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分析
2019-07-08霍迪陈吉
霍迪 陈吉
【摘要】 目的 观察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美沙拉嗪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益生菌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内镜下分级积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与内镜下分级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症状积分(2.81±0.93)分与内镜下分级积分(1.17±0.3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11±1.12)、(1.52±0.49)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方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在降低症状积分与内镜下分级积分方面可发挥显著作用, 同时在平衡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方面收到的效果亦十分理想。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益生菌;美沙拉嗪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51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以腹泻、血便、腹痛等为主, 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特点, 并且临床缺乏根治方案。常用药物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比如美沙拉嗪, 此药物可明显抑制肠黏膜的炎症[1]。但此疾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失调也存在一定关系, 合理补充益生菌能够对肠道菌群情况的改善产生有利影响。本文选取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研究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消化内科就诊并接受相关治疗的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均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并同意参与, 并且本研究已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批准。排除感染性肠炎患者、缺血性肠炎者、过敏体质者或者对本研究使用相关药物过敏者、结肠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39例。对照组男17例, 女22例;年龄35~75岁, 平均年龄(51.54±8.28)岁;病程1个月~10年, 平均病程(5.34±2.53)年。研究组男18例, 女21例;年龄36~74岁, 平均年龄(51.52±8.32)岁;病程2个月~10年, 平均病程(5.32±2.5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80148, 规格:0.25 g)进行治疗, 1 g/次, 4次/d。研究组采用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商品名:培菲康, 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10950032, 规格:0.21 g)]联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 其中益生菌餐前服用, 2粒/次, 2次/d;美沙拉嗪用药方案同对照组保持一致。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内镜下分级积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症状进行评估:腹胀、腹痛、血便、大便次数等。症状计分方法标准为:①腹胀:0分为无明显腹胀, 1分为腹胀明显;②腹痛:0分为无腹痛, 1分为腹痛轻微且在耐受范围内, 2分为中度腹痛但疼痛感并不剧烈, 3分为重度腹痛且疼痛感剧烈;③血便:0分表示并未出现血便情况, 1分表示便中出现血丝迹象, 2分表示便中出现明显血块, 3分则表示严重血便;④大便次数:0分表示大便次数为1~2次/d, 1分表示大便次数为3次/d, 2分表示大便次数为4~5次/d, 3分表示大便次数为>5次/d;⑤大便性状:0分表示成形便, 1分表示软便, 2分表示糊状便, 3分表示稀水样便;⑥里急后重:0分表示并未出现里急后重迹象, 1分表示里急后重迹象明显。内镜下分级标准:黏膜正常、黏膜充血且血管模糊、黏膜出现接触性出血、黏膜出现自发性出血、黏膜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依次记为0、1、2、3、4分。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与内镜下分级积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症状积分与内镜下分级积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与内镜下分级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症状积分与内镜下分级积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 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10.98±3.22)mg/L, 研究组为(11.02±3.24)mg/L;治疗后, 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5.14±1.68)mg/L, 对照组为(9.03±2.99)mg/L。治疗前, 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病变部位多发于结肠黏膜及其下层, 随疾病发展, 甚至可遍及结肠全部, 其病因尚不明朗, 临床多认为与肠道菌群失调、通透性增高等因素相关[2]。美沙拉嗪不仅在前列腺素合成方面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同时在白三烯形成方面亦可发挥明显抑制作用, 进而在肠黏膜炎性反应方面可获得更为突出的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 患者肠黏膜表面出现益生菌缺失而革兰阴性菌明显增加的现象, 肠道菌群处于明显失衡状态, 故而认为通过合理补充益生菌对此类疾病患者的治疗可产生有利影响, 能够使得肠道菌群情况得以改善。将益生菌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中, 可能存在下述作用机制:①益生菌具有突出的生物拮抗作用, 显示出对致病菌生长与繁殖的充分抑制作用, 从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状态;②具有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 对病原菌的侵入能够发挥一定的阻断作用;③调节免疫功能, 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增强更加有利;④可进一步产生有益代谢产物, 进而使得肠道pH值可维持在正常范围内[3]。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与内镜下分级积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与内镜下分级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症状积分与内镜下分级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方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在降低症状积分与内镜下分级积分方面可发挥显著作用, 同时在平衡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方面收到的效果亦十分理想。
参考文献
[1] 陈静, 袁明勇, 张雪莲, 等. 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应激蛋白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医学研究杂志, 2016, 45(12):57-61.
[2] 许永春, 冯青青, 李春安, 等. 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56(3):47-49.
[3] 刘培香.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17):2352-2353.
[4] 白冰.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21):97.
[5] 符小兼.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中国卫生产业, 2012(20):17.
[收稿日期: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