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马凡氏综合征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个案护理
2019-07-08陈婷婷陈立萍
陈婷婷,陈立萍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北院,江苏 盐城 224000)
马凡氏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又名蜘蛛指(趾)综合征,属于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病变主要累及中胚叶的骨骼、心脏、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骨骼畸形最常见,全身管状骨细长、手指和脚趾细长呈蜘蛛脚样[1]。心脏可有二尖瓣关闭不全或脱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病率约 0.04‰~0.1 ‰。累及心血管系统时,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手术是目前唯一的治疗手段。我科于 2017年 03月11日15:40收治1名马凡氏综合征、升主动脉瘤伴根部破裂夹层形成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7天后病情稳定转胸外科继续康复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4岁,在校大学生,(住院号:10338679)因“胸痛伴呕吐4小时”于2017年03月11日15:40拟诊“马凡氏综合征、升主动脉瘤伴根部破裂夹层”收住我院重症医学科,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入科病情及护理评估:患者神志清楚,口唇无紫绀,Hr105次/分,SpO292%,R24次/分,NBP142/75mmHg,CPOT评分3分,Autar评分9分,Braden评分12分,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3分,给予止痛、吸氧等对症处理,同时急诊请胸外科会诊,胸外科主任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CTA)及临床症状,建议急诊手术治疗,于03月11日18:00在全麻下行Bentall手术,次日03月12日上午07:10术毕回房,术后患者病情及护理评估:Hr95次/分 ABP84/53mmHg,SpO297%,患者Hb90.1g/L,APTT43.3s,皮温低,氧合指数155.2mmHg,PH7.34mmol/l,PCO238mmHg,给予机械通气、抗炎、化痰、平喘、强心、利尿等治疗,术后3天(03月15日)成功脱机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充分镇痛
患者入科时因疼痛(CPOT3分)、情绪焦虑,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致危险性增加,给予吗啡5mg皮下注射,缓解疼痛(30min后患者疼痛较前缓解)。
2.1.2 控制血压、心率
入科时患者Hr105次/分,NBP142/75mmHg,遵医嘱给予艾司洛尔微泵泵入,并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心律变化,维持血压在 120/60mmHg(1h后患者Hr80-100次/分,ABP105-120/55-65mmHg)。
2.2 术后护理
2.2.1 维持循环稳定(03月12日至03月18日)
2.2.1.1 维持有效组织灌注
术后持续监测心率、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血压的变化,在监护过程中保持各测压管道通常畅。患者术毕回房首次血压:84/53mmHg,遵医嘱予去甲肾上腺素5.3ug/min持续泵入,并根据心率60-100次/分、收缩压100-120mmHg、MAP≥65mmHg、CVP6-12mmHg、尿量0.5-1ml/Kg的医疗目标及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维持患者有效组织灌注。
如图1为患者术后23h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
图1
2.2.1.2 心包、纵隔引流管护理
(03月12日至03月21日)术后每小时挤压引流管,同时给予持续低负压吸引,负压维持在10~15mmHg,保证引流管通畅。术后密切关注引流液的量、性质及局部敷料渗液渗血,如:成人每小时引流液超过200ml且持续超过3h或短时间内有大量鲜红色血液引出,应警惕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患者术后24h内心包纵膈引流管引出淡红色血性液体,逐步转为暗红色液体。
2.2.2 神经系统监测
(03月12日)患者术中因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导致脑组织缺血,也可因血液供应恢复后引起脑组织缺血再灌注后损伤,这些原因都可导致意识异常和肢体活动障碍。因此,术后应每小时观察神志、瞳孔及肢体感觉运动功能等变化(患者术后2h神志转清楚,能简单做肢体语言动作)。
2.2.3.2 气道管理(03月12日至03月18日)
术后为患者采取了主动湿化方式,湿化程度为4,同时予以翻身、拍背,按需吸痰。该患者术后回房(03月12日)首次氧合指数为155.2mmHg,为了减少PEEP的泄露、引起低氧血症,也为了防止痰液喷溅对医护人员的污染、吸痰时患者肺容量的损失,防止已复张的肺泡又迅速塌陷而加重肺损伤[3],该患者血氧饱和度未因吸痰操作而迅速下降,术后第3天(03月15日)患者痰液性状为少量白色Ⅱ°
综上所述,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因起病急,病情复杂,致患者易恐惧焦虑,身心都处于需要呵护的状态。通过给予维持循环稳定、有效通气、神经系统观察、镇痛镇静、营养支持以及心理支持等精心的治疗及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改善愈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