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况与预后的影响
2019-07-08刘婷
刘 婷
(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太仓 226006)
相关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过程中方法上存在一定的不足,术中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1,2]。本研究中为进一步研究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及相关护理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诊的120例急性脑梗死行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0例患者,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为33-74岁,平均年龄(61.34±12.12)岁。病变部位:基底动脉梗死患者14例,大脑前动脉梗死患者23例,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23例。对照组60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32-73岁,平均年龄(62.15±13.02)岁。病变部位:基底动脉梗死患者16例,大脑前动脉梗死患者22例,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2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变部位等状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完善各项指标常规检查,静脉推注溶栓药物,之后,在1h内将剩余药物静脉泵入。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进行评估,30分钟/次。如患者输注过程中,出现头痛、血压升高、恶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并进行CT检查。然后,给予患者硬膜外全麻,对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经股动脉穿刺,并植入动脉鞘。对患者血管代偿情况进行评估后,确定合理动脉取栓方案。导丝引导下,将动脉鞘头端送至患者病变动脉的近心端,造影显示血管堵塞情况,采用微导丝引导导管传送系统将头端输送至血栓的远端。造影确定血栓长度后,微导丝完全通过血栓,撤回支架,实现血管再通。术后,常规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对照组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支持。主要包括:①静脉溶栓前:急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协助患者床上排便排尿,不配合者予以保留导尿。②动脉取栓护理:术后平卧24h,穿刺侧肢体制动12h。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肿胀;沙袋有无移位,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皮肤颜色、肢体温度、痛觉、末梢循环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措施实施干预。主要包括:①静脉溶栓护理:在进行溶栓治疗2h前,需做好血型、血糖、凝血状况以及血常规等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的口腔、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②动脉取栓护理:术前,准备好动脉取栓的仪器和设备。取栓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分析患者有无出现神经功能状况的改变等;③心理护理:积极做好护患沟通,消除患者心理上的顾虑;④饮食护理:在诊疗过程中,给予患者饮食方面的指导。
1.3 观察指标
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并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记录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采用x2检验数据变化。两组数据差异采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的评估。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s)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s)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研究组干预前 65.21±8.02 74.55±6.76研究组干预后 48.13±6.53 63.28±6.54 P 0.000 0.000对照组干预前 65.43±7.64 76.02±7.82对照组干预后 67.253±7.82 77.72±8.10 P 0.204 0.245
2.2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s)
组别 NIHSS评分 Barthel评分研究组干预前 27.6±6.1 46.5±9.8研究组干预后 7.4±2.6 85.3±10.2 P 0.000 0.000对照组干预前 27.8±5.5 46.3±10.5对照组干预后 12.8±3.1 74.1±11.2 P 0.000 0.000
3 讨 论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及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提高患者康复效果,降低术后并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