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加气站主要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2019-07-08赵德亮
赵德亮
【摘 要】LNG是凭借清洁、高效等特点在市场广泛应用,但也因其易燃、易爆等特点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危险。LNG加气站在运行期间如果操作不规范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着力于加气站设备和操作的严谨性至关重要。为减少LNG加气站危险事件的发生,论文通过分析LNG的特性、LNG加气站的主要危险因素来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升LNG加气站的安全性。
【Abstract】LNG is widely used in the market due to its cleanness, high efficienc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but it is also easy to cause dangerous in its use due to the inflammable and explosive characteristics of it.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LNG filling station, safety accidents are likely to occur if the operation is not standardize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rigor of equipment and operation of LNG filling stat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dangerous events in LNG filling st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NG and the main risk factors of LNG filling stations, so as to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protective measures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LNG filling stations.
【关键词】LNG加气站;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Keywords】LNG filling station; risk factors; protective measure
【中图分类号】U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3-0005-02
1 引言
LNG屬于清洁能源,是天然气冷却后液化形成的。在环境治理不断深入的今天,清洁能源的使用和普及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LNG加气站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各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又可以确保能源战略的安全,又是国家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此种能源具有较特殊的性质,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处理不当将产生很大的危险。每个地区的工作环境不同,也存在不同的加工工艺,根据不同条件而出现不同的危险因素,进而根据不同的问题来制定相应解决措施,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2]。
2 LNG的特性
LNG是天然气冷却到-162℃以下之后发生液化而成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单纯的LNG危险因素主要为:①温度过低,接触时将造成严重的低温伤害;②天然气超过周围环境的五分之二时,人体将会产生窒息;③人体吸入BOG后轻者出现呼吸障碍,重者将会危及生命安全。LNG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当体积分数在6%~13%就会燃烧,但是常规条件下LNG不会因为着火而爆炸。
低温常会导致各种材料质地的改变,影响材料的使用和设备的正常运作。所以在输送LNG时,设备材料和管道材料应具有质量轻、抗低温特性。
3 LNG加气站主要危险因素
LNG在加气站运转的整个流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危险因素,每个环节的失误和操作不当都将会引发安全事故。LNG加气站的主要危险因素从卸车、储存、加液和管理等环节来分析各自的危险点,寻找解决措施。
3.1 LNG卸车时的危险因素
LNG运输车运送到加气站后,需要进行卸车,此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①卸车过程中发生LNG的泄露,此过程的泄露可能与软管爆裂、阀门漏液或者车辆没有让天然气稳定后再进行卸载等因素有关;②槽车到达运输地点后,没有按照规定停放车辆,可能会造成汽车滑动的事故,事故的发生可能会导致管道破裂或者LNG泄漏等问题;③在卸车时,工作人员不仔细观察现场的情况,没有很高的注意力,很容易忽视潜在的危险,或者已经存在的微小隐患,不能及时补救即将发生的恶化事故。
3.2 LNG储存中的危险因素
工作人员没有认真检查储存罐的上限或者储存罐的液位计损坏导致储罐储存过量甚至溢出。此种情况出现时,液化天然气会出现泄漏,遇到明火后很容易发生爆炸。当安全阀失灵时不能及时排泄过量的液化天然气,在遇明火时也会产生爆炸,这与工作人员没有按时检查维修有很大的关系。当储存罐出现爆冷问题时,很容易导致储存罐内的液化天然气因为超压而泄露,爆冷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储存罐的真空被破坏,绝热能力下降,气温的液化天然气受热而发生膨胀,导致储罐泄露,此种安全问题遇到明火也会发生爆炸。当温度不均时,储存罐内的LNG很容易产生分层现象,管内分层的液体密度差别大,造成上下层发生对流现象并且不断换热,换热导致储存罐内的温度达到均衡,但会产生大量的BOG使罐内的压力升高,存在遇到明火爆炸的危险[3]。
