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正化瘀法联合西医疗法治疗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痛经的影响

2019-07-06周梅花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腺肌症扶正体积

刘 铭 刘 静 周梅花

子宫腺肌症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间质于子宫肌层生长而诱发的妇科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子宫内膜、免疫功能、家族病史、激素及其受体等因素密切相关,患者常出现月经不调、痛经、子宫变大等症状,会对健康、生育等造成严重影响[1]。子宫肌腺症治疗方法较多,研究指出,通过 给予孕激素类药物可起到控制疾病发展作用,对于存在痛经症状患者,可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2]。但有学者认为,西医疗法治疗效果一般,停药后易复发,预后较差[3]。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临床中逐渐受到青睐,为子宫肌腺症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就扶正化瘀法联合西医疗法治疗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痛经程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2 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46 岁,平均(35.32±4.57)岁;病程3 个月至9年,平均(3.60±0.31)年;孕次0~4 次,平均(2.15±0.19)次;产次0~3 次,平均(1.51±0.16)次。对照组患者年龄19~47 岁,平均(35.30±4.54)岁;病程4 个月至9年,平均(3.59±0.30)年;孕次0~5 次,平均(2.16±0.20)次;产次0~3 次,平均(1.54±0.15)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子宫腺肌症临床诊断标准[4];2)出现痛经症状;3)对研究药物不过敏;4)经2个月药物洗脱期;5)对研究知晓且愿意接受。排除标准:1)癌症;2)哺乳期女性;3)精神疾病;4)心、肝、脾、肾等重要脏器疾病;5)病历资料不全者。中止和剔除标准:1)未完成治疗计划;2)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3)不耐受、拒绝继续接受治疗。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胶囊(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50,10 mg/粒),20 mg/次,1 次/d,口服,在月经第3 天用药,持续3 个月;同时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长春海外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622,300 mg/粒),300 mg/次,2 次/d,口服,在月经第1 天用药,经期连用6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扶正化瘀法治疗,即服用内异消癥汤(当归12 g、黄芪30 g、牡蛎30 g、白术15 g、莪术10 g、茯苓15 g、柴胡15 g、姜黄10 g、白芍15 g、水蛭粉6 g、甘草6 g),在月经第12 天开始用药,每天1 剂,加水煎煮,取液3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同时施行针刺疗法,穴位取足三里、天枢、三阴交、中极、地机穴,选用0.3×5 mm 针灸针,足三里采取针刺补法,其他穴位采取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 min,于经期干净后1 周进行,每2 天1 次。两组患者均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显效:经期、月经量均正常,无痛,B 型超声示子宫体积恢复正常;有效:疼痛缓解,月经恢复正常,子宫体积变小;无效:以上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5]。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行B 型超声检查检测子宫长径、横径、前后径,按照公式计算子宫体积:4/3π×长径×横径×前后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痛经程度进行评估,总分10 分,得分愈高表明痛经愈强烈。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子宫体积及痛经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体积与V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较对照组小,VAS 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及VAS 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及VAS 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子宫体积(cm3) VAS 评分(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1 138.79±15.83 117.48±10.36 7.11±1.18 5.29±0.74观察组 41 138.56±15.72 104.92±9.84 7.13±1.20 4.32±0.78 t 值 0.066 5.629 0.076 5.777 P 值 0.948 0.000 0.940 0.000

2.3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发生于用药后2 h 左右,症状轻微,可耐受,未予以特殊处理,指导患者多注意休息,均得以缓解,未退出研究。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子宫腺肌症属于临床常见病,其症状具有典型性,但病因尚无统一定论,病情常反复发作,导致治疗存在一定难度。相关数据显示,子宫腺肌症患者中,约25%会出现痛经,且在病情进展过程中,痛经会随之加重,导致患者生命质量下降[6]。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激素类药物能促进子宫内膜脱落,以此缓解临床症状,痛经患者则常予以镇痛药物治疗[7]。米非司酮为强抗孕激素,与孕酮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后,可影响雌激素水平,对改善孕激素与雌激素的平衡具有显著作用,不仅可以调节患者的月经周期,还可减轻痛经症状。布洛芬缓释胶囊为非甾体抗炎药物,可抑制细胞免疫,调节机体炎症应答反应,影响炎症介质参与痛经病变过程,继而达到缓解痛经的治疗效果。然而,相关报道显示,常规西医保守疗法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但疗程结束后易复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8-9]。

《诸病源候论》指出,女性月经来潮时疼痛者,主要因劳伤血气导致体虚,受凉后客于胞络,损冲、任之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有言:女性癥瘕,同属血病。中医将该疾病归属于“癥瘕”“痛经”等疾病类型,病因为外邪侵袭、情志不舒,脏器功能异常,气血受阻,出现血瘀,继而导致瘀血阻塞,不通便痛,久而不治,则发展为癥块。因此,治疗该疾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活血化瘀、益气扶正、消瘀止痛[10]。

本研究为探寻子宫腺肌症安全、有效治疗方案,对观察组实施扶正化瘀法联合西医治疗,结果显示其治疗后,有效率、子宫体积、痛经程度等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提示该治疗方案具有较高可行性。扶正化瘀法包括中药、针刺治疗两部分,中药治疗选用内异消癥汤,药方成分包括当归、黄芪、牡蛎、白术、莪术、茯苓、柴胡、姜黄、白芍、水蛭粉、甘草,其中当归属常见中药,可发挥补血和血、调经镇痛、提高免疫力之功效;黄芪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抗衰老,且其抑菌效果显著;牡蛎可软坚散结,白术具有和中益气、强脾胃、燥湿利水功效,莪术在行气镇痛、祛瘀散结方面具有明显作用,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之功效,柴胡的主要功效为和解表里、疏肝升阳,姜黄活血补气、通经镇痛效果显著,白芍平肝镇痛、养血调经效果理想,水蛭粉可清瘀,且对调经有显著疗效,甘草可调和上述各药功效[11-12]。诸药共用,能够实现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治疗效果。针刺穴位以三阴交为主,能够健脾补肾;中极、足三里、天枢、地机的作用分别为通经活血、补益气血、行气化瘀、健脾活血,上述穴位共治,可发挥扶正化瘀、活血镇效果[13]。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作用[14];莪术的抗炎、止痛效果明显[1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白芍能增强小鼠的痛阈值,柴胡能延长小鼠承受疼痛的时间[16-17]。另有研究发现,针刺能激发相应穴位A 类纤维的兴奋性,调节内源性镇痛系统,以此发挥止痛功效[18-19]。

综上所述,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应用扶正化瘀法联合西医疗法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痛经症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猜你喜欢

腺肌症扶正体积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探究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静脉超声造影对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人工流产术与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关联的探讨分析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画说中医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贞芪扶正胶囊中10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