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完全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2019-07-05张雯袁皓琪杨英
张雯 袁皓琪 杨英
【摘要】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完全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人员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且符合入组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系统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完全管理模式,根据患者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依从性来评估本次研究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完全管理模式運用至医院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工作中,可进一步改善护理质量,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护理管理; 完全管理模式;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4.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4-0-02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证明,我国肺结核患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新发人数高达100万以上,在肺结核疾病中,最为常见的是多重耐药结核病,该疾病主要是指患者对于治疗结核类药物出现耐药性,进而成为难治性肺结核症状,加之该疾病的治疗周期较长,药物治疗费用高,对患者个人及家庭而言,大大增加了心理及经济负担,最明显的是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受到影响,治疗效果不理想。常规的护理仅仅是患者在院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出院前,给予患者出院指导,整个护理措施不连贯,进而影响护理效果;安全管理模式是将护理干预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包括患者回到家中的治疗也进行护理干预,对于多耐药性肺结核患者而言,是一种可以获得理想治疗效果的护理干预模式。本次研究中,从2016年3月-2018年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系统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完全管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人员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上对于耐多药肺结核疾病的定义与标准;(2)患者所有临床资料齐全;(3)无其他需要临床干预的严重疾病。排除标准:(1)同时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癌症、慢性感染性疾病等;(2)研究人员评估患者的依从性,认为患者的依从性较差;
(3)患者精神状况差,意识状况较差,无法进行有效沟通;(4)患者不愿参与。采用随机系统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45~75岁,平均(60.83±4.92)岁,
病程1~5年,平均(2.57±1.84)年;观察组中,男33例,女
27例,年龄44~76岁,平均(60.38±4.52)岁,病程1~5年,平均(2.18±1.8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的批准,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完全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完全管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牵头,选择科室高年资且职称在中级以上的护士作为小组组员,对于所有的小组成员,均给予针对性的系统化培训,让其知晓如何对患者进行完全管理,每周、每月定时上交小组管理报告,包括患者依从性、生存质量等评分量表。在收集好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后,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治疗及护理方案[1]。(2)安全药物管理。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详细的讲述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在讲述的过程中,应让患者及家属知晓,整个治疗过程中,遵医嘱按时用药对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讲述药物的名称、每日用法用量等,同时应与患者讲述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让后患者有心理准备;对于病情加重或者好转的患者,可邀请科室医生与小组成员共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探讨,酌情的调整用药方案以及护理方案[2]。(3)完全基础护理。由于患者的个体存在差异,导致药物吸收过程中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导致治疗效果也不同,护理人员应让患者每周进行一次血常规、血生化常规检查,每个月返院复查痰涂片,每3个月进行胸部X线检查,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小组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检查结果,为患者制定护理管理方案[3]。(4)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可采取一对一面对面式的沟通的方式,与患者讲述肺结核疾病的临床表现、对自身的危害及各种传播途径,让患者知晓如何处理痰液、如何进行消毒处理等,在进行健康宣教的同时,可让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在出院前,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实施出院前健康宣教,再次叮嘱患者应遵医嘱按时用药,注意饮食,同时护理人员也可通过微信平台与患者进行交谈,以便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状况,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用药[4]。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护理满意度评分 研究人员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制定一份让所有患者进行评分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评分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的各项护理操作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态度、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等,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越高。
1.3.2 生存质量评分 护理人员采用肺结核患者专用的生存质量评分表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健康教育进行评分,每个条目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意味着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
1.3.3 依从性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评估,包括患者是否遵医嘱用药、是否出现漏服药物、是否擅自更换药物等,遵守其中两项即视为依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