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的检测情况分析
2019-07-07张凌洪董海岚李生涛
张凌洪,董海岚,李生涛
(1.南阳市黄牛良种繁育场;2.南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河南 南阳473000)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和其它家养、野生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曾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造成巨大政治、经济损失。 鉴于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 类传染病之首。 控制和消灭口蹄疫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区分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的动物。 FMDV 感染动物既能产生结构蛋白抗体, 也能产生非结构蛋白(NSP)抗体;动物接种FMD 灭活疫苗后,主要产生FMD结构蛋白,很少或不产生NSP 抗体。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范围 某市12 县区范围内选47个规模猪场;19 个规模羊场、4 个散养羊户;22 个规模牛场;每个场户随机采集血清样品30 份;每个场群临床均健康。
1.2 检测试剂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洛阳莱普生。
1.3 检测方法 间接ELISA, 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2 检测结果
2.1 47 个规模猪场检测结果 所检测的47 个猪场,有2 个场有阳性样品,场阳性率4.26%;所检测的1410 份样品阳性样品数为5, 个体阳性率0.35%。 详细结果见表1、图1。
表1 47 个规模猪场检测结果
图1 47 个规模猪场检测结果
2.2 19 个规模羊场检测结果 所检测的19 个规模场,阳性场有6 个,场阳性率31.6%,所检测的570 份样品中, 阳性样品有15 份, 个体阳性率2.63%。 详细结果见表2、图2。
表2 19 个规模羊场检测结果
?
图2 19 个规模羊场检测结果
2.3 4 户散养羊检测结果 所检测的4 个散养户,阳性户有2 个,阳性率50%,所检测的120份样品中,阳性样品有2 份,个体阳性率1.67%。详细结果见表3、图3。
表3 4 户散养羊检测结果
图3 4 户散养羊检测结果
2.4 22 个规模牛场检测结果 所检测的22 个规模牛场,阳性场有2 个,场阳性率9.09%,所检测的660 份样品中,阳性样品有2 份,个体阳性率0.30%。 详细结果见表4、图4。
表4 22 个规模牛场检测结果
图4 22 个规模牛场检测结果
3 结果分析
3.1 口蹄疫病毒在健康的猪、牛、羊体内广泛地存在,但动物并不表现临床症状,只是呈现亚临床感染, 但它们却具有向外界排毒的能力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还为病毒变异,产生新毒株提供了条件。在感染发生4 周后,仍可在这些动物的咽部检测到病毒。也可以存在感染FMDV 后已康复或表现为亚临床症状的动物中。
3.2 羊场(户)场抗体阳性率(31.6%和50%)明显高于牛场(9.09%),牛场群阳性率(9.09%) 高于猪场群阳性率(4.26%),说明口蹄疫野毒感染羊群的几率比牛、猪要高,这与各养殖场的环境、管理体系、防疫措施等因素有关,提示防治口蹄疫任务仍然繁重。 要加强对口蹄疫的免疫与病原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