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耳其凯末尔改革成功原因管窥

2019-07-03刘伟闫伟

西部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土耳其现代化民族

刘伟?闫伟

摘要:一战结束之后,面对协约国对土耳其进行领土瓜分和希腊的武装入侵,凯末尔领导人民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在其执政期间,土耳其实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及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凯末尔改革之所以成功,在于其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本国国情,把握恰当的时机,而且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同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凯末尔及其领导的共和人民党的巨大贡献等,也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凯末尔改革是现代土耳其的起点,在土耳其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为当代亚非民族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借鉴,对亚非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关键词:土耳其;凯末尔改革;成功原因

中图分类号:K3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5-0037-05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凯末尔领导的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为土耳其赢得了独立与主权。在危难之中拯救国家的军事胜利仅是凯末尔一生事业的序幕,他推动一系列重大政治与社会经济改革,成为后人所敬仰、推崇的一代伟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土耳其能够在重重阻力下成功地推进世俗化、现代化改革,充分说明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凯末尔改革的成功,对试图通过改革向现代化转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凯末尔改革概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追随德国加入同盟国集团,大量征兵造成土耳其劳动力严重短缺,粮食产量锐减,因战争和长期饥荒又夺走了200万民众的生命,土耳其濒临崩溃。随着土耳其在一战中惨败,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协约国胁迫土耳其签订《摩得洛斯停战协定》,肆意侵犯土耳其国家主权。之后协约国又强迫素丹签订《色佛尔条约》,根据这一条约,土耳其将沦为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附庸,遭受英、法等国的奴役压迫,土耳其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奋起保卫国家,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迅速发展,国民议会通过了凯末尔起草的《国民公约》,该公约表明了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成为号召人民进行反帝斗争的旗帜。1920年4月,安卡拉国民政府成立,凯末尔领导人民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素丹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从此他成为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土耳其民族解放斗争进入新的阶段。

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凯末尔充分动员全国人民,努力改善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积极争取苏联的支持,并利用英、法等国的矛盾,分化帝国主义阵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1920年春,凯末尔写信给苏俄政府,称土耳其将与苏俄同心协力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并希望苏俄人民能够帮助土耳其进行反帝斗争。苏俄政府立即回复,表示将最大限度地支持土耳其的民族解放斗争。同年6月,苏俄政府率先承认土耳其国民政府,1921年3月,双方签署友好条约,之后苏俄援助了土耳其大批军事物资。

土耳其的民族解放斗争也得到了伊斯兰国家的声援。英、法等国公然入侵伊斯兰名城——伊斯坦布尔,激起了伊斯兰各国人民的强烈抗议,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1922年10月,英、法等国与土耳其签署停战协定。11月,双方在瑞士洛桑谈判,凯末尔在谈判中据理力争,坚持“土耳其是土耳其人的土耳其”,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土耳其的一切特权,保证土耳其的民族独立,维护土耳其的国家主权。但帝国主义不愿意放弃通过侵略取得的利益,谈判几经中止。通过大量的外交活动,双方于1923年7月签署了《洛桑条约》,该条约取代了1920年的《色佛尔条约》,基本上保障了土耳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使土耳其人民摆脱了被奴役的命运。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土耳其民族解放战争取得了胜利。

土耳其民族革命胜利之后,凯末尔进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这些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土耳其的现代化进程,用凯末尔的话来说,就是“为了生存下去,土耳其必须成为现代世界的一部分”。[1]改革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改革。废除素丹制、哈里发制,土耳其成立共和国。第二,法制改革。政教分离必然导致法律与宗教分离,宗教法院的权力被剥夺,国民议会的立法权确立,宗教法遭到废止,土耳其共和国宪法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第三,文化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教育与宗教的分离,文字改革也同步进行,凯末尔政府宣布将土耳其语改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政府还成立历史学会,加强对本国历史的研究,使人们重视土耳其民族史,树立民族精神。第四,社会生活习俗改革。历法改革对改变社会生活习俗起着重要作用。凯末尔政府废除旧历,正式采用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历法与纪元和24小时的国际时刻计算法,还用具有平等意义的新称呼取代旧称号,家庭姓氏制度也随之建立。

