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不同社会型态下的师生关系

2019-07-08苏超举张亚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育性师生关系

苏超举 张亚

摘   要 师生关系是一种基本的教育关系。我国农业社会下,主要存在亲密友爱、互相尊重和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到了工业社会,师生关系特征逐渐演变为契约式合作但缺乏教育性;在现代信息化社会型态下,师生关系朝着民主和平等发展,以学习、知识共创为中心,但是明显缺乏教育性色彩。不同的社会型态孕育不同的师生关系,回顾不同社会型态下的师生关系及其演变历程,对构建富含教育性的师生关系,以及解决当下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和贯彻落实我国“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社会型态  师生关系  教育性

在学校众多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它不仅能衡量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程度,更是影响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社会型态孕育出不同的师生关系。从社会型态变迁的角度审视师生关系,有利于整体把握师生关系发展的脉络,对解释和解决当前师生关系问题以及把握师生关系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社会中的师生关系

在农业社会,由于受传统儒家文化尤其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社会给予教师的任务即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要从教师那里学到道、业并且要释自身的惑。这里的传道即向学生教授自然法则和社会的道德规范[1]。授业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学业、技能。授业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谈话式、问答式等。解惑是指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释未知的现象。三者都是古代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亲密且和睦的师生关系,这种亲密且和睦的师生关系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不平等,并在平等与不平等的辩证游戏中不停地游走。

1.亲密友爱的师生关系

传统农业社会中,儒家思想在多数时期都主导着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其他很多教育问题的思考相同,师生关系的形成也是基于人们对“人性”的探索,其中,孟子主张“性善论”,但是在认为人性本善的同时,也强调学生要将自身潜在善端变成真正的善好,则需要向有高尚品德的教师求教,否则就会受困于来自成长杂念的困扰,从而失去对善最大限度的追求。孔子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西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类似,主要是通过运用启发诱导方法来促进学生思考,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广博的知识,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观点,在学习上不断前进”[2]。这样才有助于形成具有当时社会普遍道德基础的师生关系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使命在于使学生成为君子和大丈夫,而对君子和大丈夫的培养也使得这种师生间的道德共同体得到延续。在这样的共同体中,教师作为道德资源的持有者,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就是教师必须履行的责任。再者,教师作为个体,为了实现对完满品德的追寻,不仅要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徒弟,而且更要把学生看作是自己在追寻完满品格道路上的伙伴。因此教师爱护自己的学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2.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在农业社会中,无论是师还是生,都会对君子和大丈夫这种崇高的品格和人生境界致力追求。师生之间并不会因为老师先掌握了至善至美的品格而会对后来者指手画脚。这样的师生关系正如韩愈指出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3]正是由于师生这两大群体对崇高品格的共同崇敬,才产生了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相互尊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师生之间的争论——为完满道德的争论并努力达成一致意见。在此过程中并不会因为争论而破坏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具有一定的教育性色彩,孔子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典范。再如战国时代齐国的稷下学宫,虽然是由当时的官方所创办,但是学宫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具有了私学的性质,其最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包容百家、思想自由”[2],這样才能保证学宫的各位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相互尊重的氛围当中进行自由辩论。

3.不平等的师生关系

虽然师生在追求君子和大丈夫人格面前是平等的,但从实际的知识和道德传播的角度来看,师生之间主要存在的是不平等关系。究其原因,教师作为学生在追求完美人格道路上的前辈,大多数情况下要比学生早一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学生要请教知识必须毕恭毕敬。古代教师的“德隆望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不平等。尤其在农业社会,这样的不平等更为凸显。此外,“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思想虽说是让学生愈加尊重教师,但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思想和人身上的依附。反之,如果不认可这种现实中的差异,为了强调师生平等而追求师生平等,那么教师就不会是道德的标杆和模范,而将会有沦落为“教书匠”的危险。学生没有了追求的目标,其生活就会变成没有道德约束的“自由”生活。在农业社会中,教师传授的美德和知识不仅仅是丰富学生的见识,更重要的是以这些美德来引导学生走上追求至善至美的道路。当然,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这种师生之间的不平等会得到缓解。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4]

二、工业社会中的师生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型态的变更使农业文明中很多固有的社会关系被打破,这种打破体现在教育领域内较明显的就是师生关系。工业化社会中的师生关系有这样的特征:两个孤立个体之间的契约式合作和缺乏教育性。

1.契约式合作师生关系

工业社会的到来在改变社会经济结构的同时,也导致师生之间亲密有爱的关系发生松动。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关注点也逐渐从追求高尚人格转向追求自身物质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此时,师生关系也随之演变为两个孤立个体之间的契约式合作。从学生角度看,在市场经济中,他们并不会附属教师去追求高尚的品格,而只是为了自己,并以自己为核心来满足欲望,这种欲望更多的是以自身物质或环境的需求为导向,而非精神的满足,其目的是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和资源。在“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下,知识的工具属性更加凸显。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也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即满足自身的物质欲望和需求。在达到自身求学的目的之后,原本就脆弱的师生关系也随之彻底消解。现代社会中很多学生对老师毫无感情和尊重,不能不说与受工业社会的大环境影响有关。同样,工业化的社会使教师的地位从神坛跌落至凡间,教师不再是像“孔子所言的探求、聆听仁道并诲人不倦,教人向善”[5]的存在,而是成了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业化社会下的师生关系更倾向于是一种为了满足各自欲求的合作契约式关系。

