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自我效能感的价值及其提升

2019-07-08陈月霞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心理学校长

陈月霞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教育事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人,校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影响。随着自我效能感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其在个人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校长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不仅能够影响其知识水平,而且能够影响其领导水平和管理水平。因此,心理学视角下研究校长的自我效能感和成长规律,有利于提升我国教育的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 心理学  校长  自我效能感

校长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校长的自我效能感和成长规律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了解自我效能感对校长的影响、把握校长的成长规律有利于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有利于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心理学视角下研究校长的自我效能感和成长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1]。

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人对自身完成特定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不是指的能力自身,而是自身能够应用现有技能完成特定工作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感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和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被用于不同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心理学视角下校长的自我效能感指的是校长能否科学合理地利用自身的知识技能去完成学校工作的自信程度方面的一个评价,其中又可划分为工作计划、解决问题、人际关系维护、职工管理、教学监控以及信息处理六方面。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校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活动,进而对学校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产生影响。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校长在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够理性思考问题,期望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发展目标;在新任务面前,能够运用新的管理方法解决问题;面对各种困难,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校长能够迎难而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难,获取最终胜利。与此相反,具有较低自我效能感的校长则不能完成各种目标。

一、自我效能感的价值

通过以上研究可知,自我效能感对校长具有较大的影响,其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的效果和发展水平,由此可见,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作用。

1.理论层面自我效能感在校长领导中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形成后就会通过各种中介环节对校长产生作用,影响校长的自我认知和动机调节,以及情感活动和选择活动。

(1)影响校长领导活动的认知过程

自我效能感对校长认知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标趋向。自我效能感影响着校长工作目标的制定和趋向,自我效能感相对较高的校长会选择难度较大的工作目标来完成,这些目标的挑战性高,能够激发校长的积极性,加强校长对工作的投入程度。第二,归因方式。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高的校长常常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努力程度的不足,与此相反,具有较低自我效能感的校长则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能力的不足。第三,心象实现。心象实现主要是指校长个体对于即将进行的活动的一个想象程度[2]。自我效能感高的校长往往通过对成功场景的想象来改变自身管理活动的实施过程;而自我效能感较低的校长缺乏丰富的想象力,会把一些资源投入到失败的活动中去,进而影响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绩效考核。第四,思维模式。自我效能感对于思维模式影响较大,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自我效能感高的校长在困难面前能够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从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自我效能感低的校长面对困难则会产生消极的态度,导致问题不能得到圆满解决。

(2)调节校长管理活动的动机过程

多数个体的动机都是认知性的,在认知活动中,个体在活动开始前设定预期的目标进行自我激励,进而指导自身的行为。这些个体在行为开始前能够产生相应的信念,对自身行为可能造成的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进行预测,并设定相应的目标,通过对活动进行规划来实现目标。自我效能感能够调节个体的认知活动,事实表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越高,付出的努力和堅持的强度将越高,敢于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

(3)影响校长管理活动的情感过程

自我效能感有助于个体的情感调节,能够转移自身的注意力,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能够在活动中保持激情,具备充足的信心,在活动中不会感到过度紧张和焦虑,绩效考核成绩也较高;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在活动中常常会产生各种紧张情绪和恐惧感,缺乏十足的信心,在活动中瞻前顾后。这些行为方式不但限制了校长完善人格的形成,而且妨碍了校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4)影响校长管理活动的行为选择

自我效能感影响校长管理活动的选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影响行为选择。自我效能感影响校长对所处或即将面临的环境的选择,使校长倾向于选择那些在自身能力范围之内的活动,对个体来说,之所以选择社会环境是由于个体对自身能力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费德勒权变领导理论指出,领导者的自我效能感主要表现在对情感的控制能力上。其次,影响行为坚持。自我效能感动机的发挥能够影响个体在活动中的努力程度和在困难面前的忍耐性。如果领导者确信自身的活动有较大效能,就会通过加倍努力获得社会大众的信任;与此相反,自我效能感较低的领导者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常常会怀疑自身的能力,对自身缺乏信心,从而放弃努力。

