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19-07-03朱晓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6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朱晓美

[摘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 关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建构并运用语言、学会审美与创造、获得思维的发展,从而自觉地传承民族文化。

[关键词]课堂教学;核心素养;语言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6-0024-02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及思维创新发展的基础素养。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渗透丰富的知识内容,充分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深层涵义的全面理解把握。那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怎样展开阅读教学呢?

一、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核心

人类在沟通与交流活动中,语言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以语言建构和运用为主要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言语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具体来说 ,要带领学生深入地理解每一个词语,使他们清楚地了解每一个词语的内涵以及意义,并学会将词语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本的具体内容表演情景剧,也可设定相应的主题让学生对某一特定情景进行描写,以丰富学生的体验。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引入故事,将课本内容与故事有机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海底世界》时,为了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教师先让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并组织学生开展“小小解说员”的情境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说:“你在学习中发现了什么有兴趣的动物?说说你喜爱的海底动物?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有哪些不同?”这样,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来解说海底世界。解说的过程,不仅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且掌握了文本的表达特点。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读写能力的发展。

二、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要具备较高水平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改变以往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注意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会课本知识,而且对课外的名著也能有独到的见解。与其他科目不同,语文学科的内涵非常广泛,内容非常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在课内外阅读中鉴赏作品的思想情感,理解作者的表达艺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以提升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生活与语文密不可分。因此,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将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迅速地吸收知识。在教授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展开课外读,将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并积累内化这些语言;同时,在平时的表达实践中,大胆地运用这些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不仅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例如,教学《草原》时,为了让学生充分地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教师通过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风景。首先,让学生理解“一碧千里”的意思,并体会“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一句表达的深意;接着,对学生进行引导,并提示:“在晴朗的天空下,无边无际的草原到处是青绿色。同学们能想象出这幅画面吗?”这样,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想象草原美丽的风景,让他们充分感受那美丽的风光,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以思维发展与提升为核心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适当地引导,就能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成长成才必须要达到的标准。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考不仅有方向、有方法,更有深度和广度。在学习文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思考,在文章重点处、关键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理解。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能扩大学生的认知、丰富学生的体验。

例如,教学《记金华双龙洞》时,教师组织学生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解读。首先,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说一说内洞和外洞的特点;接着,组织学生探讨作者是怎样描写双龙洞特点的。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理解了作者描写的技巧,获得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以文化传承与理解为核心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文化底蕴不仅是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责任意识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每一个人都有义务、责任去学习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学习过程中弘扬优秀文化。在学习中华优秀文化过程中,学生的爱国情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深入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自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充分感受、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安塞腰鼓的历史和源流,让学生初步了解安塞腰鼓这种民间艺术,并理解安塞腰鼓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价值和生命意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师为学生安排阅读任务,让学生了解安塞腰鼓美在哪里,指导学生对第一个片断——火烈的场面进行分析解讀。在解读中,学生感受安塞腰鼓排山倒海的气势,并通过反复诵读感受作者所要歌颂的生命力量,感受作者对节奏、气势的描述。最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悟语言描述的技巧和效果,产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综上所述,语文核心素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素养。为了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升,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建构并运用语言、学会审美与创造、获得思维的发展,并自觉传承民族文化。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探讨[J].课外语文,2018(25).

[2] 段竞华.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