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设计管理

2019-07-08谭巡

价值工程 2019年16期
关键词:EPC模式装配式建筑模式

谭巡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尤其是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建筑模式,装配式建筑在我国逐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装配式建筑与EPC模式的结合,更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实现了项目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有效保证了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从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相互结合的优势出发,详细分析了实现EPC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结合的途径,并分析了基于装配式建筑的EPPC模式的具体运营,有利于实现项目工程的系统化、整体化管理,对实际的装配式建筑管理具有极强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faster and faster. In particular, a new type of building mode has emerged.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have gradually developed to a certain extent in China, and the combination of fabricated buildings and EPC models has more obvious advantages, which realizes the improve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quality and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ly ensures the smooth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combining EPC mode and fabricated build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ys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EPC and fabricated building technology, and analyzes the specific operation of EPPC mode based on fabricated building,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project engineering system.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has a strong guiding and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actual assembly building management.

关键词:EPC模式;装配式建筑;EPPC 模式

Key words: EPC mode;fabricated building;EPPC mode

中图分类号:TU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16-0035-03

0  引言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各个行业都在追求转型跨越式发展,尤其是作为重要产业的建筑行业,更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细化转变,力求实现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工程总承包模式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项目管理模式,具有管理的先进性,而装配式建筑的专业性与流程化很高,因此,二者的结合可以实现管理模式与建筑技术的联合发展,实现在整体项目中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整体的工程结构,降低管理成本,保证现代建筑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1  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优势

EPC总承包模式具有管理上的先进性,融合管理现代化的诸多因素,有效实现了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建筑行业的发展逐步由传统的粗放型向专业化、现代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实现了对建筑工程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解决了工程项目中所涉及的技术、管理的衔接等问题。而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等的发展特点与EPC模式具有极强的融合性,因此,二者的结合具有实现的可能与现实意义。实践证明,装配式建筑与EPC模式的结合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提高了项目工程的管理效率,具体体现在组织结构、施工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等诸多方面。

1.1 项目组织结构简单高效

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下,项目工程管理中涉及了诸多的单位,各单位之间的权责划分混乱,有时还具有交叉性,因此,加剧了项目工程管理的难度与复杂性。如图1所示,是传统模式下的工程组织架构。EPC模式如图2所示,使得职责划分明确,简化了各单位间的关系,并且实现了工程中人财物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管理效率。从图1可知,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下,业主与多个工程参与者如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單位等,而这些参与方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合同关系,只是简单的合作关系,因此,在项目进行中,业主的协调压力极大,需要做好沟通和协调等工作,避免由于沟通不到位等对工程进度、成本控制等的不利影响。EPC 总承包模式下,业主将工程分包于一个EPC总承包商,再聘请专门的监理部门来进行工程监理,EPC总承包商就负责了工程的采购、设计与施工的协调等工作,在EPC 模式下,工程整体组织架构简单,且各参与方的职权划分清晰,可以实现项目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高。装配式建筑下,对工程设计、施工等的数据化数据传输具有极高的要求,因此,EPC与装配式建筑的结合可以实现内部信息的共享,提高项目参与者之间的协调性。

1.2 促进设计深度优化及优化资源整合

EPC总承包模式下,EPC承包商实现了以设计为引导,设计、采购、施工的统筹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EPC模式可以大大降低管理成本,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组织结构的优化,可以有效解决管理中所面临的各种琐碎问题,节省成本管理费用。EPC模式下,EPC总承包商承担了更多的风险,但是该模式下具有科学的风险管理与预防方案,可以将相关风险降到最低。EPC总承包模式下,由于设计单位是主导,因此,應该承担更多的统筹全局工作,实现内部资源的整合、组织架构的优化等,项目参与者在EPC总承包领导下的沟通与协调更为顺利,因此可以实现系统化的管理。

1.3 缩短工期

EPC总承包模式下,大大减少了传统模式下的招标工作量,并且招标的效率大大提高,总承包商由于参与较早,因此,能够有效确保项目工程阶段的设计、采购与施工的协调与沟通,并与装配式建筑施工标准相结合,使得在设计阶段就尽早考虑构件制作、施工等之间的联系,以保证后续工作的衔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通过EPC总承包模式与装配式建筑的结合,可以实现系统的优化,进而实现成本节约、控制工期的目标。

1.4 优化成本控制

EPC总承包模式下,由于总承包商负责项目的设计、采购与施工工作,承担了整体项目的大部分风险,这也就使得工程总包商在不断的项目实践中不断积累风险控制经验,实现对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由于EPC总承包商在项目实施中进行成本费用等的管理,因此,发包人只需要集中精力进行款项的筹措、资金的划拨等工作即可,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压力较小,相对地,由于总承包商对项目的流程化管理,使得工程各个方面的成本控制更利于实现,进而能够对项目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工程整体利润的实现。EPC总承包商具有极强的积极主动性,能够进行统筹化、流程化的管理,更有利于实现成本控制,保证工程的利润。

1.5 专业化管理

EPC总承包商通过众多的项目管理与实际,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具有管理的专业团队,能够实现对工程的整体把控。EPC总承包商依托于专业、高效的管理团队,并借助于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能够实现对项目流程、进度等各方面的有效管理。装配式建筑建设中,EPC总承包管理的专业化程度更明显,并且能够实现工程中给排水、电气等系统的协调性。

2  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相结合的途径

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相结合的实现主要从工程的设计、采购与施工三个环节来进行。

