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幼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策略与研究
2019-07-08罗利梁盛龙
罗利 梁盛龙
摘 要: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对后续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幼师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以及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了提高幼师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促进信息素养的培养,本文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现状和高职幼师学生的专业特点、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对该课程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极大地提高了幼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实际运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基础; 学前教育; 课程改革; 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9)06-106-03
Abstract: "College Computer Fundamentals" is a compulsory public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course plays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role in the learning of follow-up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the cultivating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teaching abil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students, this paper studies and discusses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ans,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of the course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ir ability to use computer knowledge in practice.
Key words: College Computer Fundamentals; Pre-school Education;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formation Literacy
0 引言
《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将教育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8]。作为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则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学习,终生学习。作为幼师学生,既是学生,又是未来的教师;既要会学,又要会教,所以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更是显得格外重要。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大学新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同时还要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并且能将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1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意义
当今信息社会,计算机已经很普及,很多家庭都拥有个人电脑,网吧随处可见,计算机已经不再是神秘而不可及的东西,那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否还有必要开设,其教学意义值得研究。
1.1 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的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以及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强调对各类软件系统的应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与应用能力并以此为导向,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本专业发展方面的作用[9]。课程结合专业,面向就业,通过对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多方位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2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有了坚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之后才能触类旁通,轻松掌握软件的使用,信息的检索,网络的运用等相关知识。
1.3 计算机基础是工作学习的基本保证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包括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办公软件的操作和网络操作等常用操作。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早已离不开计算机,利用计算机搜索资料、编辑文档、填写表格,特别对于幼师学生来说,将来在幼教工作中还需要利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教学。
2 幼师大学计算机基础存在的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幼师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也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的重要课程,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7],但是目前幼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学校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幼师学校,对专业课程如声乐、舞蹈、钢琴、手工等,开展各种竞赛和专门的考核来促进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而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考查课,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其次,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的认知不够。一部分学生因为在进入大学前就已经学习过计算机了,所以对该课程没有期盼感;还有一些学生觉得学习的内容用处不大,时间久了也就忘了,比如电子表格中函数的运用。同时由于学生的意识里会觉得移动设备又快捷又方便,所以对计算机基础课的学习兴趣不高。
2.2 计算机硬件设施的制约
计算机主要是以实践为主的学科,但计算机实践课时间有限,仅仅利用实践课学生还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由于学校计算机设备有限,还不能做到人人可用,时时可用,所以导致学生实践度不够,实际的能力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2.3 考核方式不够完善
计算机基础作为考查课,评价方式单一,主要涉及出勤率、模块考核、期末上机成绩。单一的一次上机成绩根本无法反映出学生对课程掌握的真实水平。即便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也仅仅是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点,无法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目前缺乏完整的评价。
2.4 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
学生的差异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有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知识,有的学生家里有计算机,所以对计算机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而部分学生可能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属于零基础。另一方面,幼师学生以女生居多,男女性别的差异也决定了在学习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上,男生的接受力和动手能力都强过女生。这些差异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属于文科类专业,由于学生逻辑思维较差,在学习计算机课程时会感到力不从心,进而会产生计算机课程无用的思想,所以在教学中需要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任务驱动、和考核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3.1 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精而准教学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学时为一个学期,总学时为68个学时,理论和实践各占50%学时,内容主要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Office的使用、网络相关知识、多媒体技术等。如此多的内容既要讲又要练,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教师就需要参透教学内容,从中提炼出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授之学生以“渔”,而非“鱼”,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懂”一种操作而非“会”一种操作,继而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给予学生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Word教学中,对于文档的字体设置就有很多内容:字体、字号、颜色、字形等等。教师不需要每一种设置都要进行教学,只需要把握根本点即两方面,一是从理论上理解菜单、工具、选项卡、单选、复选等工具的意义和使用方法。二是实践操作掌握要领,即:1—“选”,即选择需要设置的内容;2—“设”,即相应的设置方法。学生如果掌握了这两方面的知识,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就可以触类旁通,迎刃而解。
