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法对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2019-07-04

中国食用菌 2019年6期
关键词:牛肝菌食用菌国际贸易

张 勉

(玉林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社会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法持续发展下,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其生产总量与贸易成交总值均居世界前列——2017年我国食用菌生产总量更是达到了3 714万吨,贸易总产值达到2 722.89亿元[1]。同年,我国以食用菌为原料的各类产品出口贸易共计63.12万吨,出口贸易总值为38.45亿美元。我国各种类型的食用菌资源在此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同时我国食用菌产业也发展成为一体化的产业链。国际贸易法的制定与执行在国际贸易之间形成了绿色壁垒,维护本国产业的国际贸易发展,保证国家贸易的利益,但同时绿色壁垒的形成也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生产规模较小的产品企业难以走向国际市场。因此,我国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国际贸易法的制定与执行对其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与作用。

1 食用菌贸易发展

1.1 食用菌进出口情况

丰富的食用菌资源与悠久的食用菌栽种历史使得我国成为食用菌贸易大国,并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主要贸易地位,因此食用菌贸易也成为我国六大农产品发展之一。中国与荷兰、波兰、西班牙等国家是生产食用菌的主要国家,因此这几个国家的食用菌贸易发展体系十分完整,在此贸易基础上我国食用菌总产量又居于首位,这强劲地促进了我国食用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食用菌出口创汇也在发展中不断地得到提升。

1.2 国际贸易法下我国食用菌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食用菌年生产总量呈现了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的微量生产到现在占据了世界食用菌总生产量73%的比例,并且我国食用菌产业贸易已发展到向126个国家进行出口贸易,世界食用菌贸易总量的49%都是由我国食用菌贸易组成,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与食用菌贸易的领头国家。2015年我国有关食用菌工业化产业的企业增长到810家,比2010年前增加了224家。根据相关权威机构表明,我国食用菌产业在未来的10年~20年间食用菌一体化生产总量将达到850~900万吨,总产值可达到3 000亿元以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

1.3 国际贸易法促进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

食用菌产业生产技术与贸易技术等一直都是推动我国食用菌走向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明确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将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在国际贸易法实施的有效前提下对我国食用菌产业技术与贸易技术进行大力创新与发展,保证食用菌产业能够跟上国际贸易发展潮流与趋势。国际贸易法的出现增加了国际市场的竞争率,使得国际贸易的“门槛”陡然升高,各国产品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来增加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国际贸易法促进技术创新与发展。

2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2.1 绿色壁垒

绿色为壁垒主要是指一些国家以保护本国市场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人们身体的健康而借用其具有的高科技技术针对国外进口产业制定环境保护条例、贸易政策与贸易标准等措施,限制国外产业与商品的进入,稳定本国的贸易市场环境,保证国内企业与市场能够得到长久、健康的发展,并且绿色壁垒已经成为技术性贸易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食用菌产业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我国早期食用菌产业对外贸易的对象仅限于少数国家,并且食用菌产品生产的种类与技术也是非常有限,因此当时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不是很高,没有一个规模性、一体化的发展模式[3]。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改革,我国食用菌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总产量遥遥领先其他国家,稳居世界总产量首位(如图1)所示。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食用菌产业更是迎来了发展高峰,其中我国盛产的牛肝菌更是形成了规模性盛产与一体化销售的产业贸易,不但扩大了我国牛肝菌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还增加了我国牛肝菌在国外食用菌市场的综合竞争实力。2015年~2018年,我国冷冻牛肝菌产业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情况清楚地体现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在世界贸易市场中的变化(如表1所示)。

表1 2015年~2018年我国冷冻牛肝菌进出口贸易概况Tab.1 General situation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of frozenBoletus bovis in China from 2015 to 2018

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为世界各国产品生产提供机遇,促进各国产业经济水平的增长。但同时各国为了稳定国内企业生产发展、保护国家生态环境等对进口产品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与限制条件,形成了一道绿色贸易壁垒,而这一绿色贸易壁垒则阻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国际贸易发展。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国际贸易发展形成的阻碍及分析。

1)食用菌产品的认证。国际贸易中,许多国家都要求进口商品的包装带上应注明产品来源国家、商标必须要与该国商标管理准则相符,这些认证要求与标准在无形之中影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国际贸易发展。如我国牛肝菌产品在出口日本时会特别注明商品生产国家,事实上我国牛肝菌产品的质量、生产技术与其他国家相比不相上下,但是当我国牛肝菌产品出口部分国家时,其销售价格远低于本地销售价格,甚至部分国外企业在我国收购牛肝菌原材料,对其进行深加工之后以高价售卖,从中获取更多利益,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牛肝菌的价值利益[4]。