二、凯末尔改革成功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主义思想在东方国家的广泛传播,不少亚非民族开始觉醒,反对西方帝国主义的斗争浪潮此起彼伏。在众多的民族国家中,土耳其力拔头筹,率先实现民族独立,随即走上现代化改革的发展道路。虽然国内困难重重,国际环境恶劣,凯末尔还是领导土耳其人民较顺利地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凯末尔改革能够获得成功,是国内外各种有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改革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土耳其人口眾多、历史悠久,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文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使土耳其遭遇重大危机。奥斯曼帝国的大片属地被协约国瓜分殆尽,土耳其本土将面临被肢解的命运,土耳其人民也将遭受西方列强的奴役。正是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土耳其人民明白,改革已成为大势所趋,只有奋起改革、图强求变,土耳其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凯末尔顺应社会历史发展潮流,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启动了土耳其现代化进程,最终使土耳其成为中东现代化转型最为成功的国家。

对于土耳其来说,凯末尔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违背社会发展的潮流,即使他再有才能,也不可能取得辉煌的业绩。在推进现代化改革的过程中,凯末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将个人才干与人民大众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使这场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历史的奇迹。当时,在遭受西方列强长期的奴役和压迫后,土耳其经济萧条、民生凋敝,人民生活极为艰难。然而,作为一个有着辉煌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伟大国家,土耳其將全力扭转这样的局面。随着社会矛盾的不断发展和民族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一场大规模的革命和改革应运而生。凯末尔正是顺应了土耳其社会发展的潮流,奋勇向前、当仁不让地领导土耳其人民进行现代化改革,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凯末尔改革能得到人民拥护,与奥斯曼帝国近代的历次改革也不无关系。虽然这些改革未能挽救奥斯曼帝国,但它们为后来的凯末尔改革奠定了基础。正是由于马哈穆德的改革,封建的近卫军才得以消灭,新式军队随即建立,土耳其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艰难路程;正是因为“坦志马特”改革,土耳其制定了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开始对西方民主政治、法律制度有了初步认识。正是由于19世纪的3次改革,土耳其传统宗教教育体系才逐渐瓦解,现代世俗教育制度应运而生。经过历次改革的洗礼,人们对现代西方文明有了详细了解,社会上的改革风气日益盛行,现代化改革的观念深入人心。如果没有之前奥斯曼帝国的铺垫,凯末尔改革也不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土耳其地处巴尔干半岛和地中海东部,使它最早受到西方影响,率先启动现代化进程。经过19世纪3次改革的影响,加上西方侵略扩张客观上引发了土耳其人对现代化的思考,改革已成为土耳其人民共同的心声。正是因为顺应时代潮流,凯末尔才最终领导土耳其人民较顺利地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

(二)改革符合本国国情

凯末尔领导的这场改革时间长、规模大、涉及面广,措施是否符合国情、时机把握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改革的成败。

土耳其社会伊斯兰势力根深蒂固,面对国内复杂的宗教问题,凯末尔结合土耳其具体国情,“没有要彻底消灭伊斯兰教,而只是要使土耳其永远摆脱伊斯兰封建神权势力的束缚,把民众的思想从传统的伊斯兰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下解放出来。”[2]他旨在让民众自由选择宗教信仰,实现政教分离。在1928年修改宪法的法案中,凯末尔就明确指出,政教分离的原则并不是让土耳其人民不信教。即使他本人,直至1938年逝世时仍一直保持着穆斯林的身份。

凯末尔废除素丹君主制和哈里发制也没有同时进行,主要是因为素丹不仅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又是民族精神的领袖,二者一同废除必然阻力很大。因此,凯末尔用了1年零4个月的时间,先后废除素丹制、哈里发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以达到建立世俗共和国的目的。凯末尔并不企图同时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稳扎稳打、逐个击破,而且每项改革措施实行之前,他都要了解人们对改革的反应。

