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段道家经典教学实践研究

2019-07-08杨燕

学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低年段实践研究小学

摘 要:道家经典是我国五千年文化宝库里的瑰宝,每一位华夏儿女都应学习其内在的精髓和哲理。文章以小学低年段学生为例,选取了道家经典著作作为教学的案例分析样本,并把有道家传统的教学特色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采用对照化、趣味化和情景化等先进的教学方式,综合了学生、家长、教师等人的反馈意见,系统性地对小学低年段道家经典教学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道家经典;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0-005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042

一、道家经典教学实践研究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让孩子能够有效地掌握我国道家经典文化的精髓已成为小学低年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学经典的代表著作主要有《三字经》《弟子规》和《论语》,但道家经典却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就使得学生很难接触到道家经典文化的精髓,也从侧面说明了小学经典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片面性,这是传统文化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是当前教学的核心内容,而这刚好和道家经典著作《老子》的教育理念一致。加强对学生道家经典文化的教学,不仅能够显著地增强学生的文化涵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记忆力,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而言,道家经典教育能够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树立起仁爱之心,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1]。

二、小学低年段道家经典教学实践内容

小学低年段道家经典教学实践的主要内容就是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作为核心教学内容。以道家经典《老子》为例,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出发,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想象来掌握阅读的要点,通过课堂上的口语表达来实现培养学生叙述的能力;从情感与态度的角度出发,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内心充满仁德的人;从知识与能力的角度,就是通过对《老子》等道家经典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文化底蕴,增强个人的综合学习能力。

在教学实踐当中,教师可以采用“阳光爱心诵读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着重强调的是无为和有为的结合,并能够反映出老子“三生万物”的道家经典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重视的是“三调”,首先是要调心,要求学生心中充满正气,心态平静而专一;其次是调身,要求学生全身心放松、宁静而端庄,并且面带微笑;最后是调息,也就是采用逆腹式呼吸,使学生的呼吸逐渐平稳下来。通过引导学生对道家经典“三调”的感悟和学习,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实现道家经典教学实践的目的[2]。

三、小学低年段道家经典教学主要教学环节

(一)创设道家经典文化学习的教学情境

为了能够更好地创设道家经典文化学习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老子》相关章节的诵读音频资料,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静听,这就是常说的聆听环节,这样有助于学生快速平复自己的心情,又能够如梦境般体验老子的至高境界。小学低年段的学生通常都善于模仿,纵使对于教师讲解的内容不甚了解,但是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融入道家经典的意境,就可以引导学生放松自己的身心,感受到灵魂和肢体的解放和瓶颈,能够显著地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和压抑感。通过对道家经典文化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宁静致远的祥和,真正体验到清静自然的身心境界,用心体会道家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引导学生诵读并进行对照体验

在道家经典教学实践过程中,无论是“三调”,还是阳光爱心诵读法,本质上都是用对照的教学方法进行道家经典的学习。首先应该让学生进行自由的朗读,然后再要求学生用阳光爱心诵读法的基本步骤去朗读,用心体会两种朗读方法的不同之处。为了能更好地体验这种对照式的学习效果,已有的教学实践成果表明:如果让学生自由地朗读,学生很难感受到道家经典文化的独特之处,只会感受到枯燥无味,并且还不能集中个人的注意力。通过对照式的学习模式,小学低年段的学生就能够很直观地感受阳光爱心诵读法的特有魅力,在诵读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自己心境和身体感官方面的变化,显著地增强了对道家经典著作学习的信心。

(三)趣味性诵读作为辅助教学模式

在道家经典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出多种诵读教学方法,以此来更好地学习道家经典文化。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课堂上精神不容易集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传说的形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地思考道家经典文化的精髓所在,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加深学生对于道家经典文化的印象,使得传统的道家经典文化不再枯燥。此外,教师可以先讲解道家经典文化,然后让学生进行复述,这样还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设置相应的展示环节,比如手抄报、学习心得展示等模式,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道家经典文化的自信心,更好地实现道家经典教学的目标。

综上所述,道家经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该将其积极地纳入小学低年段的课堂教学中,这样既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仁德之心,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观,有助于其未来的人生发展,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琳萍,王秋雯,侯凤翔,朱铁梅.河北省小学阶段国学教育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J].河北教育(综合),2010(Z1):23.

[2]刘峻杉.中华经典教育的课程观探索——以中学生道家经典教育为例[J].基础教育,2011(6):99.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杨燕 (1974 .1— ),女 ,汉族,安徽亳州人,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低年段实践研究小学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