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向近代企业转型实践分析
2019-07-03白燕玲
白燕玲
摘要:晋商在鸦片战争后开始循序渐进地向近代企业转型。晋商的转型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阶段,晋商只为近代企业提供资本、借款、贷款和汇兑业务;第二阶段,晋商采用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和管理模式;第三阶段,晋商从轻工业领域入手,创建近代工厂,兴办现代产业。由于处在外国企业竞争和清政府压迫的夹缝之中,晋商转型成功的不多,但其探索和实践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晋商;近代企业;转型;实践
中图分类号:F7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5-0073-03
明朝中叶,晋商通过开中制依靠地理区位优势和自身商业素养迅速崛起,并将商业网络扩展至全国。清朝时期,晋商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创建票号汇通天下,并成功由物贸商人转型为货币商人,造就商业神话。进入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洋务运动、实业救国大潮以及清政府的倡导,晋商也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进行过艰难的尝试和实践,为现代企业经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晋商向近代化的尝试和实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成有败,原因多重。
一、第一阶段:晋商只为近代企业提供资本、借款、贷款和汇兑业务
这一阶段,最为典型的是大德通票号曾为“东盛和”榨油厂和福州马尾造船厂提供贷款;“新泰厚”票号和“蔚丰厚”票号曾为汉口清华公司榨油厂、水泥厂提供资金;多家票号向直隶造币厂提供过资金。
(1)晋商向造船厂提供借贷款项。1866年,左宗棠建立福州船政局(马尾造船厂),设有转锯、机器,拥有八个分厂和一座船坞,聘请法国人做技师,1874年1月29日,向晋商的福州票号一次性借贷现银8万两白银[1]385。
(2)晋商向轮船招商局提供贷款。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在购买轮船、收买旗昌洋行过程中曾向外商和国内银行业借款。据统计,1877—1879年两年内共借欠洋华商款3149000两白银。其中,向华商的借款占55.23%,且有一大部分是借自票号[1]385。
(3)晋商向其他民族企业提供贷款。1885年,广东南海商人叶雨田与他人合伙在营口开设东盛和、东生长、东和昌三个杂货庄以及东生恰、昌平德两个机器榨油坊,昌平德油坊逐渐发展成为拥有“100万产业和股票”的民族资本企业。叶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票号贷款的扶持:据1907年的统计,叶氏各大企业仅欠票号贷款就达200余万两白银。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晋商只是被动参与近代化工业企业的资本筹集,在自身经营过程中仍以商品贩卖和票号汇兑为主要业务,但是客观上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二、第二阶段:晋商采用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和管理模式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外商机器制造的强势竞争,晋商开始购买设备进行机器生产,由传统手工业向机器制造业过渡,由传统的制茶业逐渐扩展到其他行业,从设备到资本组织形式再到管理模式都逐步向近代化转变。
(1)制茶业采用机器生产。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商深入中国内陆开办茶厂,用蒸汽机和水力壓机制作砖茶,边缘整齐、结构瓷实、损耗也少,对晋商形成巨大挑战。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晋商也采用机器进行生产。他们从英国怡维公司购进烘干机制作散茶和砖茶,茶叶生产加工能力大大提高。
(2)钢铁行业购买设备向机器生产过渡。明清两代,晋城泽州大阳钢针在长江以北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机器制造的钢针逐渐占领中国市场,大阳钢针受到排挤直至停业。辛亥革命后,在“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下,曾经远赴日本留学的祁鲁斋、刘知章等人,在山西省政府官员贾景德的支持下。以集资入股的方式共同筹建现代钢针厂,将大阳手工制针业发展成近代化的机器制针厂,成为民国年间晋城近代工业的代表。1928年,大阳钢针改名为大德制针公司。该厂聘请日本技术人员,引进日本先进设备,包括12马力的引擎一部、切条机1部、磨光机3部,其他小型机器20多部。此外,筹建了一座厂房、六间仓库楼房、两间针眼房,以及包针房。针厂制作过程除了包装外,其余程序皆为机器生产。在针厂鼎盛时期,每天生产28万枚钢针,年产一亿枚钢针。大阳钢针有大号和小号两种类型,可满足不同的缝制需求。钢针品牌特意命名为“飞羊牌”,是“飞跃大洋”、超过洋货的意思。机器制造的“飞羊牌”钢针深受广大女性喜爱,产品行销北方广大地区甚至海外。1930年以后,由于中原大战,产品销路受阻,公司效益连续下滑,1938年,大德制针公司被日军飞机炸毁[2]240。
