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区生态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实现途径
2019-07-05郑斌李雷
郑斌 李雷
摘 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甘孜藏区生态体育旅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孜藏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体育资源、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以及著名的红色遗迹;甘孜州藏区发展生态体育旅游存在基层设施薄弱、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整体规划,各部门合作不紧密等问题。实现路径:构建体育旅游生态系统,保障生态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加强经济实效开发,避免重复竞争;创新开发生态体育旅游产品,与红色旅游资源联动发展;加强各部门协调统一和生态体育旅游的宣传促梢。
关键词:甘孜藏区 生态体育旅游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3(a)-0189-02
甘孜藏区位于四川省西部,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依靠旅游业为经济支柱产业,其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奇特的高原风光以及著名的红色遗迹是吸引四面八方游客的重要因素。在国家经济改革的大趋势下,发展生态体育旅游成为甘孜藏区经济升级的重要路径。
1 甘孜藏区发展生态体育旅游的优势分析
1.1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甘孜州藏区位于四川盆地的西沿线,以二郎山为阻隔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并且由多地质板块交接组合而成,几条著名的江河串流而过,如金沙江、鲜水河、雅砻江、大渡河。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也形成了众多高山峻岭,如贡嘎山,雀儿山等,这些山脉常年冰雪覆盖,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甘孜藏区也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如甘孜州最繁华的三个地区(康定,泸定,丹巴)海拔平均1800m左右,气候冬暖夏凉,为旅游者提供了可靠的“避风港”,并且在其它地区也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特气候,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1]。
1.2 丰富的体育资源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甘孜州具有众多景色绝美的景区,如著名的康定跑马山、新都桥、木格错、海螺沟、稻城亚了、九龙五须海、得荣太阳谷等都是受到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这些景区风光优美,景色宜人,是开展体育旅游的绝佳场合。如登山、山地户外探险、攀冰、攀岩、漂流、徒步穿越、骑马射箭、定向越野、素质拓展项目等,可谓是资源富集丰饶,可开发价值极高。在人文体育旅游方面,甘孜州具有众多的民族民俗特色体育项目,如跳锅庄、跳弦子、赛马赛牛、打推杆、射箭、摔蛟、拔河等。此外,在民俗节庆活动中具有体育元素的项目众多,如著名的康定“四月八”转山会、理塘“八一”赛马节等。这些丰富的人文体育旅游资源亟待进一步深入开发,提高资源的曝光度,増加甘孜州体育人文资源的市场参与度,加深相关产品的融合度,未来这些独特的人文体育旅游资源将成为甘孜州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1]。
1.3 著名的红色遗迹
甘孜州被誉为“藏区红色旅游第一州”,红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这些红色旅游景区(点)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传递红色正能量。泸定桥又称铁索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泸定桥位于泸定县的大渡河上。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孜州红军长征博物馆位于泸定县城区红军公园的中轴线上。以红军飞夺泸定桥史事脉络为经线,以相关文物为纬红,重点突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奇、绝,进一步丰富了馆藏资源,充实展陈史料,全面提升了展览水平,以独特的展览手法体现了“十三根铁索托起共和国”的壮丽篇章。1935年,红军长征路过磨西镇(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南部),毛泽东主席下榻于当地的天主教堂内,召开了著名的磨西会议。新建成的磨西红军长征纪念馆坐落于磨西古镇的中心,毗邻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海螺沟景区,总面积约800m2。纪念馆以该史实为依据,分上、中、下三层展厅四个单元,以丰富的图片、展板、实物及逼真的故事场景为主体,再现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和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外还有丹巴红五军团政治部纪念馆、甘孜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達活佛纪念馆、红军第六军团乡城纪念馆等著名的红色遗迹,是甘孜州生态体育旅游需要开发的又一亮点。
2 甘孜藏区发展生态体育旅游存在的问题
2.1 自然灾害频发、基础建设薄弱
