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研究
2019-07-08梅菲周远明徐进霞张鹏
梅菲 周远明 徐进霞 张鹏
摘 要:我国工程教育迫切需要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新工科”理念为工程教育指明了新的改革方向。结合目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需牢牢把握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大好时机,加强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产学研协同发展。
关键词:“新工科”;新能源;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新工科”理念
全球科技与产业的变革不断加快,各国在工程技术领域的战略部署旨在增强综合国力。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我国正式开启工程教育国际互认的进程,并提出“新工科”概念[1]。
教育部要求地方高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合本地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校企协同合作,以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的“新工科”人才[2]。
因此,“新工科”理念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既要树立人才培养的科学理念,凸显人才的区域特色,又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建立产学研共育机制,从而提升应用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
我们结合湖北省区域发展对湖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新能源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做以下探讨。
二、新能源技术产业发展形势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对新能源需求的飞速增长,太阳能资源被世界各国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太阳能资源利用的重要性。目前培养新能源技术类技术人才,是提升湖北省新能源技术相关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途。新形势下怎样培养新能源技术类专业人才,如何将当前形势与各高校资源优势进行有机结合,更好地为区域新能源产业进行人才支撑是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校要大力抓住学校“135+”战略对新能源学科重视的契机,加强新能源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
三、“新工科”理念对新能源技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
“新工科”一方面要求开设和发展新型工科专业,另一方面要求推动现有工科专业改革创新,其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第一,学生培养要反映行业技术前沿,让学生熟悉了解本专业最新技术动态;第二,学生培养需多学科交叉融合,新能源涉及材料、光学、机械、电气、自控、环境工程等多学科领域,让学生从工程概念、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都得到全方位提升,成为具有坚实基础的技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四、新能源技术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新工科”理念对新能源技术类专业人才提出了转型要求,学校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建立长效机制。
1.课程体系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衔接体现专业特色
“新工科”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衔接,实现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均衡关系。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和新能源等产业 。湖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拥有多家上市公司。因此,建立符合湖北省地区新能源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迫在眉睫,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基于地方产业需求,并反映学科前沿与技术更新,为培养综合实力强的工程人才提供支持。
课程设置方面,地方高校需结合新能源技术类区域产业发展与自身的资源优势,设置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构建跨学科及专业(电气、自控、光学、机械、管理、材料、环境工程等)和跨校企的新能源技术类人才协同长效培养机制。
地方高校要有效整合和研究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根据专业课程设置情况,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协同体单位联合培养等途径,树立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理念,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联合培养,实施合作教育,定期选拔学生赴国际知名高校参加国际交流学习,开展本科双学位、交换学生和硕士直通车项目。
2.校企联合进行工程人才培养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新能源行业及企业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和条件略显不足;另一方面,高校研究过于学术化,不能与企业的技术瓶颈问题形成有效对接。
“新工科”理念呼吁以协同育人为契机,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打通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壁垒,发挥各方培养优势,实现协同体内产学研资源的整合,并实现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新能源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注重加强校企联合培养的力度,可以设置企业参观、企业见习和工程实习等实践课程,还可以在每年制定联合培养计划,使新能源技术类专业学生多方位、多角度了解新能源产业链、专业新技术与学科新见解,实现真正协同育人,并进一步加强“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以此为契机加快校企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达到高校和企业的催化效应。
3.实现科教协同育人
“新工科”理念下新能源技术类专业工程人才培养需要提升工科专业学生的实践与科研等水平。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重视专业课程设计和实验室开放等科研相关课程,使教学与科研互动。依据高校自身条件,学校可为学生安排专业导师,本科进实验室,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学生学位论文以创新研究为主,参加企业真实课题,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学校要培养学生科研意识,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为学生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际中进行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新工科”背景下湖北省区域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结合我校新能源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新能源技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使专业课程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有机融合,既要夯实学科基础又能体现专业特色,并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充分利用高校学术和企业工程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等方面开展广泛的交流和合作,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涛,邵云飞.《华盛顿协议》:内涵阐释与中国实践——兼谈与“新工科”建设的实质等效性[J].重庆高教研究,2018(1):56-64.
[2]孙同福,许瑞波,杨雪英,等.基于新工科建设的“产教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122-126.
基金项目:湖北工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微电子本科生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模式研究”(校2017003)。
作者简介:梅菲(1980—),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電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微电子与光电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