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活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活力

2019-07-08李延莉

学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语文活动

摘 要:偏远落后地区的文化氛围、阅读氛围不浓厚,高中语文学习不被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偏低、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样的现状,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如作文竞赛、演讲赛、辩论会,以及读书社等语文社团活动、专题研究型学习等,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力。

关键词:语文活动;学习活力;专题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0-009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079

一面是新高考对语文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论断:“得语文者得高考”;一面是在我们这样的偏远落后地区,高中语文教学中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读书氛围不浓,学生语文素养低、学习兴趣不足,存在大量的语文学困生,语文学习成效不显著等,使语文教学处境尴尬。面对这样的矛盾,为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现状,教师要努力尝试开展多样的语文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活力。

一、传统语文活动魅力不减

(一)参加竞赛,正向激励

每学年都会有不同层面的作文竞赛或征文,比如“语文报杯”作文竞赛、读书征文等,教师可多方了解信息,提前着手准备。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指导,活动开始学生就不会有畏难情绪,参与面广,获奖后更能对此类活动起到正向激励作用。寒暑假一些公益团体组织的线上读写活动,有名家解读、阅读指导,还能读写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和高人、同龄人碰撞,发现更好的自己。

(二)学习内容,花样展示

教材中有现代诗歌散文,也有古代诗歌散文;有激情的《沁园春·长沙》,也有优美的《春江花月夜》;有沉郁的《故都的秋》,也有深婉的《项脊轩志》,在学习这些单元时开展诗文朗诵活动是比较好的选择。在每个学生熟读背诵后,小组内进行朗诵选拔,全班比拼,会有一批优异者脱颖而出。古代诗词大都可以演唱,采用吟唱教学或套用流行曲翻唱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前三分钟推陈出新

课前三分钟演讲是很多教师坚持的语文活动,对演讲内容的创新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一)诗词推介

诗歌鉴赏是学生学习和考试中的一大瓶颈,如何突破它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诗词推介活动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活动开始前讲明要求——诗词不限作者、题材、体裁,自己感兴趣、认为美的即可。推介的内容可以是诗词赏析,也可以讲诗词来历、背后故事,可以谈读后感受,也可以介绍名家导读。给学生排好顺序,方便提前准备。每天一首,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而且互相之间还有潜在的比较,学生都很重视,学习主动性也提高了。

(二)名著讲评

高中学习紧张,学期内阅读大部头的名著几乎不可能,课前三分钟讲评名著就变不可能为可能了,尤其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的章回体小说更适合讲评。开始阶段每人一个回目,要求后面的学生接着前面的情节展开,自己概括内容,三五分钟内尽量展现主要人物、主要事件,适当加入细节。这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加深对章回小说特点的认知。第二阶段就可以跳读,找自己喜欢的人物专项来讲,亦可以评,只谈一个侧面即可。这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讲评完成还有其他学生的点评,甚至质疑,反过来又督促正在准备的学生仔细认真对待。同时,学生的讲评可以让没读名著的学生了解内容,进而激发阅读兴趣,利用课余碎片时间阅读原著。

(三)时文阅读

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微信、电子白板等,成为语文活动有力的助手。微信公众号里面的“新课标大语文”“诗词世界”等基本每天都有“时文选粹”之类栏目的更新,教师可以精选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利用微信或投影展示給学生课前三分钟阅读。因为这类文章与时代共振,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与时事同步,学生不出校园也知天下事;有留言评论,让学生多角度认识事物,不囿于己见。

三、专题学习活动百花齐放

(一)社团活动,短道助跑

学校为丰富学生生活、开阔视野、培养兴趣爱好,开发校本课程,开设各类社团活动,如与语文相关联的读书社、书法社、辩论社等,还有语文教师依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开设的金庸武侠小说研读、中国小说发展概说、王家卫电影赏评、名家说《红楼》等课程。这些都可以让那些爱好语文的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选修,跟着教师作一些专门研究,既深化认识,又能学有所长。

(二)剪裁组合,重新架构

通用教材依据编者思想意图编排,体现单元目标,在使用中会发现各种问题。比如,杜甫的诗散见于必修选修教材,单篇学习完成了单元要求,碰到另一篇又重新建构赏析脉络。重复性的工作不说,学生掌握的知识也比较零散,学习效果差。如果把杜甫的诗按照他的生平经历进行编排,四个主要时期对应相关作品,组成较小的专题集中学习,学生就会对杜甫有较深入的了解掌握,知识的系统性更强,学习效果就会提高。

(三)依托教材,适度拓展

新高考对阅读的速度和阅读的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完全依托教材的阅读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教材内容适度拓展,发展成为小专题学习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鸿门宴》让学生初识项羽,《项羽之死》让学生激愤不已,有学生就会有疑惑:不可一世的项羽何以落得如此境地?学生有一探究竟的想法,不妨带领他们读一读《项羽本纪》《高祖本纪》,放手让学生去分析项羽成败演变因果。再指导他们读易中天的《品人录》、王立群的读《史记》,这时阅读就变成了自我的需要,学习语文就会有动力与活力。

在语文活动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提升,语文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活力被激发,语文课自然焕发出新生机。

参考文献:

[1]唐建新.中学语文教学活动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海霞.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策略分析[J].电子制作,2013(10).

[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简介:李延莉(1980.2— ),女,汉族,甘肃合水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语文活动的开展、发掘。

猜你喜欢

语文活动
文言文教学不可忽略课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