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悬疑丛生添魅力

2019-07-04唐惠忠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9年10期
关键词:王叔包工头小刚

唐惠忠

点  击

电影“悬念大师”梅里美对“悬念”有经典的诠释:“我在影片中放置的定时炸弹,它一刻不爆炸,观众的心就一刻放不下来。”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如果作者能在小小说写作中不断地设计出扣人心弦的悬念,就可以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神奇构思效果,使读者产生追根究底的强烈阅读兴趣。

方法指津

所谓“层层设疑”,就是连续设置悬念,不加解答,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多为篇末处)彻底交“底”。这种手法一般包括三个环节:一是设下“谜面”,即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把读者置于悬念之中;二是发展悬念,即利用“悬”而有“念”的因素,使读者急于求解;三是拨开密布在读者心头的疑云,即揭示“谜底”,让读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艺术上的享受。

比如有篇小小说写“父亲”,通过四个似乎滑稽的生活化的场景式对话,描写儿子好奇父亲与光头明星贝克汉姆、光头笑星陈佩斯屡屡进行形象对比,围绕“哪一个更帥”这一主要问题,引出玉树临风有着乌黑头发的父亲却理了个光头,为父亲的化疗作伏笔,写出了父亲的乐观豁达,写出了男子汉的勇敢,更写出了父亲对孩子的浓浓深情。故事扣住“好奇”,让“好奇心”贯穿始终,文章结尾只有两句话:“一年后,老爸去世了。妈妈说,‘你老爸一年来一直在化疗。”它让我们知道,前面所有的细节都是为了这个结尾,于是前面看似啰嗦的文字全都焕然生辉;悬念终于解开了,然而结果是如此让人痛彻心扉。

美文鉴赏

包工头的儿子

岳  勇

二哥是包工头,但手下无一兵一卒,既没工程队,也没有工人。他主要靠关系接些工程,再转手发包给其他小包工头,从中赚差价。凭着玩“空手道”的功夫,没几年时间,二哥富起来了,买别墅、买小车,连老婆也换了几茬。

可二哥始终有一块心病,那就是他儿子,也就是我侄子——小刚的学习成绩。小刚念小学,每次考试,没有一门功课及格,成绩一塌糊涂。二哥给他请了好几个家教,也没把成绩提上去。为这事,二哥常打电话向我诉苦。

最近一段时间,小刚迷上了网络游戏,每天放学后,就往网吧跑,不玩到深夜不回家。发展到后来,小刚竟然偷偷逃课去打游戏。老师到家里来告状,二哥才知道这事,抓起小刚一顿狠揍。但小刚挨完打,第二天照样去网吧。

二哥没法子了,只好使出了狠招,就是扣发小刚每天的零用钱。手头没钱了,看这小子还怎么去网吧玩游戏。谁知没了零花钱,小刚照去不误。这小子宁愿饿肚子,也要把早餐钱和中午在学校用餐的伙食费省下来,去打游戏。

二哥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气得直咬牙。从此,二哥连给小刚的早餐中餐伙食费都停发了。早上让他在家里吃,中午接他回家吃午饭。小刚的经济来源完全被掐断,再也没钱去网吧了。

可没过多久,二哥发现小刚又开始逃课,且频繁进出网吧,玩得不亦乐乎。二哥恼火的同时,也纳闷:我完全掐断了他的经济来源,这小子哪来的钱?难道是偷的?

二哥越想越觉得事情严重。这天晚上,他把小刚从网吧拎回来,拿起一根拖把棍子,喝令他跪在地上,老实交待上网的钱是从哪里搞来的。

小刚不肯说,二哥就越发觉得可疑,又是一顿揍。小刚架不住,哇哇大哭起来:“别打了别打了,我说我说。”小刚抹着眼泪说:“我上网的钱,不是偷来的。”

二哥问:“那是抢来的?”

小刚摇头:“也不是抢来的。”

二哥不耐烦了,问:“那到底是怎么来的?”

小刚说:“现在学校都时兴花钱请人代写作业,那钱是我帮同学写作业赚来的。”

二哥差点气岔了气,挥起棍子又要打:“臭小子,吹牛不上税,就你那水平,也能帮同学写作业?”

小刚说:“我成绩不好,不能帮同学写作业。我把同学们不会做的作业都承包下来,然后再发包给成绩好的同学做,我从中赚一部分差价……”

二哥听了,半天没说上话来。

(选自《襄樊晚报》)

赏 析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可能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很多时候,踩着自己脚印走过来的往往是自家的孩子。《包工头的儿子》警示为人父母者:修正行为,先从自我做起。文章以“二哥恼火的同时,也纳闷:我完全掐断了他的经济来源,这小子哪来的钱?难道是偷的?”“二哥差点气岔了气,挥起棍子又要打:‘臭小子,吹牛不上税,就你那水平,也能帮同学写作业?”逐层设疑,及至“我从中赚一部分差价”道出原委,回扣开篇的“他主要靠关系接些工程,再转手发包给其他小包工头,从中赚差价”——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构思绝妙!

