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香糖”讲述史前生活

2019-07-04林之森

科学之谜 2019年6期
关键词:金属罐桦树皮黏胶

林之森

保留古人信息的“口香糖”

一个黑头发的女人吃了鸭、鳗鱼和榛子,然后坐到一个工具制造点,用“口香糖”把石片粘到木柄上。她把“口香糖”放到嘴里咀嚼了一会儿,想让它变得更柔软,然后出于某种原因,吐出一小团到地上,没使用。

六千年后,一组考古学家从这团被丢弃的“口香糖”中提取DNA(“口香糖”上粘有人的口腔细胞、口腔微生物和食物残渣),通过分析,揭示出这个女人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不久前吃过什么食物,等等。他们给她起名叫“洛拉”,因为这团“口香糖”是在丹麦洛兰岛上发现的。

近年来,科学家对骨骼和牙齿等古代人类遗骸的DNA分析越来越多了,但把DNA分析应用于史前“口香糖”上尚属首次。而且,让他们想不到的是,通过“口香糖”同样可以了解很多关于古代人类的信息。

“口香糖”是一种沥青

科学家除了研究“口香糖”上残留的有关古代人生活信息的物质以外,他们对“口香糖”的来历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他们发现,这种所谓“口香糖”其实是一种沥青,是通过加热桦树皮,直到它形成黑色的焦油而得到的。它被许多古代人用作黏胶,例如把箭头粘固在矛柄上,或把刀刃粘在把手上。由于当时的人们喜欢将这种沥青放在嘴里咀嚼,所以科学家形象地它称之为“口香糖”。

考古学家在欧洲的几个史前遗址中陆续发现了不少这种小块“口香糖”,通常上面还留有清晰的齿印,甚至有些齿印是小孩留下的。

为什么史前人类喜欢咀嚼沥青?对此人们提出多种猜测。一种是像上面所说的,为了制造工具,因为咀嚼之后沥青会变得更柔软,黏性更好。还有一种可能是,这种东西有杀菌作用,人们可能通过咀嚼它来帮助口腔伤口愈合。甚至还有人认为,或许跟我们今天大多数人嚼口香糖、嚼槟榔出于同样的原因:因为饥饿或无聊,但比起槟榔,它对人体健康的害处更大。

制作工艺并不复杂

石器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制造沥青的?直到最近,考古学家还不清楚。尽管這东西至今仍被一些人用作自制的黏胶,但制备时,桦树皮必须隔绝氧气加热——这通常要放在密闭金属罐中完成。尽管考古学家知道,尼安德特人就能够制造沥青了,但那个时候不可能有金属罐,所以他们猜测必定有更简单的制备方法。

2018年,秘诀终于被他们发现了:把桦树皮紧紧地卷起来,在外面裹上一层泥土,以防止空气进入,然后在上面倒上炭火烘烤。考古学家相信,这种方法要求不高,原始人应该是能做得到的。

猜你喜欢

金属罐桦树皮黏胶
新媒体时代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以桦树皮画为例
桦树皮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品的形式功能及传承意义
金属罐饮料的食品安全问题及保障措施
金属罐饮料的食品安全问题及保障措施
桦树皮艺术文化传承
自制黏胶成就大生意
饮料用金属罐腐蚀原位检测技术
黏胶纤维厂冷却循环水系统变频节能改造
芳纶1313/阻燃黏胶窗帘面料的开发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