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9-07-08谢惠兰

学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新课程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全面吃透教材的核心知识,只有结合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课堂的有效构建,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对小学数学的有效把握,从而构建活泼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0-002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021

打造高效课堂是教师们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立足教材,结合新课程背景下的具体要求,采用多元策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推动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乐、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一、合理把握教材,密切联系生活

新课程的改革步入了深水区,教材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授课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刻把握教材的内容,而又不局限于教材的形式,才能够深入探究教材知识本质,寻找教材与生活的契合点,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知识的探索中,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内容。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更多的是加强学生对基础数学的有效认识,因此教师应该紧扣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帮助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有效掌握。例如,教学“周长”一课时,教师可将生活中的知识和教材进行有效的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自己文具的表面或课桌的表面周长,通过自主测量和计算,深刻了解周长的概念,使课堂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二、落实以生为本,科学预设教学流程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安排教学内容,从而能够将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小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科学的授课方式的预设。学生如具有较为强大的好奇心,教师就可以在进行教学内容制订的时候,适当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为引子,使单调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从而契合学生的口味,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例如,在“轴对称”一节的学习过程中,将生活中的一些轴对称图形做了一定的介绍,如一些传统的建筑以及动物等,并适时讲解对称物体的特点,如形态美、保持平衡等。除介绍了以上对称物体外,教师还让学生利用镜子自己制作一些对称图形,并在后续的实践课堂中组织学生制作万花筒,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理解对称美。

   三、紧扣知识重点,力求精讲多练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核心。使学生能够对重点知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从而能够更好地知道学生在哪些方面有困惑,也就是所谓的难点。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依托“精讲多练”的方法,扎实展开教学,以落实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到位。所谓“精讲”,就是对例题讲得精细具体;“多练”就是针对所讲内容进行举一反三,反复练习、多题练习。

如在教学100以内不进位的加法中,可通过学生以前学过的一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例如教学35+24时,可先让学生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都答出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之后因势利导,在每个数的上面标出“个位和十位”,然后从个位加起“5+4”得9写在个位上;再算十位上的数“3+2”得5写在十位上,由此得到“59”。然后还可以在黑板上出三道题,要学生算一下得多少,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照着教师的方法算起来,也都得到了正确的答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依托分组教学,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思維的碰撞能够产生火花,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也是如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教师要善于让学生通过和同学的讨论来全面地认识一个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混合运算”课上,针对小熊购物的教学环节,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获得对混合运算有效的理解,就展开了小组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分别扮演卖家和买家来模拟购物环节,并设置了单价不一的各种商品。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积极利用小本子对自己买到的东西进行有效的演算,卖家还要算出自己赚了多少钱等,在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让学生们对于混合运算有了更加真切的体验,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初步感悟到如何合理地规划和使用自身的零用钱。

总之,在进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需深入合理把握教材,联系生活,以学生实际为立足点,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情境,启发与诱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掌握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地、富有活力地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经过不断的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门继华.怎样在教学中构建小学高效课堂[J].甘肃教育,2018(20).

[2]侯艳玲.刍议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小学), 2018(9).

[3]陈海峰.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8(10).[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谢惠兰(1976.4— ),女,汉族,福建石狮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新课程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