3.2 通过不同任务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主要是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实践性课程[6]。各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都为每个章节设置了相应的任务,但是由于任务内容几乎都与学前教育专业无关,例如Excel任务中使用的表格都是工资表、销售表、职工表之类的,此类任务让学生索然无味,完全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即使学会了也会因为时间久了又忘了,所以需要为幼师学生设置相应的专门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业责任感。
3.2.1 设置与学前教育专业有关的任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巩固专业知识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岗位(群)的人才培养模式[6]。如何能让教育真正面向就业,不仅仅是体现在专业课程中,更多的是在各个细微的教学活动中。众所周知,计算机教学主要是在任务的引领下,通过动手实操来对知识点进行掌握和巩固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专业知识渗透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就能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巩固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真正实现面向就业。例如在Excel任务中的,如果用“幼儿综合评价表”、“幼儿信息表”等表格作为任务表格,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觉到“与我有关”,提起学习兴趣,同时也学习了学前教育的相关专业知识,增强了专业意识,提高热爱幼儿的职业素养。
3.2.2 综合性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将知识融会贯通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而这一能力对她们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的知识属于较独立的知识,相互之间没有很强的依附关系,關联性较小,所以每个知识点可以有独立的任务。这种独立任务可以加强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但是缺少了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所以出现了虽然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却无法很好地完成电子版报或编辑较为复杂文档的现象。综合性任务将各个知识点都融入到一个任务中,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获得成就感,提高自信。
3.2.3 变更任务形式,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通常任务都属于一种“正向”任务,即学生都是用未编辑过的文档,按照任务的要求逐一完成,等级考试也类似这样一种考核方式,这样的任务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完成的。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常常会问“老师,我做得对不对“?说明学生缺乏对结果的基本判断能力。而在实际操作中,操作错误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如何发现操作错误?如何更正?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学生在这方面是属于薄弱环节,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设置一些操作错误的文档,让学生学会判断文档设置正确与否,分析错误所在,最后再更正。这种练习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一种训练,对学生参加等级考试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练。
3.3 通过多种学习方式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3.3.1 充分发挥互联网和信息化教学手段
幼师学生基础较差,欠缺逻辑分析能力,在学习计算机知识上处于弱势,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主要问题在于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程度不够。同时由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较多,难以平衡讲授和实践都需要较多时间的矛盾。如果采用慕课等在线学习、雨课堂移动学习和微课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将课堂学习和课前、课下学习有机结合,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慕课等在线学习方式让学生能随时随地想学就学,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雨课堂利用移动设备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从课堂延伸到课下,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微课能让学生将课上错失或未理解的部分选择性地按自己的意愿,主动学、有针对性地学,有效弥补学生课堂接受程度较低的缺憾,短小的微课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
3.3.2 利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共同进步
由于学生的差异,导致教师的教学速度很难把控,慢了会让基础好的学生原地等待,浪费时间;快了会让基础差的学生完全跟不上越走越远。小组合作以“好的更好,差的变好,共同进步”为原则,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和能力的不同,让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教互学,特别在一些大型项目的完成上,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自信,学会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促进学生的团队意识,让普通的学生能发挥特长提高积极性,让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
3.4 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考核评价方式
计算机基础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期末一次性考核的方式,部分院校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计算机的考核方式,不管哪种考核方式都过于单一和局限性,不能真实反应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采用模块和综合性知识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改变传统纸质考试只能考核理论知识,单一上机只能考核基本知识点的缺憾,对学生的评价全面性、多样性,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评价,避免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通过等级考试而学习的学习目标。
4 结束语
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将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学手段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会”到“能”,提高了学生等级考试通过率,增强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也促使他们善于利用计算机知识进行自我学习,提高了自信,真正体现了“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恰当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钟启泉.课程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冉新义,刘冰.现代教育技术[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4] 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 蒋家傅,冯伯虎.现代教育技术[M].中国科学出版社,2013.
[6] 左小翠.翻轉课堂在高职《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7] 李倩.个性化学习策略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8] 张培参.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整合研究与实践[D].云南师范大学,2016.
[9] 于欢.基于MOOC混合学习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效果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收稿日期:2019-02-25
*基金项目: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2018年度一般科研项目“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幼师信息技术改革与研究”(ZJYZYB201802)
作者简介:罗利(1975-),女,贵州贵阳人,工学硕士,计算机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