2.1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整个EPC总承包模式的基础与关键,设计的合理性可以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并且设计阶段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是实现工程利润的关键,有效控制后续工程变更等所造成的利润损失,一定程度上控制工程质量。装配式建筑工程中,设计阶段能够发挥EPC模式的优势,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确保工程利润的实现。装配式建筑主要具有如下的特点:

①流程精细化。装配式建筑流程与传统设计流程相比,更为全面、综合与精细,主要体现在其具有前期的技术策划与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阶段,使得整体项目流程更细致。

②设计模数化。装配式建筑的模数控制有效实现了工程中所涉及的构件等协调统一性,使得预制构架加工图设计阶段的工作更为标准与规范。

③配合一体化。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要做好项目中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单位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使得设计中主体结构、预制构件、设备管线等都能实现配合一体化,呈现良好的设计效果。

④成本精准化。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阶段是后续进行采购、施工等的基础,因此,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⑤技术信息化。装配式建筑与EPC模式的结合,有效发挥了BIM技术先进性,促进了项目中决策、管理、建设、运营等的实现效果,通过项目预制构件的合理设计与精度控制,可以满足设计优化的效果,减少后期施工中发现的设计不合理之处所造成的设计修改对工程进度、成本等的不利影响,实现信息的共享、数据的有效传输。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基于BIM背景,进行统筹化与协调性的设计,预制厂进行预制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对于设计模块的不合理之处提出异议,并进行优化改进,而施工方则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进行设计方案的可施工性反馈,另外,还需要对施工中所涉及的因素进行必要的成本费用控制,实现费用专项优化的目标,确保工程利润的实现。

2.2 采购阶段

项目采购阶段处于设计与施工的中间环节,在整个项目工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采购一方面要结合设计阶段所确定的方案,进行资源、构件、设备的采购,一方面要确保采购的工作周期,确保后续施工不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采购环节还要对采购的质量、费用进行控制,避免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贪污腐败现象,进而实现对整体工程质量、进度与费用的控制。装配式建筑中,采购环节的工程预制件对后期的影响较大,因此,更能够实现对工程的总体控制。

为了有效控制工程的成本与工期,在采购阶段,应该具有集成思维,做好采购在设计与施工环节的协调作用,保证三个阶段工作的有效衔接,实现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控制。装配式建筑与EPC模式的结合,可以使得采购更好地发挥在设计、施工阶段的集成效果,实现采购环节在设计、施工阶段的延伸作用,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设计为采购提供了数据等信息,因此,在采购阶段考虑设计因素,采购人员应该与设计人员保持足够的交流,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于预制件厂家产品、生产资质等进行充分考虑,及时进行生产意见与情况的反馈,尤其要注重对预制构件型号、数量等方面的确定。

2.3 施工阶段

装配式建筑中,施工中最需要把控的即是构件的吊装过程,主要是由于吊装过程中对于机械设备位置、高度以及连接的技术性要求极高,也是施工中存在的重要安全隐患,是主要的风险源,因此,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装配式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对预埋件、预制件连接点的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吊装工作开始之前,尤其是要对预埋件、预制件尺寸等进行控制,保证施工的精度符合标准,避免后期由于操作不标准所造成的安全事故。另外,由于预制件自重、体积大,因此,导致运输与存储具有极大的难度,所以,预制构件要及时进行吊装,避免成本的消耗,达到对工期与成本的双重控制目标。

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的结合,主要是要确保项目参与方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工作,使得总承包商能够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从而能够在出现各类问题时,做出最优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装配式建筑与EPC模式相结合的技术优势,尤其是对工程质量、进度的优势。施工规划阶段,要结合设计阶段所确定的方案,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与仿真,从而确定构件安装流程、工序等,确保后续项目的顺利交工。施工模拟可以及时发现设计、采购与施工阶段的问题,并对风险情况进行分析与预防,为后续的工程进展提供参考。根据施工模拟结果,可以进行原材料采购与供应的需求预测,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与采购人员做好交接,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施工构件质量、尺寸的控制,尤其是预制件的吊装中,要考虑精度要求,避免返工所造成的成本损失。

3  基于装配式建筑的 EPPC 模式

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实现项目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并促进工程利润目标的实现,结合二者相结合的优势与途径,新型装配式建筑EP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production construction)模式,更大程度上实现了设计、采购、构件生产、施工的一体化管理,实现了项目管理的系统化、整体化,该模式如图4所示。

EPPC模式下,业主通过招标,确定EPC总承包与监理部门,总承包商负责建筑的设计、采购与施工环节,而监理部门负责对工程执行情况的监督与协调,该模式下,总承包商依然需要在设计阶段考虑采购与施工因素,进行有效的采购与施工管理,优化设计方案,保证后续的采购与施工顺利进行,使得整体项目管理更细化,管理效果更好。

4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与EPC模式的结合,可以实现在项目组织架构、工期、成本管理方面的有效控制,不仅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实现项目管理的利润目标,促进工程在设计、采购与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保证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更好的工程效果,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浩文,周冲,王兵.以EPC模式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思考[J].工程管理学报,2017,31(2):17-22.

[2]孙晖,樊则森,齐贺,欧亚明,王龙.關于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相结合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8,47(07):7-10,30.

[3]曾杰.试论装配式建筑EPC模式构建和运行机制[J].重庆建筑,2017,16(8):18-20.

[4]纪颖波,姚福义,张祺,等.装配式建筑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计算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8):238-244.

猜你喜欢

EPC模式装配式建筑模式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