2.实践层面自我效能感在校长领导中的意义

(1)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专业发展

第一,影响校长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许多学者认为校长自身具备的知识属于“新专业主义”的范畴,它是校长通过自身实践中的交流和反思而获得的,这促使校长从知识的消费者转变为知识的生产者[3]。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校长具有强烈的专业发展需求,能够使校长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第二,影响校长的专业培训。传统意义上的校长专业培训工作只注重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和培训,这种学习和培训工作已经难以满足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创新的诉求。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研究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极大地增强校长的自我效能感,帮助校长提升对自身的要求,在困难面前具有充足的信心。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校长培训要以校长的实际需要为中心,进而及时了解校长自身参与培训的实际需求,在培训中根据岗位的特征、教学任务的复杂性和环境信心等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个体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力,帮助校长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在工作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强化校长自我效能感的基础。

(2)影响学生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

校长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对学生的成长和成就有直接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强的校长能够在学校各项工作中保持较高的热情,表现出卓越的管理才能,能够用包容、平等的心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将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作为学校发展以及终身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标准。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将学术型、教育型校长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将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价值追求;重视学校的教学目标,在管理中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因地制宜。由此可见,校长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不仅能够影响校长的自身发展,而且能够影响学生的专业发展。通过高效的领导行为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心理学视角下提升校长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通过对自我效能感内涵的分析和自我效能感对校长发展重要性的讨论,提出提升校长自我效能感、促进校长成长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全面提升校长的素质

校长自我效能感建立在校长领导和管理能力的基础上,由此可见,提高校长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是提升校长自我效能感的关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社会成员也只有不断地创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才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我国学校的校长大多是在优秀教师中选拔出来的,尽管他们拥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领导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在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促进学校发展方面的能力更是先天不足。在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它们都需要校长用自身的经验、能力和知识结构去处理和解决。同时,校长还要不时地面临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方面带来的压力,这些都需要校长不断地去参与学习和培训,去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自己的领导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校长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在岗位上不断奉献[4]。全面提升校长素质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校长成长和保障制度要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以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科研意识。除此之外,要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培训结果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定位,及时总结培训结果,提升校长培训的质量。

2.加强目标设置,强化校长的经验管理

获得性经验是对校长自我效能感影响最深的因素,能够为个体实现成功提供可靠保障。如果获得性经验建立失败,就会对个体自我效能感建立产生障碍,要想提升校长的自我效能感,就必须不断地积累、总结成功的经验。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注意设置科学合理的成功目标,在设置目标的过程中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目标的设置要具有特殊性。只有设置特殊的目标才能激发个人的热情和成就感,才能提高成功的可能性,进而提升校长的自我效能感。第二,目标的设置要具有挑战性。目标的设置状况直接关系着校长的努力程度和获得的社会认可度。第三,目标的设置要具有贴近性。目标可以不断地调节行为个体的动机和意识,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目标,能够不断地帮助校长获取成功的经验,进而提升校长的自我效能感。

3.建立健全校长选拔的机制体制

随着校长选拔机制的更新,人员竞争的加剧,校长要不断提升忧患意识,因此,要从教育发展规律出发,支持、维护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公益性教育,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遵守校长成长的规律,重视影响校长成长与发展的各个因素,为校长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校长选拔的机制体制,这样才能选拔优秀的人才资源去肩负校长的职责,进而推动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规范校长的选拔制度。当前,我国校长的平均年龄逐年上升,而教育事业需要新鲜的活力,这就为我国的校长选拔敲响了警钟。要在众多优秀的教师中,选拔出思想觉悟高、专业知识全面、教学经验丰富、管理技能高超的个体作为校长人选,加快实现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的教育目标。其次,要想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就需要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中,要建立完善的校长考核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落实选拔保障制度,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5]。

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决策人,其思维方式、行为动态、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校长的自我效能感对其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效能感越高,其管理和领导能力就越强。同时,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校长的成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政府和教育机构要充分重视校长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和成长,提高校长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华敏,潘孝富,王蕾,等.校长的社会技能与自我效能感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J].现代教育管理,2013(09).

[2] 李燕燕,林国健.论中小学校长的管理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途径[J].教育探索,2011(03).

[3] 孙海红.中小学校长自我效能感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11).

[4] 曾建发.名校长成长的内在要素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12).

[5] 陈方浩.中小学名校长成长路径探析[J].生活教育,2015(02).

[作者:陳月霞(1980-),女,山西长治人,长治学院教育系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感心理学校长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