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大史学品质引领下的三轮备考策略
2019-07-04安徽
安徽
朱汉国教授认为:“高中历史是一门史学课程,必须让学生领悟具有历史学特征的史学品格。它就是求真的精神,贯通的意识和批判的思维。”这三大史学品格,对于指导教师进行三轮的历史复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对于三大史学品质,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见解,对一线教师有一定启发。但关于三大史学品质如何在高三的三轮历史复习中更好地落地,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应试技巧,以期取得最优的成绩,学者们讲得并不多。作为一位历史教师,笔者想结合全国卷的部分高考试题来谈一谈,在高三的三轮复习中怎样更好地将三大史学品质“落地开花”。以期与更多的优秀教师进行探讨。
一、打破砂锅“问”到底
什么是求真?汉语字典释义为:“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所在和寻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历史学科是一门“讲理”的学科,这就要求师生双方通过“好问”去追寻事物发展的真理和内在的客观规律。目前教师在引导教学上积极地下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笔者认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更为重要。关于如何让学生在接下来的一百天的时间内更有效的“提问”,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养成求真精神,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仅供参考。
例1.(2018·全国卷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谈到唐朝中央集权的情况时,学生会回答:“由于唐朝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节度使,导致地方拥兵自重,对中央构成威胁,形成了藩镇割据。”由此可知学生们已经形成了定势思维,所以在做题中也将暴露学生惯性思维的问题。在高三后期的复习工作中,教师无需面面俱到,但切记应讲清每个问题。用“问”来连接教与学。
在讲述这一题时,学生问:“从本题来看,藩镇割据不一定都是割据的,这不是和书上表述的自相矛盾吗?”对于唐代藩镇的研究,张国刚教授将藩镇分为河朔割据型、中原防遏型、边疆御边型以及东南财源型。2018年全国卷Ⅰ第25题的材料正是采用了这一说法。论从史出,给予什么样的材料,就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因此课本和高考试题之间是不矛盾的。求真精神是一种史学品质,好问是培养这种品质的方法和途径。在三轮的专题复习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好问精神,不断探究,弄清问题,厘清道理,才能真正达成求真品质,受益一生。
二、融会贯通“串”起来
如何才能做到历史知识的融会贯通呢?笔者结合2018年全国卷Ⅰ第41题来谈谈笔者的理解。
例2.(2018·全国卷Ⅰ·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在本题中,围绕“村民自治”这一主题。试题设计者精选了三段材料,分别是古代宋明清时期、近代清末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时期。这是高考必考的一个能力——融会贯通的史学品质。在高考中,41题或是以古今贯通的形式出现,或是以中外关联的形式出现。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从高考得分来看,41题平均得分较少。面对三轮冲刺阶段的复习,如何来迅速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应试技巧呢?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对该领域或该问题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并能从中概括出共通性。当学生发现历史内容中具有某种共通性的时候,就可以将不同的知识串联起来。在三轮的专题复习中,教师先要确定复习的主题,这就需要教师广阅史学资料,找到符合主题的相关材料,不能直接从网上摘抄,而要进行深加工,巧设问题,在课堂上引发学生思考。一般情况下41题第一问考查的是学生的基础能力——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此种能力在一轮复习中已进行强化。第二问一般考查的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三问一般是落实历史核心素养。三个问的难度呈梯度设置,对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以此来达到试题的区分度。在后期的课堂复习中,要考虑到学生复习其他学科所花费的时间,精简课件,充分备课,增强历史复习的有效性。
三、批判思维“引”出来
批判思维是一种不同平常的独立思维,是对原有事情的一种再思考。它不仅包括质疑与批判,还应该包括求同与包容。不一定产生颠覆,但一定会产生丰富与深化。在包容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高三后期的复习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问”为桥梁,使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并对自己观察到的一些历史现象提出质疑和批判,尽可能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提高高考中的实战能力。
例 3.(2018· 全 国 卷 Ⅰ·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在这道高考题中,主要考查了五四运动时期后中国一系列的变化,如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党的诞生等。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通过排除法,不难选出正确的答案C,但是关于这段历史学生的掌握情况,教科书的叙述是否准确仍然是一个疑问。在三轮专题复习中,教师可以抛出疑问,引发学生再思考,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在阅读课本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要带着怀疑的眼光、包容的心态。”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补充相关知识,引发学生思考,这样学生学习的效果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那么如何将学生的批判思维“引”出来呢?在三轮复习中,首先要创造情境、抛出问题。在问题的设置上也是有讲究的,不能一个问题把学生问“倒”。问题的设置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新材料,提升实战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求真的精神、贯通的意识、批判的思维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求真精神是历史学的终极目标。贯通的意识和批判的思维是实现终极目标的方法,而将三大史学品质连接起来的桥梁就是勤于思考,积极好问。在三轮复习中,教师、学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师生可以通过互动来提升复习效率,从而真正使三大史学品质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