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与药学分析
2019-07-06徐大良
徐大良
阿奇霉素是临床十分常用的一种抗生素, 此药物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治疗理论为阻止患者体内的细菌转肽过程, 以防合成细菌蛋白质, 一般用于治疗儿科患儿的肺炎支原体和皮肤软组织损伤等[1-3]。阿奇霉素在儿科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 但其在具体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药物不良反应, 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 因此, 作者统计阿奇霉素在临床治疗儿科患儿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并分析阿奇霉素的药学理论, 以此来减少儿科患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具体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儿科2017 年9 月~2018 年8 月收治的40 例在使用阿奇霉素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药物反应的患儿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的病历资料均较为完整。其中, 男21 例(52.5%)、女19 例(47.5%);年龄6 个月~13 岁, 平均年龄(6.65±2.25)岁。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40 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并出现不良药物反应患儿的临床资料, 统计患儿的性别、年龄、药品剂型、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及严重程度, 归纳并总结儿科患儿临床上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药学理论监护要点。
1.3 判定标准[4]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轻微不良反应, 此症状不会发展, 不必采取具体治疗;中度:不良症状较明显, 患儿的重要器官和系统会受到影响;重度:患儿的重要器官和系统出现严重受损情况, 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
2 结果
2.1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 40 例患儿中, 0.5~1 岁 6 例, 占15.00%;2~3 岁14 例, 占35.00%;4~6 岁10 例, 占25.00%;7~10 岁6 例, 占15.00%;11~13 岁4 例, 占10.00%。 2~3 岁患儿占比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见表1。
表1 40 例患儿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n, %)
2.2 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用药方式 40 例患儿中, 静脉滴注25 例, 占62.5%, 口服15 例, 占37.5%。静脉滴注用药方式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明显高于口服用药方式。见表2。
表2 40 例患儿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用药方式(n, %)
2.3 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品剂型分布 40 例患儿中, 使用注射剂24 例、占60.00%, 片剂10 例、占25.00%, 胶囊剂5 例、占12.50%, 干混悬剂1 例、占2.50%。药品剂型主要为注射剂(60.00%)、片剂(25.00%)和胶囊剂(12.5%)。见表3。
表3 40 例患儿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药品剂型分布(n, %)
2.4 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系统分布 40 例患儿中, 累及消化系统22 例、占55.00%, 神经系统11 例、占27.5%, 皮肤系统5 例、占12.50%, 心血管系统1 例、占2.50%, 全身反应1 例、占2.50%。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55.00%)、神经系统(27.50%)和皮肤系统(12.50%)。见表4。
表4 40 例患儿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系统分布(n, %)
2.5 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40 例患儿中, 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轻度28 例、占70.00%, 中度9 例、占22.50%, 重度3 例、占7.50%。见表5。
表5 40 例患儿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布(n, %)
3 讨论
阿奇霉素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药物, 抑菌效果较为显著, 通过和病原菌中核糖体50 S 亚基的结合, 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转肽的过程, 阻断其蛋白质的合成, 以达到药物抑菌的效果。药物的显著抑菌成效使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可以有效治疗患儿的感染性疾病[5]。
采用阿奇霉素药物治疗儿科的感染性疾病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但阿奇霉素的治疗过程中, 容易出现一些药物不良反应, 其在儿童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本研究发现, 阿奇霉素治疗中的药物不良反应, 年龄分布中, 2~3 岁患儿占比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静脉滴注用药方式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62.50%)明显高于口服用药方式(37.50%)。药品剂型主要为注射剂(60.00%)、片剂(25.00%)和胶囊剂(12.50%)。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55.00%)、神经系统(27.50%)和皮肤系统(12.50%)。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轻度28 例、占70.00%, 中度9 例、占22.50%, 重度3 例、占7.50%。
阿奇霉素药物在治疗中, 容易导致胃肠道出现菌群失调, 使胃肠道中的平滑肌剧烈收缩, 加快患儿胃肠道的蠕动速度, 从而使得胃肠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文献中[6], 采用阿奇霉素药物进行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50 例患儿所用的用药方式主要是采用静脉用药, 其占比高达88%, 充分说明以静脉注射方式使用阿奇霉素药物进行治疗的风险性, 因此, 应尽可能采取口服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为发挥出阿奇霉素药物在治疗儿科患儿时的治疗效果, 儿科应在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严格的做好药学监护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严格规定阿奇霉素药物的适用条件:患儿注射阿奇霉素药物进行治疗之前, 需先做好药敏试验、细菌培养, 确定好患儿的相关过敏史, 治疗中应慎重选用阿奇霉素药物[7,8]。②监护药物使用方法:阿奇霉素药物首选口服用药方式, 药品的剂型要尽可能选用干混悬剂, 因为这种干混悬剂是把阿奇霉素药物制作成粉粒状的药物, 服用时, 加水轻轻摇晃, 会使阿奇霉素药物分散为混悬液体, 进行口服用药治疗, 而且, 此种方式的用药剂量更方便掌握。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的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状态, 限制用药天数、用药次数、用药剂量[9-11]。
综上所述, 采用阿奇霉素进行儿科的临床治疗, 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主要体现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系统, 采用静脉滴注用药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院应加强儿科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管理和监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