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9-07-05刘长勉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创新意识创造力

刘长勉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尤其是针对小学教育,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以及动手实践能力。鉴于此,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创造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对创造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育模式 创造力 创新意识

创造力通常是指思维的活跃程度和发散性,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它往往以潜在的形式,或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以不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不为人们注意,这种潜在的创造力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开发,就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可以说,创造发明是人类劳动中最复杂、最具意义的一项活动,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都离不开富有才华和极具创造力的人才,人才之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创造力的竞争,因此,创造力培养就成为了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通过加强对创造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并最终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评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技的发展将直接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现阶段,创造力培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重视,将创造力培养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创造力包括创造潜能和创造能力,其中,创造潜能是人们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所在。创造能力是指人们在创新活动和创造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可以说创造能力是对创造潜能外化的一种表现,由于创造力的驱使,人们在创新活动和创造事件中产生独具特色的成果。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学生听、教师讲的被动填鸭式教学,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学生获得的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环境中,严重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思维的严重固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小学生如果缺乏创新能力,固守已掌握的知识,将会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创新能力,将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中所强调的重点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应用

语文是研究语言和文学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到听、说、读、写、译、编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常用的一门学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教学是传播我国悠久的文化知识,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通过健全自身的品格和提升主观能动性来实现自身价值。下文对创造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需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思维。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容易固化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因此,首先,需要摒弃以往被动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和个性化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智慧潜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大胆提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具体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小组,以学生为主导,教材为主源、活动内容为载体,建立师生之间的互动,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自由地表达内心情感,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互相提高,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

2.积极开展互动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积极开展互动性学习,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教师通过创立情境教学,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讨论,对问题进行探索和学习,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逐步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通过自发的学习和讨论完成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尤其是在语言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开展互动教学,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把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应用要联合起来,由浅入深、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也正是现代教育的关键所在,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的日常使用,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言语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是教授学生口头和书面语言应有的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创立情景,精心设问引导,帮助学生改变学习观念,正确理解创新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多参加创新活动,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主动和创造性地去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学校应改进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创新行为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完全把升学作为首要任务,学生往往会有很重的课业负担,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不得不通过题海战术固化自己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需要改进评价体系,切实减轻应试教育的压力,在学生的评价体系中,支持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让一些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勇敢的探索,并且相信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会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

三、结论

综上所述,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正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关注。由此可见,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持续学习的社会,因此,要求人们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努力实现自我发展和提高,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社会中获得先机。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然后详细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即应该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提供独立学习所需的技巧和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爱霞.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06) :164.

[2]红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 :62.

[3]杨扬.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培养[A].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

[4]陈冬宇.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才智,2018,(33) :26.

[5]任春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读与写,2017,(05) :167.

[6]邓德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三)[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8.2.

[7]高云芳.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九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5.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创新意识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