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引擎工程”引领下高职订单班红色文化育人模式探究

2019-07-08刘晶

科技资讯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

刘晶

摘  要: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红色引擎工程”打造“红色物业”,选聘一批政治素质好、热爱基层工作的大学生从事物业管理服务,逐步提高物业从业人员党员比例和文化程度。该文结合高职校企合作订单班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特点,以物业专业职业素养教育为根本、以党建思政教育为依托,对物业管理专业订单班的文化育人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红色引擎工程  校企订单班  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4(a)-0116-02

1 “红色引擎工程”引领下校企合作冠名班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特点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红色引擎工程”打造“红色物业”,选聘一批政治素质好、热爱基层工作的大学生从事物业管理服务,逐步提高物业从业人员党员比例和文化程度。“红色物业”是当前武汉市委重点抓的“书记工程”,是实施“红色引擎工程”的主攻方向和創新之举。它奠定了整个“红色引擎工程”的基础,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率先试点创新的工作项目。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物业管理专业订单班作为一个职业教育的品牌,独具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和学生培养理念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扬。现阶段在武汉市委“红色引擎工程”引领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物业管理专业订单班在坚持立足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下,以物业管理专业职业素养教育为根本、以党建思政教育为依托,将红色文化与班级管理工作相统筹,引导学生在新形势下弘扬志愿奉献精神,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技能过硬、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的物业管理人才,支持做好“红色物业”对口专业院校人才培养输送工作。

2  校企合作订单班红色文化育人模式创新

2.1 注入“红色”内涵,实施“红色物业”创新创业英才培养计划

(1)开设红色文化系列必修和选修课,创新传统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结合红色文化具体研究阐述,丰富课程内涵,重视培养班级学生的诚信品质、志愿精神、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学习红色文化的认知与意识,通过对党的理论知识、志愿服务精神、职业道德规范的系统学习提升自我党性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

(2)构建了红色经典文化教育体系。依托学生社团,开辟了丰富的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第二课堂,组织开展红色经典书写、红色经典诵读、红色经典话剧表演、红色歌曲大赛等特色鲜明的系列活动,从红色经典文化教育方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实现红色经典文化教育教学的常态化。注重将红色艺术实践活动渗透到重大纪念活动之中,如在清明节开展缅怀先烈的红色经典知识竞赛,在“七一”建党节组织红色经典诗歌朗诵,在国庆节召开红色经典分享会。

(3)发挥“平台”优势,建成红色文化专题研习平台。将优势红色资源进行“有形化”的方式,创新思维拓展训练,参观兄弟院校创客展示平台,通过创新思维拓展训练,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加大“红色文化”新媒体信息化培训,要求学生能运用微课、微博等信息化平台展示专业成果及推广红色文化,编写策划社区“红色活动”方案。

(5)深入行业、企业沟通交流。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社会职业体验,与行业人员无缝对接,了解物业管理职业岗位要求。

(6)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规划类比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2 创建党员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育人新模式

近年来,国家一直都在倡导大学生“四进社区”。结合“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党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党员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以该校物业管理专业订单班新成立的学生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基础,创建党员大学生“十华同步”运行机制,从制度化引领、专业化发展、课程化普及、模块化培训、品牌化塑造、基地化管理、数字化推动、媒体化推广、科学化激励、分层化培养10个方面创建党员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新模式,以共建社区为服务平台,让大学生党员充分运用知识,施展才华,服务社区,奉献社会。

(2)在现有班级社团中增加社会服务的项目,帮助现有社团与志愿服务对接,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库,分级管理志愿服务项目,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分级管理,构建志愿服务活动内容的评价指标,建立以量化考核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2.3 形成“实践”品牌,打造“四大工程”学生工作育人体系

坚持红色文化育人学生工作体系,以“思想引领,文化熏陶,实践锻炼”3条红色主线,扎实推进红色文化育人的学生工作。以“服务教学,助推学风,拓展素质,强化能力”为工作理念,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湖北物业行业经济发展”,为两条主线,以凝练“内涵、竞争、品牌”三股合力为中心工作,打造“四大工程”学生工作育人体系。

(1)开展“实例生动、求得感动、引领行动”为核心的思政教育灵魂工程。体现中国梦主题、突出建筑专业特色、“职业精神”进课堂、“红网工程”进寝室。紧密结合物业行业用人单位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修订综合素质课程人才培养方案,将爱岗敬业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运用新媒体实施“红网工程”,进一步加大“感动武职人物,校园微故事”身边榜样的引领作用,在微课、微博、微信等信息化平台上不留党团组织空白,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2)实施“梦想引领、培育助推、文化提升”为主线的学风建设质量工程。开展“精英有约第一课”等第二课堂活动,将文化和职业道德纳入活动中,用优秀毕业生榜样的力量增进学生对物业专业和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依托“红色物业示范社区”等专实习实训项目实践,搭建教学和学管的交流互动平台,开展“亮出专业绝活,选拔专业能手”竞赛活动,引导学生根据物业行业、职业岗位需求,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和人文素质。

(3)创建“留得住、送得出、用得好”为导向的招生就业品牌工程。按照“围绕专业设项目,依托实践促创新,突出应用带创业”的工作思路,推进“科研、竞赛、创新、创业、社会”5个实践平台建设,将创新教育融入综合素质教学,组建“创业先锋队”,支持学生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加大对湖北物业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导向的就业指导力度,力争物业专业在湖北地区的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搭乘智慧校园的直通车,充分发挥专业毕业生“名片效应”;创建学院校友会APP平台,打通在校师生与成功校友的沟通互动渠道,树立特色专业的职业榜样和品牌影响力。

(4)打造“人有我思、人优我学、人创我赶”为目标的团队建设引领工程。打破学管团队的思维惯性,树立常态化学习理念,组织全员学习微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综合素质课程教学竞赛实力;带领团队率先发布学生工作贡献力课题报告,从学风建设、学生活动、科研成果、湖北地区物业管理毕业生就业率等方面自我检视学生工作对物业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的贡献力水平,率先建立学生工作诊断改进机制,实现科研水平“弯道超车”,打造一支具备科研能力、竞赛实力、发展潜力的学管团队。

参考文献

[1] 魏崴.校企融合创新高职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6(8):47-49.

[2] 王晓莉.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8.

①课题来源:2016年度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党建工作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课题(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创新型学生

党支部构建途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DJB029)。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
以文化育人为视角,探索教育学院文化与基层党建的双辐射机制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技术文化
鲁班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
第五届全国职业院校“文化育人”高端论坛举行
广东省和平县实施“文化育人”获批复立项
文化育人视角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