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则热点时事素材多维解读
2019-07-04孙俊强
孙俊强
“拾荒妈妈”用爱完成“伟大托举”
陈 辰
今年70岁的张哲爷爷告诉记者,张哲5岁时,妈妈因突发急病去世,爸爸也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家里只剩下年迈的爷爷,生活陷入了困境。在镇、村妇联牵头开展的“爱心妈妈”结对贫困女童活动中,与张哲同村的“爱心妈妈”厉正香走进了张哲的生活。
然而厉正香自己的日子过得也不富裕。年过五旬的她没有固定工作和固定收入,靠拾荒、收废品、捡垃圾生活。条件如此艰苦,她坚持省吃俭用为张哲交学费、送爱心。整整12年积累起来的钱款,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她本可以用来给自己买漂亮衣服、出去远行,甚至可以用于购买房子、车子……但是,在个人享受面前,她选择的是“大爱”。
“金钱至上”终究抵不过“大爱至上”。相比奢侈的生活,乐于助人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九层之塔,始于垒土”,如果每个人都能让金钱发挥出最大价值,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减少许多因为贫困而遭受痛苦的人,用爱心托举起他人光明的未来。
(摘自2019年8月22日河北新闻网)
多维解读
1.奉献。拾荒妈妈厉正香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是她放弃个人享受,选择了大爱,省吃俭用资助贫困女孩,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她无怨无悔。“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正是她这种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2.高尚。莎士比亚说过:“慈善是高尚人格的真实标记。”拾荒妈妈厉正香只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的普通一员,并不富裕的她决定资助贫困女孩的时候,就注定了她的不平凡。她的高尚行为令人敬佩。
3.价值。人生价值的大小,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拾荒妈妈厉正香作为社会中普通的一员,照顾贫困女孩,在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适用话题】奉献 高尚 价值 爱心 慈善……
传播爱的星火 开出道德繁花
艾佩韦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9月5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作出重要指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何为道德?诗人雪莱曾一语道破道德的真谛: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不论是敬业奉献的标杆、见义勇为的先锋,还是诚实守信的榜样、孝老爱亲的典范,归根到底都是“爱”的化身。他们爱家为国、爱岗敬业、爱己及人,在社会播下崇高道德的火种。榜样在前、见贤思齐,我们要对标学习,内化道德模范精神,传播爱的星火,让社会开满道德之花。
学习爱家为国,厚植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是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坚守为核武器事业奋斗终生的信条,主动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条件,毅然回国,带领科研人员完成了几十项核武器试验,把自己毕生心血和才智倾注在为国家构筑核盾牌上,他是热爱祖国、奉献人民的典范。学习道德模范,就是要学习这份深厚的爱国情怀,珍爱脚下的这块土地,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把强国志落实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具体行动中,始终为国家强大而砥砺奋斗。
學习爱岗敬业,传承奋斗精神。奋斗精神,既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全国道德模范身上最闪亮的精神特质。而传承奋斗精神,最有效的行动就是爱岗敬业。作为扫雷战士,杜富国敢于担当,先后进出雷场1000余次,累计排除爆炸物2400余枚,最终为掩护战友被待清除的手榴弹炸伤,失去双眼和双手,用鲜血诠释了爱岗敬业的奋斗精神。学习道德模范,就是要把这种奋斗精神传承下去,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勇攀高峰、锐意进取,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用砥砺奋斗的姿态、久久为功的坚持和突出的工作业绩成就事业、推动发展。