(3)印染业引进机器设备。明清时期,山西平定印染业发达,染织品色泽艳丽、品种多样、经久耐用、不褪色。染坊内设有染缸、染锅、幌杠,印染全程皆为手工操作。到民国时期,一些比较大的染坊逐渐引进近代化机器生产,购进染槽、干燥机、扯宽机、轧光机、电动机等染整设备。例如,天元染坊坐落在北京市崇文区精忠庙大市北拐弯7号,占地面积有一亩,共建有34间T房,包括7间柜房、18件车间用房、9间附属用房。车间内有直径130厘米的染锅3口、大缸10口,压光机和平整机各一台,天元染坊主要经营丝绸和棉布的染色业务[2]。
(4)火柴厂采用西方设备和管理模式。山西火柴厂始建于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山西布政使胡聘之用库银2万两,在太原开设火柴局,试制出“双羊牌”黄磷五色火柴。1900年,胡离任后火柴厂转由省商务局管理,改名为“晋升火柴公司”。因为经营不善,1902年折价白银5000两转售给晋商渠本翘和乔雨亭(殿森)合资经营,乔雨亭出任总经理,火柴厂由官办转为商办,并更名为“双福火柴公司”。双福火柴公司采用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和管理制度,生产的火柴广受大众喜爱,获利颇丰。这家“双福火柴公司”,就是今天平遥火柴厂的前身。
(5)酿酒业采用股份制的近现代管理模式。汾酒商人是明清晋商的一支重要力量。1875年,汾阳人王协舒在杏花村独资开办了宝泉益酒坊。1915年,王协舒的三弟将酒坊名称改为义泉泳,并增加投资,改进经营管理模式,同时联合另外几家制酒作坊合并重组,建成当时最大的汾酒生产销售企业。1915年,义泉泳生产的“老白汾酒”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制奖章,从此汾酒名声大振。1919年,张汝萍等5人以现金入股2500银元,义泉泳以酒(实物和技术)入股2500元,合计5000银元股本,成立晋裕汾酒有限公司。义泉泳负责生产,晋裕公司负责销售。公司引进西方股份制企业的组织制度,实行有限责任制,参照西方有限公司的模式,制定晋裕汾酒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度,包括资本股份制、管理分权制、新式会计制度等。1927年,义泉泳与晋裕股份有限公司分裂。1932年,义泉泳因经营方式陈旧,管理不善而逐渐衰落,晋裕汾酒有限公司收购义泉泳全部资产。最大最强的老式汾酒企业被新式的汾酒股份有限公司取代,汾酒业进入公司化经营时代,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建国后,晋裕汾酒有限公司被山西杏花村汾酒股份有限公司代替,逐渐发展成为今天驰名中外的汾酒集团。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晋商从传统手工业入手,在设备、资本组织形式、产品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改造传统手工业工厂,向近代化作出尝试和实践,但多数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近代中国政局不稳,内忧外患,西方列强侵略以及国内农民战争,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清政府层层盘剥,国内政治环境极差,民族工商业也难以全身而退。二是晋商观念保守落后,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缺乏统筹全局的战术,投资决策失误,部分晋商转型迟缓,他们没有积极、主动、及时地了解和接受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未能提前认识到机器生产的强大竞争力,从而导致转型失败。三是西方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加先进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大肆设立工厂,先进的技术设备加上中国廉价劳动力、原料和市场,对中国民族工商业形成的强势竞争力,使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步履维艰。
三、第三阶段:晋商从轻工业领域入手,创建近代工厂,兴办现代产业
辛亥革命后,在国人积极投资近代工业的浪潮中,一部分晋商开始转变经营理念,投资创办近代新兴企业,纺纱厂、火柴厂等一批近代工厂出现了。
