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谐师生关系对教学的影响
2019-07-05刘军
刘军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对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组成及建立,以及在师生间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对教学的有益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论证了和谐师生关系对教学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影响 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等诸方面进行的动态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协调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所谓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育的主客体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和谐师生关系组成的要件
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腔热情鼓励和肯定学生,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
师爱是师德之魂,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必须从教师自身做起。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首先要热爱所从事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也是教师教学艺术和智慧的重要源泉。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以爱为本,给学生多一份尊重和信任,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境界。有了爱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鸣,才会达到教与学的同步及互补。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平等、在交往活动中民主、在相处氛围上融洽的体现;是平等民主、尊师爱生的新型人际关系,它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信心,更好的发挥学习潜能。
和谐的师生关系不等同于完全放任学生学习的监管和引导,师生间平等、民主、宽松的关系,其根本目的还是给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宽严有度,对学生严格要求才是真正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因素
1.相互认可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以相互认可为前提。多年来,在“师徒如父子”“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尤其是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一些教师中仍然存在。他们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和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片面的以管代教,以堵代疏。在教学中藐视学生,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对待学生处处“严”字当头,这种观点不但在教育界有较高的认同,而且许多家长对教师的过分严格表示理解,认为这是為了学生好,这种传统的“严师出高徒”式的不平等的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师生间产生诸多不和谐。师生间缺乏相互了解,造成学生的自我封闭或逆反心理,从而对教师乃至所教授的课程产生抵触情绪。
2.教师教育方式和态度的影响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个性发展起什么样的作用,往往就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态度,仅仅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单纯接受者,在教学方式上实行教师高高在上,处处体现着师道尊严,把学生当作教学中严格管教的对象,这样专横的教学方式只会造成师生关系的对立与紧张。同样,在教学中采取对学生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撒手不管的态度,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作法,这种方式下的学生会因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而逐渐迷失学习的方向,丧失学习的兴趣。
3.师生交往空间的影响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师生间相互接触时间、空间、频度、深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师生之间的距离越小,接触越频繁,就越容易相互吸引,相互了解。有的教师会认为如果主动的与学生进行交往,就会有损教师的尊严。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会有意无意地疏远学生,不积极主动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把与学生的交往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人为地限制了师生之间情感的相互沟通。这样一来,在师生间出于某种原因产生的误会和冲突就不能得到及时的疏通和解决,形成了师生交往的障碍。
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1.教师的自我完善
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使学生从心里敬佩老师,愿意和老师分享他的快乐与痛苦,这才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仪表,温文而雅,还要有较渊博的知识、善良正直的人品、爱岗敬业的师德。为此,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学生对教师的第一次课的印象,往往对随后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影响很大。如果教师的第一次授课非常成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就会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对以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另外,教师还要注重自身文化修养,在教学活动和日常交往中,处处为人师表,塑造美的、健康向上的形象。教师只有依靠自身渊博的学识、德才兼备的表现,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强的感染力。
2.采取民主的方式进行教学和管理
作为教师在平时要充分发扬民主。中职学生已能对周围事物有了一定的看法,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而不能以我为主,要允许他们说,允许他们做,教师要适当的指导,适当的鼓励,发扬民主,才能使师生真正互相理解。教师过于的集中,学生就会有意见,有看法,要么抵触,不买账;要么惟命是从,消极心态,不利于学习,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轻松、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以身作则,对待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心指导、真诚帮助,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师生关系才能和谐、轻松愉快、学习气氛才能浓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较好的表现。
3.增强师生之间的交往空间和频度
首先,通过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训、道德伦理的教育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其次,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要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对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热心给予帮助,让学生感受到真挚的关心和帮助。
4.注重个性,多一点欣赏
被教师欣赏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对教师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可供欣赏,教师的欣赏和期待不仅可以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5.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
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坏与否,一方面会通过教师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之中,另一方面会通过家庭教育这一渠道影响到学生,进而对师生关系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积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尊重和理解家长、与家长充分合作,与家长建立起和谐、健康的“合作式”关系,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总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主导面在教师。我们必须要提高教育思想、教育能力、教育态度和专业技能,并探索相关的规律、途径和方法,用“心”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使教育工作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