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19-07-08李俊

学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观察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观察是识记判断和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观察得准确、细致,才能识记得快,判断得准确,写出的东西生动、具体。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调动各种感官,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还要展开联想和想象。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0-007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065

观察,作为人们认识外界的“窗口”或“门户”,历来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实际上人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观察。《红楼梦》中几百个人物,《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写得活灵活现,个个富有性格,使人喜爱。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读后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些都离不开作者平时对生活的细腻观察。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呢?如何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一、观察的要求

1.确定目标。观察事物,必须要有目的性。也就是要求人们必须以明确的目的为基础。我们每天耳闻目睹着许多事,如果没有一定的目的,那么所有这些都会杂乱无章。无目标的观察如同大海中无目标的航船。因此,确定目标是观察的第一要求。

2.选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同样的人或景物,由于观察点的不同,所观察到的形象也不同。

3.观察要全面。全面性就是要求我们从时间上系统观察事物变化的各个阶段和发展的全过程;从空间上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全体,观察事物的内部关系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4.观察要注意典型性。典型性的要求,一是选择典型的观察对象,这样可以反映其普遍规律。二是选择典型的时间和空间。在典型的观察条件下,有可能观察到其他时间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和过程,从而获得重要发现。如天文台大都建在远离城市的山头上,那里空气洁净,视野开阔,没有干扰。

二、观察的方法

1.调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人们一般认为观察是用眼睛看,而一个好的观察者除了用眼睛看外,还会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如眼、耳、鼻、舌、皮肤等,对观察的事物的本质有全面的了解,所以写出的人物、景物生动具体、栩栩如生。例如《海滨城市》一文,作者就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去观察。眼看到的:“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耳听到的:“远处响起了汽笛声,即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鼻闻到的:“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脚感到的:“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

2.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或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然后把观察到的事物说一说,再有顺序地写下来。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文理清晰,而不会杂乱无章。如《海滨小城》一文,作者以街道的尽头为出发点,由远及近,先写远海,再写近海处的船舰和渔民、战士,后写海滩;写小城时,先写庭院,再写公园,后写街道。读后感要写得有条有理。

3.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各种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要抓住被观察对象的外形特点,从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去观察。特别要把被观察对象最突出的特点观察清楚。如《海滨小城》一文,作者每写一个地方,都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把各种景物的静态、动态、颜色、大小、数量、形状等具体地描绘出来,突出了海滨小城的美丽。观察“海滨”时,侧重写了景物的色彩;观察“庭院”时,抓住“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这一特点,写出了树的种类多、香味浓、花开得热闹;观察“公园”时,抓住“榕树”来写;观察“街道”时,抓住用细沙铺成的街道“异常清洁”来写,写得景物特点鲜明。

4.展开联想和想象观察。在观察的同时,要注意被观察对象的某一部位像什么,和其他的東西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联想到它的用途。例如,观察一个文具盒,盒盖里面的乘法口诀可以用来干什么(做算术)。又如,观察茉莉花,它的花有什么用法(使环境优美、泡茶等)。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写进作文,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活泼。

以上介绍了观察的一般要求和观察的方法,但实际观察中,随着各种被观察对象的不同,一定要按照它们各自的特点去观察。如观察一种动物,要重点观察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外形包括头部、身躯、四肢、颜色等。头部要特别注重它的眼睛、耳朵、鼻子等的形状。观察得细致才能把动物外形写得栩栩如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吃、行、住等方面,每种动物都有它特有的生活习性。鹦鹉会学舌,蜗牛在地上爬行,燕子衔泥垒窝等。只有把动物的生活习性观察得清楚,才能把它写得生动形象。

总之,观察作为思考和写作的基础是极其重要的。我们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注意分析这些人和事物的特点、特征,久而久之,就一定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写出的文章才能使人感到自然、真实、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名师怎样观察课堂:小学语文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2]温寒江.观察·说话·写话:小学作文起步教学与思维训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5).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李俊(1974.11— ),男,汉族,甘肃渭源人,小学高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