自主演练

人生就像学算术,加法过后是减法。

减去心灵上的沉重负担,减去一些奢侈的欲望,减去没有价值的身外之物——热闹的生命里有许多不堪承受的东西,需要减法。所以人生做好减法,是很复杂高深的生存技巧和学问。

请以“生活中的减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用好“层层设疑法”。

学生佳作

生活中的减法

刘文生

王叔是我的邻居,以卖瓜为生。他有一手绝活:卖瓜从来不用秤,用手一托,瓜的重量就出来了。起初人们都不相信,争相用秤来验,可是,他从未失过手,人们都说神了!我当初也觉得有点悬乎,可到头来也不得不心服口服!

前一阵子,学校搞“一对一”的学习大比拼,我毫不犹豫,在目标栏里写了年级第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拼命学习,连钟爱的电脑也封存柜中。挑三更灯,起来背书;熬五更夜,攻克难题!连节假日也变成了用来查缺补漏的黄金时段!按理说,我的成绩应该突飞猛进,让老师目瞪口呆才是,可谁想到,成绩单发下来,我不但不是年级第一,就连班级第一也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

一时间,我感到无所适从,整天恍恍忽忽!老爸看我垂头丧气的样子,便对我说:“走,我陪你出去散散心!”

一路上,我滔滔不绝地倒着苦水,老爸也深表同情。突然,他提议到王叔那儿去买个瓜解解渴。我顿时来了精神,不知不觉,就到了王叔的瓜摊前!王叔见到我们连忙打招呼:“老牛,小牛崽学习还不错吧?”老爸笑骂道:“甭提了,我这不就是为了给这小崽子解闷才来你这儿的嘛!”我挑了一个瓜递给王叔,王叔单手一托:“六斤七两!”我还是习惯性地把瓜放在电子秤上验一验:“哇,王叔,你真厉害!”

这时,老爸從怀里掏出两张“老人头”摆在摊前!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买个瓜哪用得着这么多钱?老爸开口道:“兄弟,你要是把我手中的这个瓜估准了,这二百块就是你的了,你敢不敢!”众人一看有戏,“呼啦”围了过来,起哄声一浪高过一浪:“应了,拿这钱请我们喝酒去!”王叔本来还在犹豫,可被众人这么一激,就应下了!老爸递过瓜,王叔先用单手托托,好像为了保险,又用双手托托,众人催他快报斤数,可他就是不开口。他不断交换着手,甚至摸起了后脑勺,斤数就是报不出来!“王叔,这可不是你一贯作风啊!”我诧异道。王叔的脸憋得通红,最后硬着头皮说:“七斤半!”我把瓜放到电子秤上一验,“啊!”大跌眼镜,整整相差一斤!“哦!”众人一哄而散。

回家的路上,老爸笑着问我:“你知道他今天为什么没估准?”“你耍手段了?”我问道。“不是。”老爸语重心长地说,“是他自己把自己打败了!面对着二百块钱,他有了欲念,正是这精神上的负担导致了他的失败!”老爸望着一脸惊讶的我:“小子,你又何尝不是如此啊!”

突然间,我如醍醐灌顶!在那天的日记中,我这样写道:“世上牢笼无数,但最难走出的是自己的心笼!对此,你要用好生活中的减法。只有减去了缠绕在心头的杂念,你才能心无旁骛,一身轻松地做好你真正应该做的事!”

好一个生活中的减法!

点 评

本文的最大亮点在于“戏中戏”的叙事结构——在“我搏年级第一”的故事中又融进了“老爸与王叔打赌”的故事。两个故事,事虽异而理相同,从而收到了一旨贯通之效,此为一妙;以事说事,以事喻理,以事推进,从而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此为二妙;事前困惑,事中体验,事后感悟,借助“可谁想到,成绩单发下来,我不但不是年级第一,就连班级第一也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你知道他今天为什么没估准”等层层设下悬念,至“突然间,我如醍醐灌顶……”加以破解,前后文贯通一气,此为三妙。

“戏中戏”与巧设悬疑,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此乃构思之大智慧也!

技法延伸

“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设计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这是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对“悬念”设置的精彩解说。层层设置悬念应特别注意两点:第一,设置悬念贵在巧,巧于藏而不露,即设悬要根据情节的发展和全文的结构要求而定,如果脱离了这些而层层设悬,就会显得虚假,也就失去了设悬的作用。第二,设悬要早,解悬要迟。设悬早,抓住读者就早;解悬迟,就可以从容地叙述事件与表现人物,使文势曲折变化,跌岩起伏。

此外,悬念的运用既要符合生活规律,也要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这样才会真实感人;如果设置的悬念不合情理,那就会大倒读者的胃口。

猜你喜欢

王叔包工头小刚
军令状
你可曾听到我的呼唤
谁在偷懒
不足为奇
建筑业包工头—农民工的关系形态和行动策略
为什么每月的天数不一样
专款专用
村里有个饿死鬼
永世难忘的美丽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