2)食用菌包装使用原材料要求不一。食用菌产品的卫生与健康是其能够对外销售的基础,而外部包装袋则是可以保证我国食用菌产品质量的因素之一。就食用菌产品包装袋而言,每个国家为了环境保护与人身健康等原因会对其制作原材料以后不同的要求与标准,不论是本国自产的商品还是进口商品都有明确规定。此外,产品密封性、商标显示方式与产品重量显示方式都是我国食用菌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应该要注意的方面,这些要求不同的商标经常会限制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出口贸易发展。

3)各国对于进口农产品药物残留量标准不同。农产品的原料生产多少会用到一点农药,但只是微量的使用,我国在种植牛肝菌过程中所使用的农药对于其产品的制作并没有多大影响,而且我国牛肝菌原料在接受国家抽检时也基本合格,就算有个别种类的农药残留,其含量也低于限制标准。但处于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的原因,各国在农产品药物残留种类与残留量的要求不同,因此我国牛肝菌产品国际贸易受到了“绿色壁垒”的限制。

图1 2010年~2016年中国食用菌总产量Fig.1 total production of edible fungi in China from 2010 to 2016

3 国际贸易法对我国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3.1 国际贸易法为牛肝菌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经济全球化发展打通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之墙”,不仅促进各国的文化交流,还加强了各国经济贸易合作力度,我国牛肝菌产业贸易就是其中之一。但是,随着各国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我国牛肝菌产业经济贸易环境也逐渐变得复杂与繁琐,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贸易摩擦,而国际贸易组织制定国际贸易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国际贸易过程中所发生的的贸易摩擦,所以国际贸易法有序执行下,国际贸易摩擦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国牛肝菌产业国际贸易也在这一环境中得到了法律的保护,从而促进了我国牛肝菌产业经济的发展[5]。

3.2 国际贸易法打破了传统贸易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贸易方式有着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牛肝菌产业贸易模式创新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微乎其微,再加上各国对于传统贸易方式以及现代化贸易方式的法律认知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我国牛肝菌产业经济在传统贸易方式下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国际贸易法的完善与统一思想宣传促进了各国对其贸易方式与贸易法律制定的创新,打破了传统贸易方式的局限性,扩大了牛肝菌产业贸易的发展空间[6-7]。

3.3 国际贸易法促进牛肝菌产业经济发展水平

贸易认知的不同极易产生贸易偏差,这些不利的条件会影响我国牛肝菌产业的国际贸易发展,进而延缓牛肝菌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影响牛肝菌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贸易法对各种进出口贸易都制定了详细的要求与标准,各国可根据这些要求与标准对国际贸易进行统一的认知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对本国贸易法律、法规进行相应调整,最大程度上减少国际贸易偏差,让国际贸易之路更为顺畅。贸易偏差的消除有利于我国牛肝菌产业的国际贸易发展,促进牛肝菌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3.4 电商平台贸易扩大了牛肝菌产业经济发展市场

国际贸易法促进了牛肝菌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而电商平台就是贸易技术创新的产物。电商贸易主要是靠线上活动来对产品进行货物贸易与支付交易,不仅降低了牛肝菌产品贸易的运行成本,还为牛肝菌企业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随着高科技电子产品与网络支付安全保障制度的飞速发展,国内外消费者越来越认可电商贸易模式,并开始大力推广该贸易方式——买家与卖家直接在电商贸易平台进行交易,这有利于牛肝菌企业充分了解贸易市场对于牛肝菌的需求,及时补充牛肝菌产品资源,提高企业在牛肝菌市场的竞争实力,从而提升牛肝菌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扩大牛肝菌产业经济发展市场。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进行线上贸易往来的网络用户从2012年的1 000万人增加至2017年的6 000万人,用户基数增长率上升速度非常迅猛。

3.5 绿色贸易壁垒影响我国牛肝菌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绿色贸易壁垒虽然保护并稳定了起我国牛肝菌产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其他国家也制定了与该国国情相符合的贸易政策以及对进口产品的标准要求等,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其国内产业经济的发展。这一贸易壁垒虽在进出口贸易中有效地防止了倾销与反倾销现象的发生,可同时也对我国牛肝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影响了我国牛肝菌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使得我国牛肝菌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影响我国牛肝菌产业经济水平的提高。

综上,国际贸易法对我国牛肝菌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国际贸易法不仅促进了我国牛肝菌产业技术的创新,还为我国牛肝菌产业国际贸易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法律保护屏障,以此推动了我国牛肝菌产业发展模式与经济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国际贸易中形成的绿色贸易壁垒也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我国牛肝菌产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发展,延缓了我国牛肝菌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因此,我国牛肝菌产业在抓住国家贸易法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要积极应对随之而来的挑战,创新牛肝菌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我国牛肝菌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猜你喜欢

牛肝菌食用菌国际贸易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牛肝菌菜谱
云南发现4.2公斤野生牛肝菌
常见野生牛肝菌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