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物理试题分析与思考

2019-07-08李雪史策梁林艳刘乃宁赵赫肖利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物理试题高考核心素养

李雪 史策 梁林艳 刘乃宁 赵赫 肖利

摘   要 高考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试题的命制,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对高考物理试题中核心素养的体现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以2015-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试题(新课标Ⅱ)为例,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对试题进行分析并思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考  物理试题

教育部在2014年3月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概念,三年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师大举行,这项研究成果对中国学生身心发展核心素养做了界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六大素养[1],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理性思维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物理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2]。第一,物理观念不是简单对物理概念、规律、思想方法的记忆和理解,还需要学生进一步深加工和整合,形成新的认知组块。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物质观、相互作用观、运动观、能量观等,能够主动地运用这些物理观念认识身边事物和解决物理问题。第二,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實构建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的内化;是以事实和科学推理为基础,质疑、批判、检验和修正不同的观点和结论,然后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3]。第三,实验探究包括发现问题、猜想假设、获取证据、得出结论、交流反思等环节。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愿意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和实验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同时要有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第四,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指对科学的本质的正确理解,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积极配合他人,尊重他人,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热爱自然,珍惜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4]。

一、注重基础,建立物理观念

高考物理试题考察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无论以怎样的方式考核,对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的理解与应用是考核的重点,而建立物理观念能更有效地解决物理问题,进行知识迁移。通过对2015-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试题统计,不难发现注重基础是试题的主旋律,建立物理观念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从表1中可以看出高考试题对物理概念、规律等的考察都是从物理观念出发的。学生只有站在物理观念的高度上才能更好地应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而物理概念需要以物理概念和规律为基础,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物理学科基础知识方面打下牢固的基础,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角度形成对物理的基本认识,提升学生的物理观念素养[5]。例如关于物质观,学生在初中时已经知道身边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高中阶段在选修3-1中学习有关电场和磁场内容时,教师必须引领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实在,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学生在记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进行提炼和升华,将电场和磁场进行类比,发现他们的区别与相似,建立关于电场和磁场的物质观,就可以轻松地解释相关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

二、构建模型,锻炼科学思维

构建模型是科学思维的重要要素之一,这一点在历年高考题中有明显反映。掌握物理建模能力可使复杂的物理现象和题目变得简单化,物理模型分析是帮助学生锻炼抽象概括和综合分析能力的有效方法。

由表2可知,在高考试题中对于典型物理模型的考察分值最高达到38分,占总分的35%,可见构建模型的能力是高考中重点考察的能力。所谓建立物理模型就是为了简洁的处理物理问题,将复杂的物理情景转化为简单的容易接受的物理情景,并且形成一定的经验性的规律。因此,建立物理模型是一种抽象概括、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要想具备这种思维能力,学生必须经历这个思维过程。

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一些简单的情景和条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得到结论,即一些经验性的规律,并且引导学生将这些简单的情景和条件与这些经验性的规律建立联系,完成自主构建模型过程。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复杂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分析物理过程与物理规律的关系,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领会建立物理模型的思路和方法,建构知识与模型的联系,从而建立正确物理模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

三、强化实验,重视实验探究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学生掌握物理思想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式学习,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实验,重视实验探究。从高考试题上看,实验类型分为力学实验和电学实验。

由表3可见,力学实验在注重实验数据处理和仪器读数的基础上凸显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过程的体验。电学实验在实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的基础上融入创新理念,要求学生会设计电路,会进行电路故障分析和误差分析。实验试题的设计一直力求考察学生的实验知识和操作能力。虽然笔试的方式有所局限,但学生是否做过实验,是否进行过探究和设计实验,对实验题的解答程度一定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物理实验,要组织学生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实际操作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力;要鼓励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进行创新,通过组织物理实验创新大赛等活动使学生真正热爱物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创设情境,提高科学态度与责任

新课程理念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巧妙的创设情境,可以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有机的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形成关心科技发展、节约资源的意识。高考试题的命题者已将对待科学的态度与责任融入到适当的物理情境之中。

从表4中可以看出,命题者以生活生产、科技领域、物理学史为背景,鲜活生动地使物理情境再现,为高中物理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对科技发展趋势的关注以及物理学在生活生产、科技发展中的应用,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的关系要作为教师教学的依托,提高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6]。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当的创设情境,自然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反映科技发展的趋势及其应用。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并从与生活接近的物理现象中探索物理规律,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提高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这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高考物理试题的命题立意充分体现了物理核心素养,这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导向。根据物理核心素养,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升自己的物理学科素养。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 蔡清田.核心素养的学理基础与教育培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1).

[2] 李华君,黄沛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考物理试题情景创设[J].物理教师,2017(05).

[3] 王高.物理核心素养培养浅探[J].物理教师,2016(12).

[4] 马利明.也谈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6(07).

[5] 沈正杰.从高考试题看核心素养的展现和延伸[J].物理教学,2017(07).

[6] 陈志胜.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分析高考试题反思课堂教学[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7(01).

[作者:李雪(1994-),女,吉林农安人,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史策(1995-),女,吉林遼源人,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梁林艳(1995-),女,吉林双辽人,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刘乃宁(1994-),女,吉林松原人,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赵赫(1994年-),女,吉林公主岭人,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肖利(1958-),男,吉林公主岭人,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物理试题高考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思想在2021年高考物理试题中的应用
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物理试题评析
从2019全国理综Ⅰ卷看近三年来物理试题的坚持与实践
高考STSE物理试题分类解析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