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探究

2019-07-05程丹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作文先导式应用策略作文

程丹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已经淘汰了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并应用了很多的创新的教学模式。其中,作文教学中的先导式教学模式,革新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属于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手段。对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内含及训练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高年级学生为例,提出了在小学阶段实行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  先导式教学模式 应用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已经淘汰了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并应用了很多的创新的教学模式。其中,作文教学中的先导式教学模式,革新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属于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手段。在此模式下,教师特别注重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在各种诱导方式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在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转向注重学生的书面语言的培养,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降低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在作文先导式的引导下,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度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并显著地提升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的同时,他們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并渗透于文字当中,使情感与文字实现较好的整合,提升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并保障他们学习写作的效果。本文对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内含及训练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高年级学生为例提出了在小学阶段实行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含义

所谓作文的先导式教学,是指在作文教学中,立足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并将他们身边的生活作为教学资源和素材,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为主的作文教学改革,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引入拼音、识字、阅读等教学内容与环节,并对他们进行想象、观察、创造、延伸、迁移等思维能力的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程序,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根据一定的教学逻辑进行重新编排,灵活掌握进度,不仅重要了知识与内容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训练内容

作文先导式教学的训练内容如下:一是进行说话的训练,主要针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让他们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仿照儿童诗或儿歌进行口头创作,观察图片练习说话等,通过这样的训练,使他们能够掌握句子的基础表达逻辑,从而学会自己能够说出语意完整的话;二是进行句子片段的训练,这主要针对二年级的小学生,让他们仿照某篇小短文,就一个练习点进行写作,练习的内容要立足他们的既有的生活经验与心理接受能力,精准地进行练习;三是进行动手写说的训练,这主要三四年级的小学生,通过让他们参加一些精心设计的课外活动,让他们通过动动手、动动脑的亲身经历,强化他们的生活体验,并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并写出来;四是进行阅读与写说的训练,这主要针对高年级的小学生,让他们把自己读过的或者是喜欢的读物,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并表达成文,掌握写作所需要的第二素材。

三、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模式,由于特别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并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思维相对开阔和自由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这种教学模式,尤其对高年级的小学生的促进作用更大。

1.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学生在人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一项生活与生存的技能,而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助益学生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的显著提升,可使其养成良好的写作思维与书写作文的习惯。在以往的教学方式当中,教师会通过命令或者任务的形式对学生布置任务,这样的授课过程会使学生对作文感到反感,减少学习的兴趣。现在利用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对书本中的知识内容更加深入而灵活的,在练习与训练中对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进行了极好的强化,并引入课外的知识内容,实现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这样的教学与学习的过程,可激发与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觉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自觉地积累写作的素材,并在此过程中提升他们对外界的了解和认知,还能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有意识地丰富与拓宽自己的生活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的生活感受与体验,积累下有温度与人文气息的习作素材。

2.通过作文先导式提升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作文本身就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作文的写作产生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对学生作文兴趣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利用课外阅读的形式,帮助学生不断地提升作文教学的趣味性。其中,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从古至今的文学发展史,带领学生欣赏名篇佳作等,并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章层次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其能够对自身的写作技巧进行反思和提升,锤炼自己的写作技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名著等书籍,引导学生进行海量阅读,以便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思悟能力、语感等进行培养。学生只有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或者实现与作者的对话,才能实现对生活与人生更加深刻的感悟与体会,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并累积良好的作文素材。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点拨,对学生的作文兴趣进行启发,使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喜欢作文。此外,还要对学生说和练的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以及思维表达出来。在授课当中,要鼓励学生多发言,并鼓励学生使用连贯性的描述语言,简洁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其中对于作文素材的累积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教学过程,并且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3.利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日常授课模式当中,还可以帮助学生将自身的合作能力及学习能力进行提升。利用合作学习,学生之间会相互帮助,并产生一定的默契,使学生懂得如何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利用合作和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愿意主动在他人面前踊跃发言,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自信。此外,教师要对一些不善言谈,性格孤僻的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使其愿意加入到小组讨论当中。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还可以使学生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同时,教师也可将自身的职能进行转换,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增进彼此间的感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表达能力。

4.应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随时随地练习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非常注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以便学生能够构建良好的社会意识。通过对生活方式的体验,可以使学生在社会、家庭乃至学校三为一体的授课环境中实现学习能力的强化,拓展他们的学习渠道,从而帮助他们产生多种创作思路,体会作文的魅力,养成随时随地进行构思与创作的习惯。在日常授课当中,还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作文情感进行获取,并予以适当的练笔。例如,在学生参加完一次集体活动之后,可以让学生写作一篇练笔,表达自己在这次活动中获得的感受,学习到的文化知识,等等。又如,在度过一个周末之后,可以让学生写自己是怎样愉悦地度过这个周末的,这样的过程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生活的美好进行感悟,还能使写出来的文章富有情感,真实而生动。通过随笔的方式,切实地将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行提高,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授课当中,利用作文先导式的授课方式,可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强调突出,使其对作文练习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因此,对于这种授课方式的应用,教师还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总结,以便该教学模式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帮助学生提升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方展画,庞红卫.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探索,2009,(04).

[2]张婧祎.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 :117+160.

[3]肖菁敏.“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03) :54+56.

猜你喜欢

作文先导式应用策略作文
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