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负压、低负压以及零负压引流对宫颈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9-07-05李新宇沈孟荣张启明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拆线渗液换药

李新宇 沈孟荣 张启明 雷 雨

宫颈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常由于分娩次数过多、性生活紊乱、早婚、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等因素而引发宫颈部位癌变,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1-3]。子宫广泛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临床上治疗宫颈癌的标准根治术式,但该手术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广泛的宫旁组织、膀胱、髂血管、输尿管、盆腔淋巴结以及肠道等盆腔重要脏器,造成的创面较大,术后淋巴管渗液以及盆腔创面渗血较为严重,因而,患者术后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近年来,负压引流技术作为一种治疗创面的新技术而逐渐应用于临床外科切口感染或裂开和严重软组织挫裂伤等疾病中,且治疗效果较为满意[4]。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高负压、低负压以及零负压不同负压引流强度对宫颈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5例宫颈癌患者,患者均无肝脏疾病且肾功能健全,排除术前出现组织感染患者、先天性免疫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21例,年龄33~67岁,平均 (45.92±7.38) 岁;皮下脂肪厚度平均 (3.27±1.42) cm;体质量指数平均 (30.29±4.25) kg/m2。B组22例,年龄33~68岁,平均 (46.17±6.95) 岁;皮下脂肪厚度平均 (3.24±1.38) cm;体质量指数平均 (30.15±4.37) kg/m2。C组22例,年龄32~68岁,平均 (45.13±6.24) 岁;皮下脂肪厚度平均 (3.19±1.58) cm;体质量指数平均 (29.57±5.12) kg/m2。3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3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均采取自然对合处理。A组患者未进行负压引流,术后引流管接引流袋,放置在床旁,并且使其高度低于切口水平,采取腹带进行加压包扎3 d。B组患者采取低负压引流,C组患者采取高负压引流,B、C组采用可调节负压治疗仪开展辅助治疗,B组负压设置为-3.325 kPa,C组负压设置为-6.65 kPa。术后常规采用腹带进行加压包扎。当患者的引流液每天小于5 ml,而且引流液较为清亮时,可以将引流管拔除。采用可调节负压治疗仪开展辅助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3组患者的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1 d和术后3 d的切口渗液引流量;②比较3组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拆线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③使用酶联免疫法对3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3 d引流液中的TGF-β、PDGF水平进行检测,试剂盒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3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和切口渗液引流量比较

B组和C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3 d的切口渗液引流量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且C组明显低于B组(P<0.05),见表1。

表1 3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和切口渗液引流量比较

注:*为与A组相比,P<0.05;#为与B组相比,P<0.05。

2.2 3组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拆线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3组的平均换药次数、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B组和C组的平均拆线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且C组明显短于B组(P<0.05),见表2。

表2 3组的平均换药次数、平均拆线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注:*为与A组相比,P<0.05,#为与B组相比,P<0.05。

2.3 3组引流液中TGF-β、PDGF水平比较

B组和C组术后3 d引流液中TGF-β、PDGF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C组明显高于B组(P<0.05),见表3。

表3 3组引流液中TGF-β、PDGF水平比较

注:*为与A组相比,P<0.05,#为与B组相比,P<0.05。

3 讨论

中国的临床妇科疾病患者中,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我国每年大约有3万名女性死于子宫颈癌,并且患者的年龄更趋年轻化[5-6]。临床上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手术操作难度较高,时间普遍较长,会对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创伤。宫颈癌患者常常伴有高龄、肥胖、低蛋白血症和恶病质等,会对术后切口的愈合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腹部手术患者[7-8]。宫颈癌手术患者较为常见的切口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以及切口脂肪液化,一直是临床医疗工作中较难处理的问题。

负压引流技术作为一种简单、高效和经济的物理疗法,主要通过使用生物半透膜对手术创面进行封闭,然后利用负压机所产生的负压,使手术切口部位的血液循环速度明显加快,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发挥减轻水肿、引流、减少污染以及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能直接有效地加快切口的愈合速度。多项研究表明,负压引流技术能显著降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切口愈合的速度[9-11]。本研究发现,B组和C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3 d的切口渗液引流量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且C组明显低于B组(P<0.05);3组的平均换药次数、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B组和C组的平均拆线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且C组明显短于B组(P<0.05);表明与低负压以及零负压相比,高负压引流更有助于促进宫颈癌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术后切口渗液引流量,降低拆线时间。分析认为,在高压状态下,通过持续地或者间歇地在手术切口的创面部位产生明显低于大气压的压力,可以及时清除宫颈癌患者引流区内的坏死组织以及渗出物,有助于促进患者局部的微循环,使组织水肿的消退速度大大加快,从而有效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使组织修复加速。

当机体出现伤口时,凝血块会快速将出血止住,并且血小板会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其中最为主要的为TGF-β以及PDGF,可以有效刺激邻近结缔组织中细胞的生长[12]。本研究发现,B组和C组术后3 d引流液中TGF-β、PDGF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C组明显高于B组(P<0.05)。表明高负压引流能显著促进创面局部组织TGF-β以及PDGF水平的升高,从而有助于肉芽组织和创面纤维组织发生增生,加速手术切口的愈合。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在持续的低压状态下,高负压引流可以通过快速清洁创面、保持创面和创面周围组织的湿润环境、消除局部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加速细胞增生等作用机制促进创面发生愈合。

综上所述,与低负压以及零负压相比,高负压引流更有助于促进宫颈癌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拆线渗液换药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应对方法的研究进展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拆线
拆线
聚酯泡沫敷料应用在PICC穿刺部位渗液的疗效观察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