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07-08褚夏

科技资讯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褚夏

摘  要:当前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人数直线上升,各行各业就业形势普遍紧张,但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高职学校中,为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其重要,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确保培养学生的就业素养和积极应对就业压力的关键举措。但是在现阶段,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却没有得到很多高校的足够重视,教育效果不容乐观。该文重点围绕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讨论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及实施方法,以期帮助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其就业能力,以便适应市场需求和国家需要。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4(a)-022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就业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在当前情况下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竞争越发激烈,加之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而是在毕业季急于寻求一份工作,甚至选择“慢就业”,对于自己所选择的工作是否符合自身发展需要、所选择的单位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等多方面问题缺乏深远考虑。在进入职场后,很多学生需要为自己的草率求职来买单。

面对这样的局面,学生很有必要做好职业规划,对自己诊脉开药,深入了解自己,明确自己职业道路选择,为自己争取更为有利的就业前景。高职院校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有意识地培养多种能力,帮助学生分析职业生涯规划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方案。

1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内容通用化

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最主要的方式是在学生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该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学时较短,学分较低,在学生的主观概念中不重视这门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性知识,虽然基础理论重要,但是内容空泛,形式单一,缺乏实践性,导致知识渗透力度不强,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主动性弱,削弱了课程设置的目标要求。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采用同样的授课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具有创新性,不能根据学生的个体特性进行因材施教,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无法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

1.2 师资力量不匹配,教师队伍薄弱化

多数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师资力量薄弱,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思想政治老师来从事教学工作,相比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这些指导者缺少系统性、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加之平时忙于事务性工作,利用第二课堂等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式较少,缺少对学生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及执行的跟踪调查,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专业指导人员的缺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较大。

1.3 学生认知不明确,职业规划被动化

在校很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尤其在大一阶段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很多学生上课不积极,课堂参与度低,完全没有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错过了对自身认知和未来规划的黄金阶段。有些同学按照老师要求,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好目标,明确未来就业方向,但没过多久,就不了了之了,完全不考虑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效果如何,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展开跟踪调查。

2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改进策略

2.1 充分利用課上课下,丰富课程形式

高校在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同时,应多途径开展生涯辅导,如邀请专业人士进课堂、进行个性化资讯辅导、提供专业化职业测评等,多管齐下,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全过程、全方位的积极指导作用。利用好课堂,通过小班教学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课堂与知识讲座、报告等形式相结合,邀请专业人士、业内专家、企业资深人力资源师等进课堂,将专家的职场实践知识与课堂理论知识相结合,向学生普及更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理论,让学生了解自身将面临的社会岗位情况。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老师可以利用学院平台,加强校企合作,为在校生提供培养专业技能素养的实验室,能够将课堂理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早规划早执行的意识,使学生能够清醒地度过大学生活。

2.2 研发科学合理教程,明确规划导向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程需要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同时也要符合高职学生特色。首先,根据学校、学生特色,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应撰写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将课程内容与职业院校特色、学生专业水平相结合。其次,根据高职学生的能力、专业,研发一套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将该课程贯穿高职大学生活的始终,有层次、有步骤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一阶段利用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二阶段加强探索,能够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培养自身的就业能力;进入大三的过渡阶段,要发挥职业规划师的指导作用,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使学生能力能够与用人单位需求接轨,增强就业竞争力。

2.3 构建专业师资队伍,提升教学水平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要重视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不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的建设,打造一支能力过硬、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键所在。首先,高职院校应改善目前的指导教师队伍结构,选拔建立一支专业性强、能力高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一方面,指导教师不应局限于校内辅导员老师等,应拓宽领域,打破界限,专业课老师在能力范围之内也可以作为学生的生涯指导老师;另一方面,校内校外相结合,邀请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专家、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师等进课堂,将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导相结合,丰富教师队伍结构。其次,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老师的专业素养,使其教学水平更加专业化,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化、客观化的职业生涯指导。

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质量,为高职院校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其能够足社会发展要求,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蒲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综合素质的培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9-40.

[2] 闫彩红.以人为本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J].社科纵横,2011(8):92-93.

[3] 刘景宏.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3):75-76.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