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模式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临床干预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2019-07-06彭丽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四肢骨折压疮手术

彭丽华

【摘要】 目的:探讨观察全程护理模式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pressure sores)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经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的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6年11月-2018年6月收治的

50例经全程护理模式干预的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压疮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对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临床干预,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率,还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全程护理模式; 四肢骨折; 手术; 压疮; 临床干预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6.0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6-00-02

压疮(pressure sores)又名褥疮,是人体局部皮肤长期被压而使血液循环受阻或障碍,从而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最终造成水疱、溃疡、坏疽等一系列病症[1]。压疮是骨科常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四肢骨折患者,由于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常发生四肢肿胀、肢体移动困难、患肢疼痛等情况,再之由于麻醉、手术时间、药物影响等因素,对患肢的静脉血流及动脉供血造成严重的影响,时间较长容易发生压疮[2]。因此,积极对四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压疮的临床发生率。鉴于此,本研究就“全程护理模式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观察,并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其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从而降低压疮的发生率,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骨科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经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的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骨科于2016年11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经全程护理模式干预的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四肢骨折;(2)所有患者均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及护理;(3)患者及家属依从性较高,谨遵医嘱[3]。排除标准:(1)患者伴有其他肢體疾病;(2)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3)患者具有严重的意识障碍。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52.0%)、女24例(48.0%);年龄22~83岁,平均(38.3±11.2)岁;开放性骨折10例(20.0%),闭合性骨折40例(80.0%)。观察组患者中,男33例(66.0%)、女17例(34.0%);年龄22~60岁,平均(38.0±10.8)岁;开放性骨折12例(56.0%),闭合性骨折38例(44.0%)。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或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在手术治疗全程均按照骨科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干预即可。

1.2.2 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再给予全程护理模式干预,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如下。

1.2.2.1 第一阶段(手术前) 护理人员熟悉患者病情,并预见性的开展全面评估,有针对性的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对患者压疮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尤其是骨牵引、皮牵引及石膏固定等患者,关注肢体肿胀、皮肤受压情况,科学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改进皮牵引用具有效减轻皮肤受压,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加强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科学的压疮预防知识及措施,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1.2.2.2 第二阶段(手术中) 术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安慰患者,指导患者选取最佳的手术体位,如将患者双腿交错分开,在足跟位置垫上一个柔软的海绵圈或小枕头,在肩胛及髂棘等受压部位涂上凡士林,并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及皮肤受压情况。

1.2.2.3 第三阶段(手术后) 由于无痛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多数患者术后均会使用镇痛泵,从而减轻疼痛,改善舒适度,但却减少了肢体的活动度,从而增加了术后压疮的发生率,因此术后应该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后康复指导及健康宣教,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加强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并正确选择弹性好且密度高的海绵工具作为辅助,用来科学放置患肢,减少患肢受压力,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患肢术后的情况并及时评估,术后受压部位予红外线每日照射一次,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指导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并实时跟进。

1.2.2.4 第四阶段(出院后定期回访) 患者出院后,通过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比如电话回访、门诊复诊等方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护意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压疮发生率 采用美国压疮学会的压疮分类标准对患者的压疮发生进行进行评价,Ⅰ期:皮肤完整,出现红斑,解压后皮肤颜色不能很快恢复正常,还可出现受压局部发白、肿、热,出现硬结或硬块;Ⅱ期:表皮甚至深及真皮的受压部位皮肤破损。溃疡比较表浅或表现为水疱;Ⅲ期:全层皮肤受损,包括皮下组织细胞受损或坏死,可延伸至下方筋膜,但不穿透;Ⅳ期:组织广泛受损,组织坏死或损害至肌肉、骨骼或肌腱组织,同时伴有或不伴有全层皮肤丧失不可分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损伤程度被掩盖,深部组织损伤,持续的指压不变白,颜色为深红色,栗色或紫色、完整或破损的局部皮肤出现持续的指压不变白深红色,栗色或紫色,或表皮分离呈现黑色的伤口床或充血水疱[4]。

1.3.2 护理满意度 发放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给患者,并指导其认真填写,填写完成后当场回收,并统一阅卷。《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主要是针对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护患关系、健康教育、人文素养等内容进行百分制评价,评分标准为:非常满意(86~100分);满意(60~85分);一般(0~59分)[5]。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压疮发生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人在发生意外或剧烈活动时,由于过度拉伸或扭曲相关骨组织而造成骨损伤,容易发生四肢骨折,比如车祸伤、跌落伤、碰撞伤等[6]。而临床上常见的四肢骨折主要包括股骨干骨折、胫腓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Colles骨折及股骨颈骨折等[7-9],尽管经过相关手术治疗后均可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术后并发症仍是不可忽视的存在,特别是压疮[10]。因此,临床护理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据此,为进一步预防压疮的发生,笔者所在医院自2016年11月起,拟将“全程护理模式”运用于骨科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主要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及院外干预四个阶段,针对其患者的护理需求及压疮健康问题,为患者治疗全程提供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及出院后等一系列干预措施,并对皮牵引用具与产商商议改进,使其压疮预防工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和落实,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全程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展了全程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患者,其压疮发生率比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低14%,其患者总满意度比常规对照组高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全程护理模式确实能够有效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并且还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这对其患者的预后有不可估量的临床意义。这与相关文献[11-13]结论具有一致性。

简言之,全程护理模式就是从患者入院开始到出院后随访干预整个过程中,以“患者需求”为基础(预防压疮),以“优质护理”为核心(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为患者治疗全程提供全面的、优质的、整体的、规范的护理服务,本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全程护理切实贯穿了患者从入院到院后康复的整个医疗过程,这与“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不谋而合[14-15]。因此,对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预防而言,全程护理模式不失为一条切之可行、行之有效的优秀方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艳琼.手术全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3):150-151.

[2]范雪梅,辛云.护理干预对降低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響[J].光明中医,2016,31(2):269-270.

[3]谢桂玉.护理干预在降低高龄股骨骨折病人压疮发生率中的作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8(7):1091-1092.

[4]苏树娟,李晓娟.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J].广东医学,2012,33(2):295-296.

[5]兰雪云,赵丽华.1例高龄前列腺癌骨转移并骨折引起压疮的护理[J].山东医药,2014,54(12):108-109.

[6]钮林霞.不同护理方案对降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压疮及舒适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9):2646-2648.

[7]郭华.应用泡沫敷料预防压疮在骨科术前及术后卧床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5,12(34):130-131.

[8]汪莉萍,陈志华.探讨护理教育在老年髋部骨折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5,5(34):234-235.

[9]周秋风.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预防其发生压疮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7):69-70.

[10]段伟晓.股骨骨折患者压疮预防的预见性护理管理[J].四川医学,2016,38(8):954-956.

[11]马怡坤,董娜娜.浅谈对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对其压疮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1):88-89.

[12]王南玲.手术全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10):254.

[13]王永珍,迟晓妮.手术全期护理与常规护理在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的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5,6(4):73-75.

[14]黄丽君.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压疮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6,29(4):104-105.

[15]黄海燕,喻姣花,谭翠莲,等.循证护理干预方案在ICU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1-3.

猜你喜欢

四肢骨折压疮手术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按压识别早期压疮
417例压疮现况调查与分析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优化压疮管理流程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民间疗法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初探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40例临床观察
四肢骨折合并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