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意图·文本主流·读者识见
2019-07-08刘瑶
摘 要:语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与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交流与交际的重要工具。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从区分作者的写作初衷与无意识表达、文本的主流价值取向与复杂的多样解读、读者的语文素养与见识的形成三个角度进行阅读教学技巧的指导。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意图;读者识见
一、区分文体,解读作者写作初衷与其无意识的表达
教师在组织与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一次成功的阅读活动应当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文本的理解尽可能接近或者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与内涵。关于写作意图,在传统的文学理念中,有一种“作者至上”的观念,认为作者作为作品的创造者,对其拥有最终解释权,因此读者在对作品进行阅读理解时应当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初衷与意图,运用已有的、与作者共通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去还原作者想要表现的事件与世界。
20世纪出现了另外一些理论思潮。比如,以无意识为基本概念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作者在进行创作活动的过程中渗入了一种无意识的表达,也就是说,作者自己可能也没有领悟到自己创作的作品的全部含义。
在探寻作者写作意图方面,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区分不同体裁的文章来开展教学活动,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说明文具有科学性与条理性,中心鲜明突出,写作意图较为明显。例如,《故宫博物院》的写作意图就是向读者介绍故宫的主要建筑及特色,表达自己对故宫的喜爱与颂赞,展示中华民族的瑰宝。记叙文主要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作者的亲身感受与经历,写作意图较说明文含蓄,但相对小说而言,也还算较为明朗。小说的写作意图则较为隐晦,解读空间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才能明白其意图。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作者丰富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其写作意图可以说是各种文体中最有深度、最难解读的,所谓“诗无达诂”,就是读者对诗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各种各样的解读。
当然,用文体来判断其写作意图的难易只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的。例如,有的诗歌的写作意图就非常直白,而有的散文的写作意图则相对含蓄。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教师在解读《背影》一文时,一般会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作者境况和生平,认为《背影》的写作意图是赞美父爱的伟大,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着重强调“父子情深”。然而,有一位教授在挖掘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者的家庭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细读,为文章解读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他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为了缓解与父亲的关系,其中表达的情感更多的是忏悔。因此,教师在解读《背影》时,要有自己的眼光与立场,形成自己的见解,之后还要借助相关资料和其他教师的分析与理解对文章进行深入解读,还原文本意蕴;在指导学生阅读《背影》时,不能只满足于文本的浅层含义,应当引导学生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挖掘其隐含的无意识的表达,使学生在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二、通过多种方法,解读文本的主流价值取向
一篇优秀的作品必然有一个主流的价值取向。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应当以文本的主流价值取向为原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
以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为例,教师在明确这首田园诗的主要情感是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后,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读写结合法
全诗描写的是盛夏时节的田园风光,顺序大致是接受邀请、来到村口、游玩过程与告别约定。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范读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艺术化的联想,把诗中意象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再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或写成游记。
2.比较教学法
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寻找二者的异同点。二者的相同点都是田园诗,色彩都十分鲜明,创作顺序都是“叙事—写景—叙事—抒情”。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孟浩然是受邀而至,而王维是偶遇;孟浩然描写的是整天的经历与情感,而王维描写的是片刻间的经历与情感;从诗的参与者角度来看,孟浩然是诗中,而王维在诗外;前者是动态描述,而后者是静态描绘;前者描绘的是连环画,而后者描绘的是长卷画;前者宜用欢快的音乐,而后者宜用舒缓的音乐。通过对两首诗进行比较,完成学生的阅读理解。
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在把握主旨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群文阅读法、逆序教学法、文眼教学法、拾遗补阙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将文本解读变成教学设计或者课堂实操时,教师应当牢记“出人意料,情理之中”的理念,“情理之中”即文本的主流价值取向,“出人意料”则是对文本的多种解读。无论如何,解读文本的主流价值取向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否则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泥淖之中,为追求复杂的多样解读而忽视其主流的价值取向。
三、提高解读者自身语文素养与识见
“解读的目的是深化、拓展心理感受与认知领域,建构新的高度,也就是调节、提升心理图式。”因此,解读者的阅读面、人生阅历、个人素养与识见等,均会影响读者对文本解读的正确与否以及深浅程度,所以才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情况。
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征,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实现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为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指导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多阅读,多历练,才能正确、充分把握文本作者的真实意图。
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阅读指导为例,教师可指导学生仔细领悟文本生动传神的描写,既体会到人生百態,观照周遭生活现实,又提高了自己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当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精妙之处,通过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及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例如,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作者听过不少官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的讲话,为什么唯独对梁任公先生的这一次演讲记忆深刻?文章采用了哪些写作技巧,为何引人入胜?文章所举事例的作用与目的是什么?阅读文章前后对梁任公先生的印象发生了哪些改变,为什么?教师还可以通过将范读与表演相结合的方法将学生领入梁任公先生的演讲现场,使学生自行领悟、自我发问与思考。
这篇文章虽短,但作者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可谓是出神入化,相当具有借鉴意义。作者利用准确、生动的词语将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场面真实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对人物的描写十分传神。在人物描写上,“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顾右盼,光芒四射……”“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利用四字骈句,将梁任公先生的形象、神态与动作完美地勾勒与呈现出来;“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动作连贯流畅,将场景描绘得活灵活现,使读者身临其境,其中“扫”“翻”“点”三个动作更是生动地展现了梁任公先生谦逊与诙谐的大学者风范。教师可引导学生领略梁任公先生这种性格特征,学习其处世为人的可贵之处。
学生在理解文章内涵的同时,可以仔细品味文章语言的风格与特色,学习和借鉴文章的写作特色与技巧。例如,作者在文中通过简单平实而不失幽默的语言对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动作与神态进行了生动有趣地刻画,具有很大的审美价值。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品味与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与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品位,能够在之后的学习与生活中用准确、生动和精妙的语言来表现美与创造美。
从文化的角度而言,梁任公先生作为一个“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中国传统学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与价值观的定位是值得学习与尊重的。他在演讲中引用了《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可见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体现了他的一种文化视野与文化自信。教师可借鉴梁任公先生演讲的方式,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与见识。
参考文献:
[1]王海安.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2-24.
[2]陈剑泉.阅读教学内容观的纠偏与守正[J].教育科学论坛,2019(2):20-24.
[3]于曼.“解放”视野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06-107.
[4]童志國.例谈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提升路径[J].课程教学研究,2019(1):54-58.
作者简介:刘瑶(1993—),女,湖南衡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