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床旁综合能力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研究

2019-07-06童玲许睿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法普外科

童玲 许睿

【摘要】 目的:比较传统教学与床旁综合能力教学在普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探求适合普外科护理教学的模式。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普外科实习的6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12月-2015年6月普外科的30名护理实习生设为对照组,2015年7-12月普外科的30名护理实习生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在自我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试验组在自我满意度调查、护士满意度调查、评判性思维能力三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综合能力教学较传统教学在普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中有一定的价值优势,值得推广。

【关键词】 传统教学法; 床旁综合能力教学法; 普外科; 临床护理教学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4.0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4-00-04

The Research of Bedside Comprehensive Ability Teaching Method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TONG Ling,XU Ru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9,17(4):-170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bedside comprehensive ability teaching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and to explore the model suitable for general surgical nursing teaching.Method:A total of 60 nursing interns in general surgery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of study.Selected 30 nursing interns in general surgery from December 2014 to June 2015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30 nursing trainees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5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Compared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two groups of nursing interns in self satisfaction,nurse satisfaction.Result:In the survey of self satisfaction,nurse satisfaction,and th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teaching of bedside comprehensive ability has a certain value advantag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Bedside comprehensive ability teaching method;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First-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CM,Nanjing 210029,China

臨床实践对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有着关键的作用,而临床护理教学是学校课堂的延展,对护理实习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尤为重要[1]。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基于授课学习,重在知识传授,有轻视素质和能力培养等缺点。而床旁综合能力教学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典型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有助于培养及提升护理实习生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随着护理教学的改革,床旁综合能力教学法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教学,有研究将床旁教学定义为在患者面前进行的所有教学活动,不限地点在门诊、病房还是会议室[3]。普外科牵涉的相关护理领域比较广泛,占据一定的护理地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护理实习生是普外科临床护理的责任和义务。本研究通过比较传统教学与床旁综合能力教学在普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探求更加适合普外科护理教学的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普外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60名,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的应届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实习请假时间超过实习期1/2者;不能配合教学或无故缺课者;不能完成教学评价者。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6月在普外科实习的30名护理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2名,女生28名,年龄18~23岁,平均(20.05±1.4)岁;

选择2015年7-12月在普外科实习的3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床旁综合能力考核教学的试验组,全部为女生,年龄18~22岁,平均(19.89±1.5)岁。两组护理实习生性别、年龄及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师准备 教学老师的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担任医院实习护理实习生理论授课教师1年以上;热爱护理临床教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以下情况:2年内发生过临床教学事故;2年内发生过严重护理差错;2年内被实习护士投诉过。

1.2.2 教学方法

1.2.2.1 对照组 护理实习生在普外科的第1周由总带教老师完成入科宣教的讲解及传统带教的要求,布置本科室的实习要求,发放本科室传统带教实习路径;第二周安排专门带教老师以PPT形式完成本专科3种专科病种的理论知识讲解;第三周安排专门操作指导老师完成本科室专科操作技能(中西医各一项)现场示范;第四周完成护理查房及小讲座,进行出科考核(理论及操作)。

1.2.2.2 试验组 护理实习生在普外科的第1周由总带教老师完成入科宣教的讲解及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带教的要求,布置本科室的实习要求,发放本科室带教实习路径及临床床旁实践能力考核表;第2周起安排专门带教老师现场示范专科病种的临床床旁实践能力考核,两周内完成3种专科病种,集合了操作技能及应急预案的示范;第3周可试行在各自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单独完成专科病种之一的临床床旁综合能力考核示范;第4周进行出科临床床旁实践能力考核现场评比,最后护理实习生对考核的病例制成PPT互相学习。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 通过批判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测量表(CTDI-CV)对护理实习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该测量表保留了CCTDI的7个维度: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思维的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共70个条目,采用Likert 6级记分,各个维度总分为10~60分,最高420分。350分及以上为强表现,总分280及以上表明有正性的评判性思维能力,40分及以上为正性倾向[4]。

1.3.2 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调查分为护理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实习生的满意度。护理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包括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反应能力、提高沟通能力、提高评估能力和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6个方面;护士对护理实习生的满意度,包括提高自学能力、提高护理技术、提高拟定目标的能力、提高同学间的协调能力、分享的内容具有建设性、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6个方面。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

对照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强表现的有1名,正性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有12名,正性倾向的有17名,占43.3%;试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强表现的有12名,正性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有13名,正性倾向的有5名,占83.3%。两组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实习生自我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在床旁综合能力考核教学模式下,在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反应能力、提高沟通能力、提高评估能力和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6个方面满意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护士对两组护理实习生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在床旁综合能力考核教学模式下,在提高自学能力、提高护理技术、提高拟定目标的能力、提高同学间的协调能力、分享的内容具有建设性、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6个方面满意度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传统医学教学法与床旁综合能力教学法的比较