(1)晋商创办近代化纺织厂。新绛纺织厂的前身是民国时期以新绛人李通为首的民族资本家创办的新型工业企业大益成纱厂。李通与汾城大地主兼金融资本家杨修伍、解州薛士选、河南鲁连成和筹办“裕民纱厂”的杨和仲协商合伙入股,创办了大益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1927年4月建成投产。建厂初期,企业拥有6048枚纱锭和一台400马力的双缸蒸汽机,产品品种分为10支和14支棉纱两类。由于机器生产,产品物美价廉,大益成纱厂两年内赚回全部本金,于是股东们继续追加投资并扩大生产规模,将纱锭增加到10080枚,还从瑞士购进一部1000瓦的全套汽轮发电设备,将生产动力改为电力生产。1936年该企业又投资120万元建成二分厂,扩建200多间厂房,新增8400枚纱锭,并购进404台普通织布机,安装1040枚纱锭。至此,大益成纱厂资本总额达到210万元,拥有职工1800余人,年产值达到407万元。产品除了供应山西全省外,远销陕西、河南、甘肃等省。“七七事变”后,新绛被日军占领,大益成纱厂成为“日管33工厂”。1950年,原绛州大益成纱厂交接给晋南纺织厂,维持至今[2]。
(2)晋商创办近代化火柴厂。1913年,曾任河南开封市“豫泉官钱局”总经理的段捷三,与好友张三铨联合新绛、闻喜富商,筹集资金3万大洋,在新绛成立“荣昌火柴公司”。公司从日本引进一整套火柴生产设备,并聘请一位日本人作技术指导。由于方便实惠、价格便宜的“洋火”深受百姓欢迎,利润丰厚,迅速成为山西省第二家火柴生产厂家,三年后资本增加到20多万元。1933年,荣昌火柴公司因繁重的苛捐杂税连年亏损,被迫停业。但段捷三发现大西北市场广阔,便集资6万元在陕西华县创办“秦昌火柴公司”。抗戰初期,火柴供不应求,产量不断增长,秦昌公司规模和资金不断扩大,由于战争影响,公司几经周折而陷入困境,1948年关门停业。新中国成立后,在西安市人民政府的帮助下,秦昌火柴公司改建为关中火柴厂。
(3)票号转型失败。1832年,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西大街建立。此后,太谷、祁县也相继建立票号,形成祁、太、平三帮票号,随着经济的发展,票号遍及全国。太平天国运动后,晋商票号主营官款的汇解业务,与清政府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清朝中央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票号把晋商推上了顶峰。然而,由于国内银行和国外银行的竞争,晋商票号业务流失严重,急需寻求新出路。从1897年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建立到1911年,国内共出现17家银行,包括商办银行和官办银行,他们对晋商票号形成巨大威胁。部分官办银行利用特权,招揽官款的汇兑业务,分割晋商票号的市场,缩小了票号的业务范围。而同期外国银行也在中国大肆扩张势力,对票号形成巨大挑战。面对中外银行的强势竞争,晋商中的有识之士李宏龄以及祁、太、平票帮的北京分号强烈要求改组为银行,多次写信给总号,痛陈形势之紧急,改组之必要。李宏龄还制订出具体的改组计划,提出以股份制形式建立晋省汇丰银行,聘请经理,在国内外设立分庄。各地纷纷响应,却遭到总号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改组银行计划化为泡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是面对西方列强和清政府双重压迫,晋商缺乏稳定政局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举步维艰;二是晋商与清政府建立结托关系,随着清政府的灭亡,晋商也走向衰落;三是由晋商自身经理负责制这一管理体制的弊端造成的。晋商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总领号内一切大小事务,包括总号和所有分号的一切人事大权、财务大权以及管理权。因此,李宏龄的改组计划没有得到当时实力最强的侯氏票号大掌柜毛鸿翰同意,改组即告失败。
这一时期的晋商积极主动投入近代化生产,创办近代大工厂,采用机器生产,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但是处在外国竞争和清政府压迫的夹缝中,晋商生存艰难。
四、结语
综上所述,晋商在鸦片战争后或主动或被动开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向近代企业生产过渡。面对西方列强侵略和先进技术的竞争以及清政府百般压榨,作为近代民族工商业的一部分,晋商在历史的洪流中艰难地做出向近代化迈进的探索和实践。他们在近代化过程中幅度由小到大,由提供贷款借款向购买机器设备、引进技术、改进管理过渡,由改造传统手工业向创办新型企业过渡,从轻工业入手向重工业尝试。但是弱国无强商,没有强大的政府作后盾,没有稳定的政局作保障,没有公平的竞争市场,多么雷厉风行的商人也无能为力。晋商向近代企业转型实践,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时刻关注国际形势,勇于开拓创新,避免固步自封。
参考文献:
[1]高春平.晋商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2]崔满红.商业文明演进与晋商转型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