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运动APP在高校体育中的实验研究

2019-07-05贺小卫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学实验高校体育

贺小卫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手机运动APP在高校体育推广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运动APP是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有效途径,使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实施在课上课下都得到有效的监控,有利于巩固教学内容,丰富课外体育活动,提高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自主锻炼习惯。

关键词:运动APP  高校体育  教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3(c)-0146-0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文章以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验证手机运动APP在高校推广试验的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计算机检索近十年有关运动APP的文章,获得相关文章43余篇,以及还检索有关锻炼态度和体育改革的有关文章,为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访问有关体育方面老师,构建或选取适合大学生运动APP方案。

1.2.3 问卷调查法

检验这个问卷《锻炼态度量表》信效度,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

1.2.4 实验法

(1)实验对象。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大一大二学生,随机抽出10个班级。

(2)实施方案。

①教学内容:规定项目(太极拳+800m或1000m)+运动APP内容(3000m)。

②教学方法:教师教法+运动APP(运动安全知识)。

③考核方式:技术考核+运动APP记录(每次3000m,10次)。

④评分方式:平时20%+技术考核30%+心肺功能30%+运动APP20%。

(3)实验时间。

2017—2018年第一学期。

(4)实验准备(前三周)。

①了解实验班学生身体状况,有不能参加剧烈运动同学,不能参加实验。

②测量学生800m或1000m成绩。

③为实验班学生运动安全知识以及运动后放松方法。

④为学生讲解实验要求,以及实验场地规定。

⑤老师自己在手机中下载专业悦跑圈软件,建立阳光体育跑团,老师是团长。

(5)实验实施(第四周开始到第十五周)。

实验班每个同学在自己手机下载免费专业版悦跑圈软件,加入老师悦跑圈好友,根据老师要求:每周每次运动距离3000m,(10周10次3000m,每次3000m,也可以两周跑两次根据自己情况而定),时间规定30min内。运动场地:融智学院操场。老师可以每天监控自己学生参与运动情况以及和学生互动,回答学生在跑步中遇到一些情况,第十五周老师考评打分,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次数,每次3000m,每次消耗量差值不能大于5,运动场地以及路线。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班实验前后800m/1000m成绩对比分析

在实验开始 前一个星期,对实验班学生女子800m,男子1000m进行测试,满分30分,优秀(25~30分)。良好(20~24分),及格(18~19分)不及格(18以下)。实验结束时,对实验班女生800m,男生1000m进行测试,对比可以看出来,优秀率提高5.3%,良好率提高20.3%,降低及格率和不及格率。800m是速度和耐力的中长跑项目。可能是运动APP,监测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具体情况,把运动APP记录为期末成绩之一,激励学生课外参加锻炼,提高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

2.2 实验班与普通班同学的国家健康体质成绩对比分析

在期末最后一周课,随机抽查10个班的国家健康体质成绩与实验班学生成绩对比,数据表明,实验班成绩比普通班级好,出现良好优秀率提高很多,降低不及格率。因为运动APP符合学生心理要求,同时有预约功能,同学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随时随约时间、地点等。通过悦跑圈软件学生根据自己锻炼体会以及好的锻炼方法得到分享,为学生创造一个运动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运动,解决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问题。激发学生课外锻炼兴趣,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帮助很大。

2.3 实验班级与普通班级学生锻炼态度对比分析

根据《锻炼态度量表》这个量表主要有八个分量表分别是包括行为习惯、目标态度、行为习惯、主观标准、情感体验。表1表明,实验班学生与普通班级在锻炼态度上比较成显著,在锻炼态度上存在差异性,实验班对体育锻炼态度要比普通班级学生好。在维度上主要在行为态度,目标态度,情感体验这三个维度有显著差异性,实验班学生对待锻炼行为,目标,情感体验都发生改变。主要锻炼行为习惯,主观标准没有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一个学期时间比较短,对锻炼习惯培养以及主观标准还没有很大改变。

3  结论

(1)实验班期末成绩看,优秀和良好比普通班提高很多,学生身体素质方面也提高很多。运用运动APP,使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实施在课上课下都得到有效的监控,有利于巩固教学内容,提高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实验班学生锻炼态度比普通班级要好,自觉锻炼高,锻炼主观意识强。因此运动APP模式能够培养大学生自觉锻炼习惯以及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以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

(3)在实验中,利用悦跑圈APP软件,在功能上不全面,发现有些同学作弊,不能很好地检测出来。老师在平时监控中,操作麻烦,费时费力。建议运动APP的定位与计数准确度改善、增加更多智能化功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健身需求、佩戴安全、替跑管理漏洞等方面是今后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张欣欣,郭纯.高校课改中公体课的运动APP模式构建[J].中国武术·研究,2016,9(5):19-21.

[2] 于冬晓,刘宗超.运动类APP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促进作用[J].四川体育科学,2016,35(4):116-119.

[3] 刘传海,王清梅,钱俊伟.运动类APP对体育锻炼行为促进和体育习惯养成的影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14-120.

猜你喜欢

教学实验高校体育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组装课堂中的应用
基于“互动教学”理论的高职篮球教学实验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应用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具身教学应用于小学绘本故事课堂的研究
能否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