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优化探究
2019-07-08周效东
周效东
【摘 要】本文基于新课标理念,探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优化的途径,即基于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运用恰当教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变式拓展融会贯通中提炼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兴趣激发;结构优化;教法改进;变式训练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对课改的体会,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改进和数学思维培养为着眼点,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优化。
一、基于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资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且没多大用处的,而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为此,教师可以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循环结构时引进电脑病毒事件“熊猫病毒”,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产生好奇心,并由此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与热情,对理解内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及时地进行表扬与鼓励,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热情态度和取得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并回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讲完一个例题后,让学生归纳其解法,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一些基础问题,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和信心。当学生的作业做得很好时,当学生的解题方法新颖时,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时,当学生表现出刻苦钻研精神时,都要给予适度的表扬,以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达到表扬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目的。
二、通过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恰当地对各部分进行搭配、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要回归认识的最初,也就是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同学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学生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加深知识的领会,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组织课堂教学。严格控制教学内容,不增加难度,不降低要求,力求把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以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运用恰当教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具体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考虑。一般而言,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教师通常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配合的方法。有些课题要数形结合求解,此时可联系图形,用谈话式“依形探数”或“用数定形”,使问题直观易懂,学生吸收自然。对于一些综合题,可结合分析,采用点拨讲授法,要挖尽条件、点其窍门、减缓坡度,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也便于学生吸收。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尽量具体,环环相扣,而且要多范围,最后也要有“从中你有什么收获“这样的总结性问题,切忌蜻蜓点水,不深不透。
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必须在“讲”上下工夫,狠抓“练习”这一环节,注重启发式、探索式,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语言规范简洁,练习时做到难易适中,适时启发反馈,力求使学生在认识与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
四、在变式拓展融会贯通中提炼方法
教材中的习题、例题是教材专家们精心选择和设计出来的,其典型性、权威性毋容置疑,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照本宣科”。因为这些例题、习题只是为我们教学提供的相应“范例”。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设计(改编、变式、拓展、深化),以形成形式新颖、综合性强和具有探索性的问题,进而有效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长此以往,学生就能进行數学推广、数学猜想,就会有发明创造。如:选修2-2 P第14题:试比较n与(n+1)(n∈N*)的大小,分别取n=1,2,3,4,5加以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猜测一个一般性结论,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题目得出的是一个与自然数有关的不等式,当n≥3,n∈N*时,有n>(n+1)。本题是用“不完全归纳—猜想—证明”的思路来解决问题的,最后的证明只要用常见不等式n·(n+2)<(n+1)进行放缩就可证出,如果教师分析到此处就收场,那就失去了此题“抛砖引玉”的作用。可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深化,将限制条件从自然数放宽到大于0的实数,如:0b是否成立?若成立,成立的条件是什么?把问题从特殊引入到一般,对应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回归到用构造函数法去证明,分析要证a>b,只要证a>b。构造函数f(x)=x,将问题转化为比较f(a)与f(b)的大小,当x∈(0,+∞)时,有lnf(x)=,两边求导有:=所以f'(x)=f(x)=x,显然,当x∈(e,+∞)时,f'(x)<0从而函数f(x)=x在区间(e,+∞)上是单调递减函数,当x∈(0,e)时,f'(x)>0,从而函数f(x)=x在区间(0,e)上是单调递增函数,故当0b。思想从特殊到一般,方法从数学归纳法到构造函数法,收获是得出证明不等式的两种方法——数学归纳法和构造函数法。正如波利亚所说:与其穷于应付复杂而繁琐的教学内容和过量的题目,还不如选择一道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帮助学生深入挖掘题目的各个侧面,使学生通过这道题,就如同通过一道大门而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具有激情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顺香.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设计[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3)
[2]过志刚.关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2)
[3]徐建章.问题式探究教学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