正是因为凯末尔在改革中充分考虑土耳其的具体国情,每一项改革措施都经过长期调研,使民众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来适应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改革过程逐步推进,充分调动起民众对现代化改革的积极性,获得了土耳其人民的支持;另外,在推行改革措施的过程中,他态度坚决、身体力行,从而使每一项改革措施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20世纪前期,伊朗的礼萨·巴列维国王、阿富汗的阿曼努拉国王等也相继在本国进行了改革。此外,这个地区还出现了一个由沙特阿拉伯国王伊本·沙特领导的伊斯兰现代化改革运动。然而这些改革运动由于脱离本国实际情况,改革过程又操之过急,改革领袖一味与宗教势力妥协等原因,在某种意义上都失败了。这从另一侧面也表明凯末尔的现代化改革是符合本国国情的。

综观20世纪西亚几个国家的现代化改革,伊朗和阿富汗的世俗化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传统宗教势力都取代了世俗力量,国家都出现激烈的混乱和动荡。沙特阿拉伯采取的是一种渐进式、不触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改革的深度非常有限。与之相比较,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土耳其的改革都是最成功的。内因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凯末尔改革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具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更是源于凯末尔根据土耳其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土耳其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对现代化改革的热情,从而推动了改革的顺利进行,而这恰恰是伊朗、阿富汗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改革所缺乏的。

(三)灵活的外交政策

上世纪20至30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局势和周边形势,凯末尔纵横捭阖,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提出“国内和平,世界和平”的外交原则,逐渐获得其他国家的信任。对于周边国家,土耳其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通过一系列外交活动,凯末尔为推进国内现代化改革争取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是采取和平主义外交方针。外交是一个国家内政的延伸。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百废待兴,国贫民穷,非常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以休养生息,恢复经济。为此,凯末尔提出了“国内和平,世界和平”的口号,并在其执政的15年间切实奉行了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实现了土耳其对外政策的巨大转变。[3]

从1923年共和国建立一直到二战爆发,土耳其没有与其宿敌发生过战争,也没有遭到过大国的干涉,这一局面的取得,是与凯末尔的和平主义外交方针分不开的。土耳其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土耳其积极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不觊觎其他国家的领土,也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也希望他国对土耳其的主权和独立同样予以尊重。[4]

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凯末尔看到了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深刻认识到盲目的对外战争不能挽救病入膏肓的腐朽帝国。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凯末尔采取了一种在战争中求和平的灵活外交。他一方面用分化瓦解的手段孤立主要的敌人英国和希腊;另一方面,他同苏俄交好,与法国、意大利签订条约,使其保持中立;同时,他还缓和了与原附属民族的关系,通过采用灵活的策略,凯末尔把土耳其从地狱中拯救出来,为它赢得了主权和独立。

历史是一面镜子,正是在这面镜子的映照下,凯末尔从建国伊始就提出了和平主义的外交方针,为共和国赢得了数十年的真正和平,为现代化改革创造了稳定的国际环境,使土耳其的现代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即使在凯末尔逝世后,他仍以其准确的预见性指引着土耳其的前进方向。

二是同西方和平,同东方也和平。1923年,土耳其赢得了争取独立的斗争之后,所面临的国际局势和周边形势十分严峻。英、法等国不甘心放弃在帝國衰落、解体时期取得的各种利益,以种种借口和理由对土耳其进行干涉;西边有同土耳其存在领土纠纷的宿敌希腊;东边的国家战前大都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获得独立后与土耳其共和国仍有领土、民族问题等冲突。另外,无论从政治角度来看,还是从地理、文化、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土耳其都是一个夹在东方(苏联)和西方(英、法)之间的新兴国家,如何处理同东方和西方的关系,为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直接关乎着土耳其的前途和命运,为此,凯末尔的策略是“同西方和平,同东方也和平”。