安全一直是旅游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由于甘孜州的高山峡谷地质特征,导致道路交通建设难度和成本极高,极大程度考验着甘孜州基础建设能力。特别是在峡谷地带,公路设施都是依山而建,蜿蜒盘旋,每逢连阴雨都会出现落石跨方现象,存在安全隐患。在雨水充足的夏季,洪涝灾害也凸显出来。然而夏季也旅游高峰季节,极大影响游客的出行选择,制约甘孜藏区生态体育旅游的发展。在高原地带,对游客的吃住保障相对薄弱,大多数都是个体经营者投资而建,缺乏政府统一规划管理,影响游客的体验质量。然而甘孜州首条高速公路已通至泸定县,2018年底通至康定市,并将极大程度改善道路交通状况。但其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期待改善。
2.2 旅游产品单一,开发深度不够
总体来看,甘孜州藏区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少而单一,主要以徒步登山、骑游观光等方式,而其他具有市场价值和参与度高的体育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开发。且产品的组合较少,没有向多元性和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型。目前甘孜州体育旅游产品尚不能完全满足旅客的需求[1]。
2.3 缺乏整体规划,各部门合作不紧密
经过走访甘孜州各大景区和旅游资源,笔者发现:各大景区和旅游资源发展规划主要以自身情况进行设计,在甘孜州生态体育旅游整体规划方面缺乏统筹设计,导致相同旅游资源的重复开发,相对较小的旅游资源质量得不到提升,导致恶性价格竞争,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大打折扣。如甘孜州的温泉资源以海螺沟景区最为出名,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而其他地方的景区也相继开发温泉旅游资源与其竞争,但规模和质量都无法和海螺沟景区相比,降低游客体验。另外,各政府部门合作不紧密,如旅游局和体育局缺乏紧密的联系,在产品规划和设计方面过于单一,缺乏产品创新升级。
3 甘孜藏区发展生态体育旅游的实现路径
3.1 构建体育旅游生态系统,保障生态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生态体育旅游核心是以生态化发展为指导,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甘孜藏区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不注重生态化发展是“杀鸡取卵”的方式,必须以自然和人文资源承受能力为考量,设计和规划科学的生态化发展道路。
3.2 加强经济实效开发,避免重复竞争
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或缓慢再生性,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化价值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经济化开发是生态体育旅游规划的重要途径。以各地区的优势资源开发差异化产品,拓宽市场面,丰富旅游产品。因此,我们加强资源利用率,注重经济实效。同时要细分游客资源,开发不同层次的旅游资源来满足不同的游客需求,提高实际效能。
3.3 创新开发生态体育旅游产品,与红色旅游资源联动发展
创新开发生态体育旅游产品一直是政府部门在探索的重要问题。生态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应包括核心产品体系和外围服务体系两大系统。核心产品体系是开展绿色营销的主体产品,包括户外运动休闲系列,如漂流、登山、热气球、穿越、民族体育表演等项目。竞赛系列,包括民族运动会和节庆中的民族体育竞赛项目,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以及现代国际和国内赛事,如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昆明海埂训练基地的集训和比赛等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3]。除此之外,加强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结合,规划特色旅游路线,拓宽旅游市场。另外,还必须加快完善生态体育旅游产业链条,保障游客吃、住、行、娱、購需求。
3.4 加强生态体育旅游的宣传促梢
生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在人们旺盛的体育旅游需求的推动下兴盛起来的。由于在生态体育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的体育旅游需求又在不断地变化,只有加强生态体育旅游市场研究,洞悉体育旅游者需求的变化,不断推出体育旅游者喜爱的产品项目,才能增加客源、拓展市场。生态体育旅游宣传促销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和体育旅游企业共同参与,从体育旅游地形象、体育旅游产品、信息提供和咨询以及宣传媒体、宣传形式、宣传手段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增加生态体育旅游促销费用[4]。
3.5 加强各部门协调统一,紧密协作
生态体育旅游开发是依靠旅游、体育、经济等部门协调配合来完成的。一个部门打造出来的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甘孜藏区应借助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加强与其它部门合作,着力解决自身的发展瓶颈,实现旅游业和体育业的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蒋龙.甘孜州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及产品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
[2] 许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背景下秦巴山地体育旅游开发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1475-1478.
[3] 刘少英.西部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生态战略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6):5-7.
[4] 晏瑞琴,敬龙军.我国西部生态体育旅游经济发展策略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前沿,2010(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