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疗养期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2019-07-08沈美君
沈美君
(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高血压是疗养护理中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若不及时治疗,那么还较易出现一系列严重性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治疗多以采用降压药来控制患者血压为主要方式,但治疗周期较长、且复发率较高。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界也越来越意识到诱发高血压的因素较多,心理因素也是其中之一。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以来都处于病痛折磨的状态,很容易会出现一系列不良情绪(包括焦虑、抑郁等),而这些不良情绪又会促使其血压升高,进而还有可能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心理护理干预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既重视患者的疾病,又会对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考虑,进而可明显提升护理效果。本文就心理护理干预对疗养期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疗养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56.51±5.92)岁,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4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34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55.96±5.67)岁,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为40岁。对照组:男34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57.23±5.12)岁,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41岁,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疗养期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沟通与交流
第一,医护人员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友好沟通与交流,对其提出的问题务必要认真且耐心回答,力争与患者建立起融洽的环境,提高患者的信任度;第二,医护人员要基于患者的文化水平来采取适宜的措施促进患者能够正确而又科学地认识高血压,包括发放宣传单、讲座、疗养座谈会等;第三,医护人员要及时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需求,有针对性地予以帮助和支持,避免患者的心理负担过大。
(2)用药指导
医护人员要详细地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治疗流程、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最大限度地让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而用药治疗更为重要,医护人员要详细而又全面地向患者告知治疗药物的名称、剂量、注意事项和配伍禁忌等。
(3)切实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医护人员在监测患者的血压时,要做到语言诚恳、面带微笑,务必要让患者能够真正感受到亲切。由于疗养的高血压患者中有较多属于老年人,常常会出现唠叨、健忘等情况,医护人员务必要宽容对待,不要过多计较。并且在姿态、行为、面容、语气等多个方面都要让患者能够感觉到“被重视”、“被尊重”,切实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4)个性化心理护理
具体而言,个性化心理护理可包括心理想象法、心理暗示法等,并且还可对患者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来让其头脑冷静、肌肉放松,进而达到控制血压、缓解压力等效果。例如,医护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日常沟通或者聊天时,可给予患者一定暗示,包括:本院已改善的最佳病例、本院的综合实力、医护人员高水平的业务素质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个性化心理护理过程中切忌出现唉声叹气、言辞闪烁等不良暗示,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
1.3 观察指标
满意程度:采用本院自行拟定的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来让患者打分,不记名制,分为2个等级,分别是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由表1可知,观察组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满意率为75.00%,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观察组要更好一些,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比
3 讨 论
心理护理敢于能够将传统护理方式所存在的不足予以解决,其出发点就是在于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切实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让患者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等均能够达到最佳状态,进而提高护理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那么就需要医护人员切实转变思想,医院管理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让全体医护人员都能够在内心深刻地认识到心理护理干预工作的重要性,力争形成“人人关心护理工作、人人参与护理工作”。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满意率为75.00%,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观察组要更好一些,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心理护理干预对疗养期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较大,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