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演进、特点以及意义
2019-07-05李文倩孔园园
李文倩 孔园园
【摘 要】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坚持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变得更加重要。基于此,为了深入认识新型政党制度,从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以及其世界意义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历程;特点
新型政党制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日臻完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回顾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对新时代下继续坚持和发展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的一项重要成果,根据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轨迹,将其发展历程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1921-1948)
近代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由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兴亡危在旦夕,社会上各个阶层奔走呼号,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但都相继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挽救国家于危亡中的重任就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剥削,有着相同的奋斗目标,基于此在斗争中团结合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
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中国共产党和各民族党派先后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解放战争后期,为适应局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于1948年发布了“五一口号”,“五一口号”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拉开了序幕。
(二)形成阶段(1948-1976)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框架正式建立,但还需要相应的制度、法律和理论的支撑。1956年,党的八大在会议上将“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八字方针”正式确立,建立了中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框架。在“十年文革”期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遭受重创,各民主党派的地位下降,这一制度逐渐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但并未废除。
(三)巩固阶段(1976-2012)
1979年1月,小平同志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i邓小平的一系列关于民主党派的论断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多党合作扫除了思想障碍,并且为改革开放大浪潮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首次写入党章,这是政党制度制度化的重要里程碑。1993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它得到了法律的正式保障。2007年11月,《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公开发表,就围绕如何进一步增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了一系列系统性、创造性的论述,进一步促进了政党制度制度化发展。
(四)开拓阶段(2012至今)
中共十八大以来,多党合作事业取得新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再上历史新台阶,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要再接再厉,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要共同努力。
中共十八大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协商民主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应该推进协商民主向更大范围、更多层次、制度化方向发展。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联组会上首次提出新型政党制度一词。新型政党制度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入新阶段。
二、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
新型政党制度,不仅融汇了世界各国政党的优势,而且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组织下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政党制度。
(一)内部结构:稳定
新型政党制度的内部主体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这种构成模式是相对不变的。这种结构的稳定性是通过《宪法》中对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地位的规定实现的。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在1993年正式写入了宪法,这为新型政党制度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撑。其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在政党制度中的地位不会发生改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靠武力得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荆棘丛生的道路中践行中国共产党的担当才得到各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各民主黨派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并肩奋斗结下的深厚的友谊,早已成为成为生死与共的挚友,并且基于共同的政治基础和宪法的保障,各民主党派自愿接受中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一起共谋国家大事,书写了“众星捧月”的和谐画面,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二)代表利益:最广泛
西方政党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我国的新型政党则不同,它代表着最广泛人民的利益。首先,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工人阶级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谋福利的政党,始终秉持为民服务的信仰,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的主体中,无论是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还是无党派人士,他们都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他们是某一行业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想人民群众心中之所想,而且有敏锐的眼光,能够高屋建瓴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他们是最有能力代表人民群众意愿的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我国所有的政党不是剥削压迫阶级的化身,他们是人民群众的最佳代表者和忠实维护者,都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的利益,坚守自身的阶级立场,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后,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包含不同的民主党派,包含不同的阶层,能够尽可能把不同的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汇集起来,使各阶层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