2.缺乏教育性的师生关系

在农业社会,师生对于君子和大丈夫的人格追求不仅孜孜不倦,而且常怀有敬畏之心,在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尊重,结伴而行并结成牢固的教育共同体。但进入到工业文明之后,这样的教育共同体被摧毁。原有师生关系中具有的教育性色彩也逐渐向工具性色彩转变。因为,工业化的社会中“天上地下的物质和势力的差异性被否定了,所肯定了的却是处处运行着的同一法则,自然界处处的物质和变化过程都有同质性”[6]。当人们以这种平等观来看待社会现象,分析社会关系时,强调个人权利和社会契约的观点就会出现。这种以满足个人欲望为基础并创建起来的社会平等,反映在师生关系中就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同质的、无差异的。工业化社会,知识的工具性价值突出,人们学习和利用知识的目的是满足自身的物质欲望,而欲望在每个个体那里都是相同且平等的,并不存在质的差别。所以近现代的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只是体现在欲望上,师与生之间的关联只存在于课堂上,师生之间亲密友爱的关系也随之弱化,教育性色彩不再明显。在工业化社会,教师教授学生的大都是一种现实的经验和知识,一种教会人们如何利用工具从社会和自然中最大限度地攫取财富的手段和技能。在社会型态的转型中,教育内容、教育目标以及教育方式不断变换,教育事业中的“教育”却被忽视了。近现代的教师并不像古代为师者能够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引导学生如何成为真正的君子和大丈夫。功利且浮躁的工业社会致使我们拒绝了古代先贤们所具有的教育性的师生关系,因而现代的人们逐渐沦落为“没有精神或远见的专家和没有心肝的纵欲者”[7]。

三、信息社会中的师生关系

随着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范围更加广泛。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深刻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构。同样,教育领域也受到“互联网+”的深刻影响,出现了如远程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这些新型教学方式都体现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以学习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重点。这些新型教学方式的兴起和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师生关系发展,使师生之间的关注点集中在学习知识上,并且再次结合为创新型知识共同体。

1.以学习为中心的师生关系

学习中心理念的出现与学习学术的诞生有着直接的关系。新世纪以来,随着教学学术的发展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探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化,学习学术得到发展,其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生对学习进行发现性研究;二是获得丰富的经验型学习知识;三是以学术的方式,将教育理论和研究应用到学生的学习实践中。学术学习深刻体现了学习中心的课程改革新理念。学习中心倡导解放学习、适应学习和发展学习,这种理念的凸顯,使师生关系的模式逐渐从学生中心转向学习中心,教师的任务也从之前单纯地教授学生知识转变到不仅要教知识而且要“探究学生学习、扎根课堂情景、应用适宜方法、师生结成伙伴、适当公开交流”[8]。学生能否进行有效学习并取得理想的成绩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并进行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这种情况下,检验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基本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基础,学习中心亦成了信息社会下新型师生关系建构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将教师和学生积极地协调起来,让二者为了学习这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学生则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所教的知识,他们可以在师生交流、探究活动以及实际情景中明确自身的需求,进而从需求出发,激发自身更深层的学习动机。

2.以知识共创为核心的师生关系

信息化社会中,知识创造型的学习逐渐受到重视。学习不再是静态的名词,而是动态的、发现性的,不断生成新的经验和知识。在这一不断发现过程中,教师若想教好学生,首先自己必须成为一名学生。这样教师和学生展开同样的学习,教师所讲授的不再是以前自己认知过的经验,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状况,和学生一起将学习由经验学习过渡到深层次学习。师生采用创新性方法,组织协调活动来开发分享性活动内容,使媒介作用充分发挥,使活动顺利有效。师生之间组建的创新型知识共同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实践性的,是一种在实践中不断创造知识且分享创造过程与创新知识的过程。在创新型知识共同体的环境中,学生不仅有机会获得和积累大量的学习经验,而且也有机会去开发现实性和创新性知识。因此,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学生将会大大开拓自己的视野,具备批判性和发散性思维,并最终使师生共同进步。

对不同社会文明中师生关系的阐释,不仅仅是为了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认识来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从整个发展脉络来看,农业社会中教师注重的是向学生传递“天道”和“人道”,即自然规律和社会道德规范,其次才是授业和解惑。因此,其师生关系中含有浓厚的教育性色彩。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平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工业和信息社会,虽然师生之间不平等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弱化,但是师生之间形成的只是知识传授者和知识接受者的关系,强调的是“知识互动”。教师很少“以身为范”去教导学生,其丢失的是一种“为人师表”的觉悟,师生关系的教育性更是无从体现。当下,师生关系正朝着民主和平等发展,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冲突,不得不说与传统优秀师生文化继承的缺失有很大关系。而真正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一定是富含教育性的,这种教育性既包含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亲密友爱,又包含教师“以德立世,并垂范他人”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心。

参考文献

[1] 胡伟希.儒家生态学基本观念的现代阐释: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J].孔子研究,2000(01).

[2] 孙培青,杜成宪.中国教育史(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 杨伯峻.论语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 李长伟.师生关系的古今之变[J].教育研究,2012(08).

[6] 杜威.哲学的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7] 施特劳斯.自由教育与责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8] 潘蕾琼.学习中心与知识创造——21世纪学习发展彰显课程改革两大新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16(01).

[作者:苏超举(1993-),男,河南商丘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张亚(1990-),男,安徽阜阳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杨   子】

猜你喜欢

教育性师生关系
试论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教学的教育性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议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