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2019-07-08高芳平

学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尤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关系着将来学生在学习更高级的数学或理学时,基础是否牢固。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重课堂利用的有效性,具体可从设置情境教学、联系现实、增设多种课堂练习形式、建立合理的评价板块几个方面努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0-006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053

小学数学是极其重要的学科,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因为学科特点的限制,小学数学学习相比其他学科更加枯燥,但最能锻炼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小学教师在授课中普遍存在着“填鸭式”教学的现象。教师将教育内容一股脑倾倒给学生,但学生们所获甚微。虽然有很多教师改革了课堂教学方法,以学生们为主体,让学生们自我探究,但是最后要么是学生们的探讨不够逻辑化,要么是教师不自觉地将“填鸭”进行到底。

一、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刻不容缓

为了成绩而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师教学的刻板目标。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的教育方法其实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学生们了,或者说为学生们付出的多,但是学生们学到的却很少。如此下去就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那就是学生们因为学到的少所以需要更多的時间来补足,最后会导致学得累、学得效率不高,甚至产生对这门科目的厌恶心理。小学生们由于思维逻辑还没有成型,所以对事物的判断比较单一,如果这门科目对他们来讲枯燥无味,甚至晦涩难懂,那产生厌学心理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出现,改革小学数学教育方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利用率就显得刻不容缓。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们接受数学,更是为了让他们爱屋及乌,对学习这件事本身不产生抵触心理。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在小学阶段初步建立学生们的思维体系,数学的学习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实践措施

(一)设置情境教学,让学生们对数学充满兴趣

情境教学,就是让学生们通过模拟实际来深刻认识所学的知识。课堂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思维也是活的,教师可以想象或者设计几个与要讲的课程内容相关的场景,来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情景设置下的数学。比如,在学习“元,角,分”的课程时,教师可以模拟一个超市的情境,提前准备足够的零钱,然后模拟交易过程。教师可以先将一些钱作为本金,然后随机让学生上台进行虚拟的购买,但是要让学生们自己算零钱。

注意在这个过程中,语气应该尽量幽默风趣,当学生们展现出计算上的困难时,应该主动提醒或者进行纠正、引导,否则学生们会产生胆怯、慌乱等反应,不利于学生们自己积极思考。设置情境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对数学产生兴趣,带着兴趣学习,往往能事半功倍。

(二)教学要联系现实,最好能实践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教育联系实际、生活教育一体化,一直都是我国新课程改革后对教育行业大力提倡的教学方向。这一点与上面一条情景设置比较类似,因为情境设置就是基于生活的;但是不同的是,情景设置是比较精细的,但是联系生活则是比较广泛的。数学本就来源于生活,也必然要扎根于生活。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授课中为学生们讲清楚这之间的连带关系。

可以在举例中让学生们拉近与数学的距离。比如在学习图形这个章节中,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圆形的硬币、球形的乒乓球、长方体的文具盒等等。当然,一些没有实体的、抽象概念的知识也能表现出来。在学习百分数时,可以用这个来统计班级中男女生的比例等。在学习面积时,则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分割一下手中的物品来直观感受。

(三)增设多种课堂练习形式,增加学生们对数学的感悟

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其中,多样化的课堂模式包括合作交流模式、竞赛抢答模式、小组运行模式等。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想不通的事往往多几个人一交流就明白了。学习也是一样的,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然后给予足够的时间去自由讨论,最后得到答案。对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谈论的过程每个人都要参与进去;并且每个小组可以选一个代表,在答题环节进行抢答,激发学生们的好胜心,从而让他们更有精神面对课堂。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板块,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

光是从教学的方法来讲提升效率是不够的,还要从学生的心理上来注意。即便设置了这些不同的教育模式,但是仍然有很多同学参与不进去,因为他们对自己没有自信。所以,教师也要多多关注这些同学。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多多提问这些同学,随后在该同学回答之后给予肯定,给予鼓励;或者可以让同学们互相评价,大胆发言,互相指出问题,这样不仅能促进他们的听课认真度,还能不断增强学生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总之,若是想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学生心理入手,拉近学生与生活的关系,这样才能达到最高效学习效率,把握最好的课堂时间。值得一提的是,一味地追求成绩只能让学生们对数学这门科目产生更多的恐惧感。忽视了对学生们心理的保护,那么无论课堂的设计多么合理精彩,终究是抓不到学生们对数学充满兴趣的心。所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散发出符合新时代教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艳梅.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冀教版),2010(10).

[2]李芳.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J].才智,2014(25).[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高芳平(1971.3— ),女,汉族,甘肃兰州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