在所有西方国家中,英国与土耳其的关系最为复杂、最难协调也最为关键。一战之后,土、英一直处于敌视、对立的状态,经过长期的外交斡旋,两国关系逐步改善。1938年,两国先后签订两次贷款协定,英国向土耳其提供大量贷款,为两国关系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到凯末尔逝世时,世界局势进一步恶化,土耳其遵循着凯末尔“永远站在英国人一边”的指示,加强了与英国的友好关系。

凯末尔的和平主义方针更多的是体现为土耳其同东西方保持一种平衡关系,不但寻求同西方国家保持友好,同时也努力与苏俄(苏联)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历史上,沙皇俄国多次南下侵略土耳其,两国积怨甚深。1920年4月,凯末尔在致列宁的信中写道:“同俄国的友谊过去和现在一直都是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政府奉行的政策的基础。”[5]他提议两国立即建立外交关系,1921年3月,双方在莫斯科签订《友好亲善条约》。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凯末尔对巩固与苏联的友好关系是贯彻始终的。可以说,凯末尔执政的15年,是土、苏友好关系不断发展的15年。

1923年—1938年的整个共和时代里,土耳其得到了历届统治王朝所没有得到的一大好处,即真正和平的对外关系,没有大国干涉的苦恼。“同西方和平,同东方也和平”是凯末尔对和平主义外交方针的实践。土耳其良好的对外关系,是凯末尔坚决抵制一切重振奥斯曼主义、泛伊斯兰扩张主义活动的结果。这种“和平主义外交思维”,使土耳其在当时险恶的国际局势中赢得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从而得以不断推进现代化改革。

三是实施睦邻政策。土耳其的邻国大部分是从前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先后通过民族运动成为独立国家。在处理同这些国家的关系时,凯末尔抛弃了一贯的大奥斯曼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实行睦邻友好政策,顺利地与邻邦建立了友好关系。

西边的《巴尔干条约》和东边的《萨阿达巴德条约》两个地区性安全条约,是凯末尔睦邻友好政策的具体体现。20年代后半期,随着国势日趋巩固,土耳其同奥地利、波兰、德国、瑞士、西班牙、捷克斯洛伐克、阿根廷、巴西等许多国家签订了各种条约。1932年7月,土耳其又参加了国际联盟,表明它已经融入国际社会,国内的现代化改革已拥有一个良好的外交环境。

(四)凯末尔及共和人民党的主观努力

“凯末尔改革是土耳其进行世俗化、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一度濒临衰亡的‘西亚病夫因此实现了民族复兴,成为中东地域型改革运动的原型和代表。”[6]土耳其的现代化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这不能不归功于凯末尔及其领导的共和人民党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是凯末尔的雄才大略。在历史上,每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总会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凯末尔在土耳其近现代历史上,就是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不但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拯救了土耳其,而且实行了一系列世俗化的社会改革,最终使一个多民族军事联合体的帝国演变为一个民族性的现代国家,使一个具有伊斯兰性质的君主神权国家,演变为一个立宪民主共和国,使一种官僚封建主义,演变为一种现代资本主义。[7]由此,凯末尔成为土耳其人民永远推崇敬仰的民族英雄,他能领导土耳其完成现代国家建设的丰功伟绩,这与其所具有的领导才能密不可分。

对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雄才大略,一些西方人也不得不予以承认。他们说:“1918年,土耳其看起来一败涂地、不可救药;而今天,二十年之后,土耳其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它获得了一个1600万人口的国家通常所不能得到的尊敬”。[3]

在凯末尔领导了土耳其共和国15年之后,“他给土耳其留下一支精锐而强大的军队,一个根除了封建专制余毒的共和国,一个廉洁高效的民主政府,和一个文明而有秩序的社会。”[4]用比利时《自由报》当时发表的一篇社论中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哪一位政治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为他的国家做出了这样大的贡献。”[8]事实上,正是因为凯末尔在国家现代化改革过程中充分展现出一个领袖所具备的优秀才能,才使得土耳其成为亚、非国家现代化步伐迈得最快、走得最稳的国家之一,现代土耳其的历史也无处不有凯末尔留下的痕迹。

