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BL教学法在传染病学见习课的应用及调查

2019-07-04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传染病问卷案例

医学见习课是医学生从医学理论迈向临床实践,形成科学临床思维,从而达到知识融会贯通,提升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重要桥梁。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方式、饮食卫生习惯、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及实行计划免疫,使传染病疾病谱发生变化,有许多传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或几近消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鼠疫、霍乱烈性传染病更是销声匿迹。出疹性疾病如麻疹、猩红热、水痘等临床也不多见。学生真正接触到“典型病例”的机会十分有限。本文针对二所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传染病见习课中增加了CBL教学模式,完成课程后针对CBL课程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总结,评价CBL教学法的实施效果,为案例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17年9—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5个班共153学生,人数分别30名、31名、30名、30名、32名,共有148人参与问卷调查;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交大实验班4个班共119名,人数分别为30名、30名、30名、29名,共有116人参与问卷调查。均为全国高考统一招生,学制为5年。见习课程设置在第4学年第2学期。入选学生的基本资料详见表1。

表1 入选学生基本资料

1.2 研究方法

案例编写:教材选用李兰娟、任红主编的第8版《传染病学》,见习课共4节,每节课程4个学时。见习教案包括:黄疸原因待查,发热伴皮疹原因待查,腹泻原因待查,发热伴头痛原因待查。本教研室设立的专职教学岗,由1名有案例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见习课教学主要任务,另1名助教辅助教学任务完成。

案例实施:教师给出临床案例,5~6名学生一组,组织学生课前认真学习案例。课堂上针对案例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课程中穿插设计限时讨论任务,一般限时10~20分钟,同时进行相应的书面记录,讨论后各小组学生陈述讨论结果。教师对于分析思路给予评价,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疑问,积极启发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踊跃发言陈述观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点评,指出学生们讨论的精彩点及不足点,针对讨论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适当拓展及归纳总结。

问卷调查:全部课程结束后,由授课教师发放问卷,学生独立完成后收回。填写调查问卷前,详细说明调查问卷的目的,共发放问卷272份,收回264份,有效回收率97.06%。问卷设计由传染病教研室自行设计,内容包括13道客观题。详见表2。

2 结果

从调查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在基本问题的回答上,87.5%学生非常有兴趣参加CBL课程,约有6.8%学生表示不是很了解CBL教学法。针对CBL教学内容问题方面,超过90%学生认为CBL教学法有助于感染病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联系,同时有助于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近90%学生认为CBL教学法有利于感染病临床思维的形成,而对于临床决策能力的培养,基础与临床专业课程的衔接方面,70%左右学生认为CBL教学法有帮助。针对学生自我及团队学习方面:84.5%学生认为C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仅1.1%学生认为不能有效激发学习潜能及0.8%学生否认CBL教学法增进了团队的交流与合作。详见表2。

表2 见习课CBL教学模式问卷调查(n=264)

3 讨论

目前教学授课方案众多,CBL(Case-based learning)[1-2]即以案例(病例)为基础的学习,在临床多种学科(如内科学[3],外科学[4],妇产科[5],儿科[6]等),各学制各层次(如五年制、八年制[7]、住院医师规培[8]、留学生[6,9]等),跨学科跨专业及多模式联合教学[9-10]等各个层面的教学中表现出优势。CBL教学法的核心[11-12]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内讨论式教学,其对传统教学模式是很好地补充。CBL教学模式在整个实施过程当中是以一个典型的临床案例为基本的出发点,将学生带入到一个由教师设定的,特定的临床情景当中,围绕案例设计并提出一系列彼此相关有具有发散性特点的问题,自主进行分析和解决相应临床问题。在CBL教学法各个环节牵扯到学生在其中作为“主角”,主导讨论的内容及团队合作,而老师则是“主导”,更好的优化时间分配,适时参与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把握讨论的方向,避免过分发散或偏移,从而高效率的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CBL教学模式的完美实施需要很多构件因素拼接,才能够很好的呈现,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教师方面:首先是教学准备阶段,案例编写须构架清晰,内容丰满,知识点设计巧妙,环环相扣顺序展开,适当的问题引导,拓展学生思路,多方位思维。其次是教学具体实施,开课前提前分组布置,开放式问答,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全员参与讨论,使课堂讨论学习氛围热烈。最后是教学评价总结,要求教师课堂上运用多种模式,幻灯片制作精良,简洁明快,言语组织严谨,总结重点突出,依据充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方面:参加临床专业见习课的学生均为医学院大四学生,前期的理论知识学习须扎实,即先搭“骨架”,后填“血肉”,后面开展案例教学时,才能填充丰满知识构架,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程序,对案例中涉及到的阳性或阴性的症状、体征及化验检查等医学知识进行恰当的梳理,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和难点,找出关键环节,从而做到临床思路清晰,问诊缜密,查体细致,优化选择检验检查,准确判读结果,选取优化治疗组合,趋利避害,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多方平衡,从而形成一整套严谨科学的临床诊疗思路,从而为即将到来的临床实习阶段构建良好的知识储备。

总之,作为沟通“临床理论课程”与“临床实习阶段”桥梁的“临床见习课程”,打破传统授课模式,通过CBL教学法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临床思维的构建,理论知识的运用等均有较佳的教学效果。当然,在临床见习课中教师和学生多个环节可进一步细化并优化教学方案,从而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传染病问卷案例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问卷网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