学习爱己及人,培养高尚情操,传递爱己及人的火种,“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己及人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道德模范的具体行动。马旭,我国空降兵部队第一代女空降兵,60岁离休后,悬壶济世,为贫苦百姓义诊。在暮年之时,更是耐住清贫,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无偿捐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守住心灵的高贵。学习道德模范,就是要把这份爱己及人的高尚情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心中时时刻刻装满他人,始终崇德向善、传播良善,用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星星之火却可以燎原。当传播爱的星火成为更广大民众的行动自觉之时,道德之花必将盛开,用文明的雨露滋润社会。
(摘自2019年9月9日“湖北文明网”)
多维解读
1.榜样。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评选道德模范,就是要通过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将榜样的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越来越多的人都自觉向榜样看齐,社会的文明程度必然大幅提升。
2.道德。社会前行需要道德的力量,美丽中国需要道德的滋养,只有以德为先、修德立身,才能贫而不贱、富而不骄,这既是个人的一种道德情操,也是国家的一种精神气质。
3.才与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品德是才华的统帅,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而在道德上有瑕疵,那么他所有的才华都会随之崩塌。
【适用话题】榜样 道德 才与德……
坐飞机脚蹬机舱,网络监督当捍卫文明
然玉
8月7日,有网友称,节目主持人涂磊在乘飞机时,用脚蹬着机舱。涂磊回应,他录节目一站就是一整天,腿部有轻微静脉曲张,医生说要把腿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当时在旁边没人的情况下,换了一次性拖鞋抬脚。他表示,此举确实不雅,接受公众监督,“是错就认,对不起。”
“乘飞机脚蹬机舱”尽管不是大是大非问题,却仍极大冲击了主持人屏幕里所建构的形象。事件闹大之后,当事人迅速灭火。诸如“静脉曲张,抬腿回血”的回应,似乎颇能自圆其说;而“是错就认,对不起”的态度,也是真诚恳切了。
的确,“坐飞机脚蹬机舱”之举不妥,但此事争议的焦点其实在于,这一做法,到底是什么性质,是多大程度的“坏行为”?有网友说,“公务舱第一排穿拖鞋顶墙难道不是常规操作”……对于这种做法,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但很多时候,那些在生活中常有瑕疵的“差不多先生”,往往会以完美主义逻辑去看待与要求他人——试问,我们是否对名人太苛刻,对他们的“过错”太亢奋了呢?很长时间以来,公共人物热衷以各种方式堆砌人设,而大众则执着于收集各种蛛丝马迹将之拆穿。双方你来我往、互有攻防,共同贡献了娱乐产业永恒的谈资。
我们谈论“主持人坐飞机蹬脚”,到底是为了倡导文明与修养,还是只是为了享受“鞭挞名人”的快感?舆论的焦点集中于涂磊,而非“乘飞机礼仪”,这本身就是令人遗憾的。
唏嘘“涂磊也就那样”,与探讨“坐飞机应该怎样”,完全是两回事。此前很多次,网友们逮住公众人物细枝末节的“过失”穷追猛打,但之后,并没能将其转化为被普遍遵守的文明共识与行为规范。当批判名人“不文明”不能提升文明时,所谓的“热议”本质上还是一种八卦式喧嚣。有意义的网络监督,除了指责他人,也应包含自我启发的一面。投入太多热情“对人不对事”,从不会让状况改善。
坐飛机脚蹬机舱的涂磊,的的确确做错了。作为当事人,他除了解释、道歉,也许再也无法做得更多。然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是不是真的能以此为鉴,以同样的标准文明乘坐飞机呢?
(摘自2019年8月9日“光明网”)
多维解读
1.素质。如果以素质来定论的话,涂磊在飞机上的行为可以说是没有素质的行为。将脚蹬在飞机舱上,这样的行为,不仅不美观,还会给人一种懒散的印象,对于他自己的人设、形象有很大的影响。
2.责任。公众人物要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要起正确的引导作用,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好。身为公众人物,涂磊不仅没有在公众场合做出正确表率,反而做了错误示范,实在不应该。
3.文明。文明需要积累,更需要身体力行,如此,才能把心中的善意和令人震撼的道德感化作真实的力量。也许每一个“我们”,都像小水珠那样微不足道,文明的长河却正是由一个个“我们”汇集而成。
【适用话题】文明 素质 责任 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