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效果分析

2019-07-05李艳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综合护理

李艳

【摘要】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86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得到改善,且试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综合护理; 突发性耳聋; 耳鸣; 负性心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2.0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2-0-03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是指突然发生,且原因不明的神经性听力损失,多发于中老年人群[1]。突发性耳聋患者会出现单侧或双侧听力下降,耳部伴有堵塞感,同时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等临床症状,且多数突发性耳聋患者会同时出现耳鸣症状,对患者的听力功能造成严重损伤[2]。由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听力受到损伤,交流也会出现障碍,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治疗和康复,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经临床研究表明在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4]。本文主要研究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治疗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86例,纳入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并确诊为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排除标准:伴有耳科器质性病变或者先天性耳聋的患者;伴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伴有严重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试验组患者男24例,女19例,年龄42~75岁,

平均(58.43±5.22)岁;病程为4~18 d,平均(10.63±2.01)d;轻度耳聋患者8例、中度耳聋患者10例、重度耳聋患者12例、极重度耳聋患者13例;单侧耳聋患者32例,双侧耳聋患者11例。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20例;年龄43~76岁,平均(59.66±5.59)岁;病程为4~19 d,平均(11.14±2.23)d;轻度耳聋患者7例、中度耳聋患者11例、重度耳聋患者13例、极重度耳聋患者12例;单侧耳聋患者31例,双侧耳聋患者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相关护理和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方法为给予患者常规的药物和高压氧治疗,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帮助患者病情快速好转。

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由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发生,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伤害,患者多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无了解,因此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的和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讲解有关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措施,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同时给予患者合理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消除负面心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饮食护理:在患者病发后,护理人員要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嘱咐患者多摄取清淡、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食物,并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耳部神经的刺激。(3)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经常对病房进行通风、消毒,保持病房内的环境干净、卫生,同时要保持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处于适宜的范围内,以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情,有助于病情的好转。(4)睡眠护理:当患者长期处于耳鸣状态下,精神会出现衰弱,并伴有头痛、兴奋和头晕等临床症状,其睡眠质量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快速进入睡眠,比如放一些轻音乐,缓解患者的情绪和神经,帮助其睡眠。

(5)理疗和按摩护理: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理疗和按摩的方法,让患者及其家属经常对患者的耳部进行按摩,促进周围的血液循环,进而有效改善病情,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6)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每种药物的用量、用法和作用,使患者能够认知到坚持用药的好处,使患者能够坚持服用药物。(7)出院护理: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要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充足,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使其情绪处于过激的状态,并嘱咐患者定期对病情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负性心理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

1.3.2 评价标准 负性心理:采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的听力提高30 dB以上;好转:患者的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患者的听力提高15 dB以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在患者出院前,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让患者填写,然后统计。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对研究数据采用SPSS 2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性心理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得到改善,试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67.44%(2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42/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同时也需要面对更快的生活节奏和更大的生活压力,导致人群中出现多种疾病[5]。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且逐渐呈年轻化趋势,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发生与患者长期睡眠质量不足、病毒性感染、过度疲劳、情绪波动较大等原因有关,特别是当人们长期处于较大的精神压力下,容易出现耳部疾病[6];当人们处于激动或愤怒状态时,大脑神经调节功能会出现紊乱,进而导致耳部缺血,对听力造成伤害[7];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此病易发展为重度耳聋,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双重打击[8]。现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但突发性耳聋伴耳鸣属于突发性疾病,患者的心理也会在短时间内受到较大伤害,使患者不能很好地接受治疗,从而影响病情的康复[9]。

经临床研究表明,在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10]。本文对选取的43例试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通过给予患者合理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可以使患者对疾病有足够的认知,从而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和陌生感,同时给予患者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患者消除焦虑和抑郁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给予患者饮食护理,使患者摄取足够的能量,提高身体素质,有助于病情的康复[11];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能够减少患者出现感染的概率,并能保持患者的心情愉悦,有助于病情的康复;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可以使患者的精神得到足够的放松,进而使病情得到明显缓解;指导患者对耳部穴道进行按摩,可以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能够有效提高听力,促进病情好转[12]。

經过本文研究得出,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得到改善,试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44%(2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42/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武慧.综合护理对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情绪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125-126.

[2]高桃美,王莲凤.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6):56-57.

[3]翟艳艳.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在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负面情绪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10):76-77.

[4]刘艳,刘慧巧,陶静.预见性告知护理对改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状态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50-152.

[5]陶海霞,王磊.实施护理干预对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2):123-124.

[6]刘艳.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213-214.

[7]伦杰,张亚楠,薛建军.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6,22(3):198-202.

[8]孟英超.心理护理用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效果分析[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1):2125.

[9]李海燕,袁翠云,杨芬.护理程序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8):86-88.

[10]黄春燕,伍美容,杨淑娟.优质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2):72-73.

[11]谭莉娟.集束化护理对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OL].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27-28.

[12]张学红,梁小微,王鸿梅,等.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对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7,23(3):514-517.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综合护理
突发性耳聋的流行病学调查
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突发性耳聋120例疗效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甲钴胺对6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症状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