二是凯末尔主义的正确指导。在长期的革命和改革的实践中,凯末尔提出“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凯末尔主义,其六项原则在共和人民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被确定为党的纲领,标志着凯末尔主义的最终形成。共和人民党的党徽是一个盾形图案,上面有六个箭头,分别代表凯末尔主义的六项原则,即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世俗主义、国家主义和改革主义。

“共和主义”就是反对素丹制、哈里发制,在土耳其建立永久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民族主义”就是激发土耳其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使其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平民主义”即取消任何特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世俗主义”就是使人们摆脱传统伊斯兰教的束缚,反对伊斯兰教对国家事务干预,实行政教分离。“国家主义”即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实现国家对重要行业的控制,但也允许私人的经营活动。“改革主义”就是反对盲目保守和安于现状,主张坚持不懈的改革。

凯末尔主义来源于土耳其1919年—1931年革命与改革的实践,是凯末尔本人对这些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它赋予新兴土耳其的是科学与发展,新的技术、教育、伦理以及新的信仰和工作生活方式”。[9]在凯末尔主义的正确指导下,凯末尔改革取得巨大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土耳其的现代化进程。

三是共和人民党的坚强领导。凯末尔是领导现代化改革的核心,在人民心中具有崇高威望。他能够顺利推进改革,还仰仗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团,这便是于1923年成立的人民党(后易名为“共和人民党”)。正是因为有共和人民党的坚强领导,才使得改革政令一经发布,便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较好地贯彻执行。虽然这种带有“专制性”的政治领导与现代民主政治的精神不符,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土耳其推进现代化改革最需要的不是民主,而是秩序;要使社会保持稳定的秩序,改革措施得到很好贯彻,国家就需要一种强有力的政治领导。

在推进现代化改革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大刀阔斧式的改革的需要,凯末尔开始着手将“安纳托利亚和鲁梅利亚护权协会”改变为一个现代体制运作中的真正政党。1923年,共和人民党宣布成立,凯末尔出任主席,随着共和人民党与国家机构的不断融合,政党政治与政府政治浑然一体,所谓的“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领袖”,构成凯末尔时代土耳其政坛的基本特点。

由于共和人民党围绕总统、党主席凯末尔,组成一个人数很少、掌握党政军大权的领导中枢。“所有改革措施一经核心讨论决定,立即由他们向各自主管部门贯彻执行,既果断坚决,又迅速彻底。”[10]同时,全国的各级党组织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形成推进现代化改革的强大合力。这种带有“极权政治”色彩的强有力领导,成为特定历史条件下土耳其现代化改革的客观需要和推动土耳其现代化进程的有力杠杆。

三、凯末尔改革的历史意义

凯末尔改革是一场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维护民族独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它不但维护了土耳其民族独立的地位,而且推动了土耳其的现代化进程,使土耳其实现了伟大飞跃,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树立了典范。

一是改革使土耳其摆脱民族危机,走上了建立现代化民族国家的道路。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进行现代化改革成为土耳其的当务之急,也是土耳其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此时的凯末尔没有被军事上的胜利冲昏头脑,1923年,他在一篇演说中提到:“至今我军取得的胜利,不足以真正拯救我们的国家,这些胜利,只是为我们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我们不能自满,而应该为取得科学与经济方面的新胜利做好准备。”[11]事实表明,凯末尔所推行的一系列以世俗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改革,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政权,使土耳其成为战后近东最稳定的国家,也推动土耳其建立了一个“现代的文明国家”,促使土耳其走上了建立现代化民族国家的道路。土耳其彻底摆脱了被奴役的命运,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是改革增强了土耳其的综合国力,提高了土耳其的国际地位。封建神权统治在土耳其历史上由来已久,凯末尔废除素丹制和哈里发制,促进了土耳其政治的现代化。随后,土耳其政府又颁布了从西方引进的一系列法律,建立起现代法律体系,使土耳其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共和国建立初期,土耳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重建。20年代末,凯末尔政府借鉴苏联等国经验,开始全面推行“国家主义”经济政策。到30年代后期,土耳其在建立起民族工业体系的基础上,全国已基本实现了经济独立。

