),即董事長是否兼任总经理,若兼职则CEO双重性为1,否则为2。两职合一会影响到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绩效有负相关性。(3)公司成长性(GROW),以营业收入增长率表示,与公司绩效正相关。(4)高管薪酬和(MW),全部高管年薪总和。
4.描述性计
5.模型构建
在对上市公司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之后,显示出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会受到公司规模,管理层是否两职合一,以及成长性等情况的影响。本文用线性回归模型来检验两者的关系,对上文中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构建模型如下:
ROA=C(1)+C(2)*MSP+C(3)*SIZE+C(4)*CEOD+C(5)*MW+C(6)*GROW(1)
上式中,C(1)是截距,C(2)为解释变量的系数,C(3)、C(4)、C(5)、C(6)为相应的控制变量的系数。
6.异方差检验
异方差检验是为了检验总体回归函数中的随机误差项是否满足同方差性。本文检验线性回归模型中是否存在异方差,将模型数据导入到Eivews9中,采用怀特检验法对随机误差项进行检验。
四、检验结果与分析
1.实证结果分析
如表1所示,t值后面的pro值,pro越小说明能拒绝原假设。在2015年中,管理层持股比例、公司规模、CEO的两职合一、管理层薪酬以及成长性的均p>0.05,验证出原假设1、2正确,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存在相关性,但相关性微弱。
在2014年时,管理层持股的p值为0,说明在2014年中,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是没有任何关系,拒绝了原假设1。高管薪酬的p值小于0.05也没有通过检验,拒绝假设2。成长性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但t<1,正相关性不是很明显,同2015年一样,公司绩效与企业规模呈显著的负相关。
2.原因解读
(1)公司持股制度的性质。结合描述性统计观察,可见在2011—2013年中,管理层持股比例是要高于2014、2015年的。意味着在2014、2015年中,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比例有所下降,间接证明了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关系,并促进了企业绩效的增加。(2)产品初创阶段投入额大。结合该行业的特点,信息技术业属于“朝阳行业”。市场上竞争较大,因此该行业的公司为更好占有市场,往往会投入大量资源,以求获取更有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
五、结论
总体来看,尽管本次研究和之前学者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但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信息技术行业中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间无显著的相关性,没有实现利益趋同假说。但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可以带来明显得利益趋同效应,促进公司绩效的增加。当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的两职合一相联系,可以发现管理层在兼职的过程中,拥有相对的控制权。当控制权能够阻挡外部市场压力和企业并购压力时,会减少管理层治理公司的压力,使企业的管理层会追求自身最大利益,而放弃公司价值最大化,从而导致公司绩效的减少,使管理层的股权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形成负相关关系。
本文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管理层持股对象明确化。信息技术行业以发展快速、竞争强为两大特点,因此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一定要加大对于研发成本的投入,在此基础上采用股权激励或薪酬激励的方式激励管理层。(2)管理层持股要以业绩为前提。因此要在进行股权分配时严格考察管理层的业绩,真正做到奖罚分明才能使股权激励发挥原有的作用,增加公司的价值,促进公司绩效的增长。(3)公司要加强内外监督力度。为避免管理者只片面的追求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公司利益,我国行政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公司内部也应加强内部监督,使管理层股权激励这一措施能够实施良好,达到其促进公司健康快速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淑棍.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U型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1Ch):80-87.
[2] 孙菊生,周建波.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一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方2003(5):74-82.
[3] 宋兆刚.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关系的再探讨「J].西安金融,2006,2C4)5-8.
[4] 沈海兵.管理层股权激励、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5] 余学斌,凌艳.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3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