传统医学教育特别是护理教育是“专才教育”模式,其课程体系较为单一,而临床见习课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5]。传统教育模式基于“教师为中心”“学科为中心”的理念,教学方法是单向灌输、注入式的,强调的是教师的传授和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潜能。长期的灌入式的教育,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的缺失,严重影响创新型人格的形成[6]。而床旁综合能力考核教学转换了传统教育护理实习生的角色,使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思考[7],护理实习生为了获取更好的结果,而进行查阅资料、归纳、整理。这个过程不仅激发了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8],营造学习氛围,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实习生主动参与收获知识获得了自豪感,进而刺激其去寻找更多的满足感。教师转换了传统教育角色,变主动教为侧面引导,只起导向作用,促使護理实习生自立[9],形成了“生疑-思疑-释疑-再生疑-再思疑-再释疑”的螺旋式教学[10],有利于护理实习生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3.2 我国护理临床教学现状

3.2.1 护理实习生方面 护理实习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特点是好奇心强、热情及思维敏捷,但是情绪不稳定。实习后护理实习生所处的环境由自由安稳的校园转变为具有社会性较强的医院,面对一个包含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的陌生环境及刚从事临床护士繁重的工作,不免会产生一些抗拒心理,这些都影响着护理实习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这与刘红卫[11]的研究结果相类似。

3.2.2 师资方面 据高萍等[12]的调查显示临床实习带教老师大多为高年资的护士,由于长期工作的局限性对于学习新知识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较为死板,专注于临床技能操作及专科的理论知识,提不起学生的兴趣。

3.3 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护理实习生的创新思维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护理实习生的未来发展及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数据显示,试验组中有正性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强表现的人数占83.3%,而对照组中仅占43.3%,这说明床旁综合能力教学法对于护理实习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更加积极的正向作用。

3.4 以学生为主体

护理实习生作为临床教学的主要对象,对新知识及临床技能的应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及浓厚的兴趣。试验组在床旁综合能力考核教学模式下,在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反应能力、提高沟通能力、提高评估能力和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6个方面满意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侧面引导的床旁综合教学方式能够引导护理实习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潜能,获得强烈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且大大提高了护理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与胡明娟等[13]的结果相类似。

3.5 反馈体系

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直接负责护理实习生的实习工作,是护理实习生实习效果的主要反馈对象。数据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带教老师对护理实习生的满意度更高,尤其是拟定目标的能力、同学间的协调能力及自学能力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这是因为床旁综合能力教学模式下,护理实习生转变为主体,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拟定目标,相互沟通,不断学习。这说明,在床旁综合能力教学模式下,不仅教学对象即护理实习生自身评价更高,带教老师作为主要反馈对象对护理实习生的评价也更高。

3.6 经验与不足

床旁综合教学能力模式下,带教老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还应该具备组织护理实习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做好启发及引导护理实习生的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掌控能力,对带教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找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在进行床旁教学的过程中,带教老师应该选择相对较容易沟通的患者,并提前征询患者的意见,避免因为患者的不配合导致教学工作的脱节。此外,床旁综合能力教学法的优势在初期进入临床的护理实习生上体现的不明显,在中后期的护理实习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但总体上看,较传统教学法指导下的护理实习生而言都是有所提高的。

4 小结

普外科疾病因其疾病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常常在教学中给学生造成各种知识的迷惑与理解障碍。因此,如何更好地提升护理实习生学习兴趣,更好的掌握及运用普外科知识对临床护理极其重要。充分发挥护理实习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护理实习生专业学习的情感水平和技能水平,提高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同时在床旁综合能力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锻炼护理实习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体会到患者的情感、需要和期望,从而深刻地认识到护理学科的重要性意义,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整个护理事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14]。床旁综合能力教学法不仅在普外科的教学应用中有着深厚意义,在未来的护理教学中也有着更为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杨英,高芳,方云.以护生为主体的随机性床边护理查房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9):61-62.

[2]彭鸿英,王海英,王良玉.床旁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6(14):114-115.

[3]梁燕.护理床旁教学的模式和实施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17-918.

[4]彭美慈,汪国成,陈基乐,等.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J].中華护理杂志,2004,39(9):644-647.

[5]臧莉,王艳,陈辉容,等.现代教育理念对普外科护理教学的启示[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0):111-112.

[6]赵峰.试论高等医学院校的创新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4):33-52.

[7]郑蔚颖.PBL在中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27(10):1619-1620.

[8]陈姝妮,李洪艳,樊健.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本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激光杂志,2011,37(5):75.

[9]彭凌湘,李琦,马维红,等.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35(32):127-129.

[10]徐剑鸥,曹松梅,罗彩凤,等.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床旁教学模式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2):198-201.

[11]刘红卫.护理临床教学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2004,18(19):1705-1706.

[12]高萍,秦玉霞,袁秀娟.临床护理教学中师资培训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6):72-74.

[13]胡明娟,沈国红,沈丽青.床边综合能力培训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23(10):160-162.

[14]郭姗姗.床旁教学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3,30(10):263.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法普外科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胃肠减压术后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信在小儿普外科护理单元管理中的应用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效果研究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PBL教学法对肝胆外科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评价
谈项目化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大学排球普修课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