为了提高国民素质,树立民族精神,凯末尔政府还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来建立新型国民教育体系。同时,凯末尔在全国推行拉丁字母以取代阿拉伯字母,实行文字改革,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土耳其的国民教育和文化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彻底改变了过去愚昧落后的状态。

整个20年代土耳其始终奉行和平主义外交方针,同有关国家顺利解决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建立起和睦友好的关系。经过大量的外交努力,土耳其成功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利益,也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虽然凯末尔改革未能使土耳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但改革却使土耳其走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经过凯末尔对共和国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经济等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土耳其避免了被奴役和遭瓜分的厄运,综合国力大大提升。同时,和平主义外交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土耳其取得了世界各国的信任,土耳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三是为亚非民族国家独立后实现现代化转型树立了典范。凯末尔推行的一系列现代化改革,不僅使土耳其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其影响也辐射到整个亚非地区。很多国家都以土耳其为样板,借鉴其现代化改革的经验,推进本国的现代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凯末尔改革是亚非民族国家现代化改革的先声。

阿富汗和伊朗的改革,基本上借鉴了凯末尔模式。阿马努拉在阿富汗的现代化改革虽然失败,但具有历史鉴戒意义;礼萨汗在伊朗的改革成果较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伊朗的现代化进程。凯末尔改革的影响还辐射到北非地区,埃及、摩洛哥、埃塞俄比亚都发生了现代化改革。但是,这些改革进程都被外国的入侵所打断。

凯末尔推翻了腐朽的封建君主制,打消了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土耳其的野心,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在现代土耳其历史上意义重大。之后土耳其推行的现代化改革,更是对其他亚非国家产生了巨大的示范作用。虽然各国的改革各有成败,但可以说土耳其的改革是中东乃至亚非地区现代化的起点。

凯末尔改革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土耳其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建立起了一个享有完全独立和主权的新国家。在10多年的时间里,凯末尔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里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土耳其摆脱了原奥斯曼传统的束缚,迅速走上了世俗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凯末尔去世后,他的继承者们继续沿着凯末尔开辟的道路前进。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土耳其,政治上仍保持着凯末尔时代的基本格局。它是中东地区现代化起步最早的国家,而且在整个第三世界中也处于先行者的地位。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自觉地学习和借鉴各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各种先进的文化,探求民族国家的兴衰规律,对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土耳其所走过的道路、所提供的成功经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极为宝贵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景熙.基马尔·阿塔图尔克及其历史功绩——纪念基马尔诞生一百周年[J].西亚非洲,1981(3).

[2]彭树智.东方民族主义思潮[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6.

[3]肖宪等.沉疴猛药——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杨兆钧.土耳其现代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

[5]张润民.试論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时期的外交政策[J].西亚非洲,1985(3).

[6]Aksan,Virginia H.Ottoman to Turk:Continuity and Change [J].International Journal,2005(1).

[7]黄维民.中东国家通史·土耳其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8] Aydinli,Ersel.The Turkish Pendulum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Security:From the Late Ottoman Era to the 1930s[J].Middle Eastern Studies,2004(3).

[9] Rustow,Dankwart A.Atatürk as Founder of a State[J].Daedalus,1968(3).

[10]朱克柔.试论凯末尔改革成功的原因[J].世界历史, 1990(3).

[11](英)伯纳德·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M].范中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猜你喜欢

土耳其现代化民族
土耳其T-129攻击直升机
我们的民族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也叫“土耳其”
多元民族
土耳其政变为何以失败告终
土耳其医改后来居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