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研究

2019-07-08吴燕萍何敬

计算机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提升策略高职院校

吴燕萍 何敬

摘  要: 分析了当前高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应用现状,认为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与教师认知、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手段密切相关。文章提出提升高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策略,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前人的研究,提出了基于TPACK的高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模型,可为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现代教育技术; 提升策略; 培训模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9)05-68-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ers' application ability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believes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 of teacher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eachers' cognition, training content, and training form and means.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f teachers are put forward,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evious studies, a TPACK-based training model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proposed,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 of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romotion strategy; training model

0 引言

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瞄准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加强基础研究。作为新时代的高职院校,不仅肩负着为祖国输送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还务必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近年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在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整合、教师专业化大趋势下,要求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和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為了提升高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少高职院校做了各种努力。本研究主要探讨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高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指出了当前高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二是根据高职教育的实际特点,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提出了基于TPACK的高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模型,为高职院校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1 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新型教育方式[2],以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和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方法[3]。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现状以及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师各自为政,缺少交流与分享。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中非常明显,由于学科与年龄的差异,导致不同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不尽相同。有些教师非常热衷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与所授课程进行有机整合,而有的教师却比较排斥应用新技术,认为这些技术无助于课程教学,所以对教育技术应用热情度不高。特别是一些上了年龄的教师,对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较慢,造成对技术使用的厌倦,且形成心理落差。有的教师潜心于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研究,但缺乏与同事和外界的沟通,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间接性地影响了个体能力的发展以及整个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

第二,技术优先,理论滞后。不少高职院校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养,抱有技术至上的思想,认为只要教师的教育技术提高了,那么他们的应用能力就会得到提高。例如,新入职的教师开展岗前培训时,许多院校设置了教育技术模块培训,但大部分都是技术方面的培训,如微课制作,视频编辑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普遍缺乏理论的指导。教师的技术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却不知如何将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第三,组织不合理,培训手段单一[4]。流于形式,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要求必须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但许多高职院校不研究培训组织的形式和内容。培训内容与教师的专业教学和专业基础不符,搞一刀切,手段单一,导致教师产生抵触的心理。教师认为这种培训只是走形式,走过场,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专家在讲,很多教师在听,手段传统,学不到多少有用的东西,造成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2 新时代高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策略

不难发现,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与教师自身的认知、相关部门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有较大的关系。换言之,只有教师个体认知、教育技术培训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1 高职院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技术观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不足。认为媒体技术就是教育技术[5]。高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必须首先从观念上发生转变,只有个体解放了,才有真正的学习动力,才会从根本上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

因此,我们必须摒弃旧的教育和教学观念,结合时代的发展,去糟存精,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观:第一,技术不是万能的,只是促进教学的一种手段,我们需合理运用技术,而不是面面俱到,人云亦云;第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帮助者,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第三,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网络资源、计算机科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提升个人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第四,走出误区,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离出来,两者不能等同;第五,教师个体应与社会联系起来,保持一颗开放学习的心,多分享多交流,不断更新和改进个人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

2.2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应兼顾技术与理论并重的原则

我国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在各有关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支持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计划》中明确提出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目标及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忽略了培训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认为高职院校主要就是技术的应用,缺少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培训与指导[6]。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其核心是教学设计。因此,在培训内容设计上,既要有技术层面,也应有理论层面。新时代,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计算机信息技术、数字多媒体音视频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而理论的应用则是一堂优质的现代教育技术课堂的关键,如:混合式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翻转课堂科学、微视频教学、智慧学习等。特别注意并不是以上所有的技术和理论都适用于任何学科,需考虑到技术投入的成本和建立有效学习的时间成本等。

2.3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组织形式和手段应与时俱进

新时代,高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形式与手段应与时俱进,突破传统的单一模式,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由于其从事教学科类不同,所需的信息化应用环境也不一样,决定了培训内容应因人而异。因此,可以将教育技术培训分为基础培训、进阶培训和高级培训三个层次,只有完成了基础培训才能参加更高级别的培训,这样既满足了教师的个性差异,使培训内容与教师的专业内容结合,又能使教师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学到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效率[7];另外還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授课形式,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传统的线下培训就是邀请专家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大班化培训,这样既浪费教师的时间,实际效果也并不乐观。可以将一些特定的教育技术培训资源或资料上传到教学平台或学校网站,供教师个性化线上学习;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教师的培训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这些都要得到考核。考核方式可采取多种形式,如考核测试、公开评比、教学技能竞赛、成果展示等。要加强对培训成果的跟踪管理,对培训教师进行抽查听课评课。高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 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模型

梁存良、邓敏杰两位研究者对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出基于TPACK 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模型[8]。该模型将培训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广博考察、设计开发、实施验证、分析评价、完善优化。该模型对培训设计的各个阶段描述细致而全面,对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师和高职教育的特点,进行了改良和修正。如图1。

图1模型将培训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即在原五阶段模型上增加了层级确定,这一阶段是在广博考察基础上,对教师进行初级诊断,了解其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等,进而确定学习层级,为干预设计提供参考。在干预设计阶段,主要包含内容设计、过程设计、支持设计、方法选择、专家选聘、时间规划和培训评价设计共七个组成要素。实施验证阶段是培训学习的关键环节,包含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和具体问题分析。实施验证之后对其总结评价,评价方式分为多元化评价和设计案例库,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及整理设计研究的产出,保证了培训的有效性、完整性,再通过反馈进行层级再确定,进一步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内容。完善优化阶段细化为修改完善干预、境脉革新和优化推广。这六个阶段统一于一个系统内部,相互影响和制约设计研究的最终成效。

4 结束语

在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动态螺旋上升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提升专业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本研究立足于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得出高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只有从根本上理解其核心内涵,才能提升个体的信息素养、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训组织者必须摒弃形式主义,从根上解决教师难题,将教育技术、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育方法等培训内容融于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之中,不断丰富培训手段,改善组织形式,融合新方法,融入新技术。本研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TPACK的高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模型,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但依然存在不足,如培训模型的实证研究、培训模型的生态研究等都有待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梁存良,邓敏杰.基于TPACK的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4):45-51

[2] Xue Shujua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J].Education and occupation,2017.

[3] Liu Guochang.On the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of college teachers[J].Education and occupation,2005.

[4] 董先明.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6:53

[5] 李国才,黄晓璐.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职工教育,2013.12:153

[6] 聂鑫.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3:259-260

[7] 张蕴绮.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与对策[J].电子世界,2013.20:231

[8] 梁存良,邓敏杰.基于TPACK的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4):45-51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提升策略高职院校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