3.3 加液时的危险因素
当潜液泵的出口压力过高时,潜液泵出口管路的压力过大,导致危险发生。加气机故障、车辆气瓶压力过高、气嘴发生冰堵都会造成潜液泵出口压力的增高。潜液泵出口流量增大时也会导致爆炸发生。当泵出口管路出现泄漏,潜液泵的变频器出现故障时将会出现此种事故。LNG进入加气机产生两相流,很容易导致加液管道发生整冻,导致流量无法准确计算,这与没有提前预冷,低温的LNG直接出现汽化有关。加液时产生泄露也很容易遇到明火爆炸,或者导致气温冻伤等事故,主要与加液软管断裂、加液枪头阀门失灵、各个接头或者链接部位发生缺损有关。
3.4 管理问题因素
工作人员的不规范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而且在危险系数极高的单位对员工的管理必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员工如果没有经过培训或者培训不合格就直接工作,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很容易因为失误或者操作错误而发生安全事故。新员工在工作时,操作不熟练,对工作流程陌生而产生错误导致事故发生。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对于检查和维修工作不重视,没有做好定期的维修和检查工作,很容易发生危险。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要求佩戴防护用品,一旦出现问题没有防护用具进行保护,使工作人员受到了更加严重的伤害。检查出问题没有及时整改很容易使安全隐患进一步扩大,最终使事故发生。
4 防护措施
对不同环节的不同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和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具体措施为:①运输车辆到达地点后应该按照指定位置停车,停车后使用手刹固定。如果有滑动的倾向可以使用固定块固定轮胎后部,在卸车过程中禁止移动车辆。②定期检查设备,在各个时期都要重复检查各开口、开关、连接处等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位。卸车完成后、储存过程中、加液时都要注意设备的正常运作。当设备出现问题后,要及时修理,不能亡羊补牢。设备在闲置时也要做好定期检查的工作,以防使用时出现故障。在储存过程中时刻注意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液位器、温度计等零件正常运作,发现异常应当立即修理[4]。③工作人员在上岗前要进行严格的培训,禁止不合格的工作人员上岗,最好保证工作人员技术熟练后再进行工作。在日常工作时,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过程及时进行考核,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④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对于不负责任、工作不上进的员工进行处罚,情节严重者给予辞退。对于工作认真、技术操作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⑤提高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安全培训工作,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把安全意识放在心上,才会对潜在的危险进行仔细检查,把各项工作做好。每个人懂得了安全的重要性,也就会把安全隐患牢牢记住,出现安全事故时也会冷静应对,及时进行处理。⑥按照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各项工作如果按照相关制度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就会减少很大的风险。操作规范就是规范操作的指南,只要按照要求操作,安全性会有很大的提升[5]。技术要求的熟练掌握就能沉稳应对各种技术难题,当遇到危险时也会及时进行补救。⑦工作人员要佩戴好安全用具,防患于未然。当危险真正发生时,可以减少一定的伤害,使自己得到应有的保护。只要存在危险的工作,都要佩戴安全防护用品,这样既符合操作规范,也能够给予自己相应的保护。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对防护用具的佩戴情况进行记录,并进行相应的惩罚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帮助工作人员养成佩戴防护用具的习惯。⑧设立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危险,立即启动应急措施,对事故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5 结语
LNG加气站有很多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的产生与设备问题和操作规范性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能够按照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将会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LNG加气站安全指数的提升可以避免危险的发生,帮助LNG加气站的推广和建设,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帮助能源战略的实行。
【参考文献】
【1】程立明.LNG加气站主要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当代化工研究,2018(01):129-130.
【2】李龐,冯良,王昱.LNG加气站主要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油气储运,2017,36(07):855-860.
【3】陈铁.浅析LNG加气站的优点与选址影响因素[J].民营科技,2018(09):36.
【4】李博.LNG加气站安全风险分析与管控措施[J].化工管理,2018(26):93-94.
【5】]颜秋梅,丰霞.LNG加气站的安全风险及安全措施建议[J].生物化工,2016,2(05):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